癌症治療不斷突破,從標靶新藥、免疫療法,到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等,充滿希望,但醫療知識高牆,卻又讓人無所適從,《民報》與《康健雜誌》合作,推出「抗癌新契機」癌症專題,邀請大家一起來關注癌症,並正確認識癌症。
前言:腫瘤復發是病友夢魘,也是醫生的惡夢。癌細胞的「異質化」,使腫瘤難以消滅,而且不斷對標靶藥產生抗藥性,終至無藥可用。精準醫療現階段以基因檢測為武器,能解決這個難題嗎?
為戰勝異質化,研究者把腦筋動到基因定序上:先檢測單基因、投藥,若生效但不持久,那就再抓出更多突變位置,把腫瘤隱藏的弱點一次曝光!這是精準治癌的兩部曲。
大範圍基因檢測不是萬靈丹
台灣病理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指出,多基因位點檢測是指透過全球病人的基因資料,選出癌細胞DNA最常發生突變的位置,包裝成一組檢驗。依照目標不同,可涵蓋數個到超過數百個基因。
這類大範圍基因檢測能幫醫師了解病情,但要選出全壘打的藥物,要先通過4道關卡。
例如為一位晚期乳癌病人新找出A、B、C突變,其中B基因的突變是在乳癌、頭頸癌、大腸癌都可能發生,已有上市藥,且B藥的適應症也包括乳癌,這是最理想的狀況。不過常發生的情形是,B藥的適應症是其他癌症如大腸癌,卻不含乳癌。
第一關,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直言,目前多項臨床試驗顯示,絕大多數藥物用在非適應症,只有一兩成病人的腫瘤會暫時變小或停止長大,並不是消滅。
主因之一是,「同種突變在不同癌的意義不一樣。在某種癌是促進細胞生長的主角,在另一種癌只是小配角,抑制了也沒多大效果,」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兼台大癌症研究中心主任楊志新一語道破關竅。「而且癌細胞的基因不斷突變,使每個癌細胞累積的突變都不大一樣,也使得治療更加困難,」他指出。
主因之二,「大部分癌症找不到明確的推動腫瘤生長的關鍵基因,而是疑似一堆基因一起作怪,例如肝癌、頭頸癌、食道癌等,」鄭安理說明,一派學者認為只是尚未找到;一派則認為確實沒有,還在爭論不休。若是真的沒有,「用藥精準打一個基因」的治癌概念勢必大地震。
他進一步解釋,找出突變點後還要有藥可吃,但目前只有少數基因缺陷有標靶藥可用,例如肺癌的EGFR和ALK突變、乳癌HER2基因,這是第二關。
第三關是,即使有藥,也可能健保沒有給付、或台灣還沒上市,或是還在臨床試驗階段,病人得參加試驗才吃得到。
第四關是,新藥試驗都有嚴謹的收案條件,只有部分病人能順利加入;又如果該試驗只在台北某醫院進行,住高雄的人能不能每週北上報到?都是問題。
這樣層層篩下來,「現階段只有極少數病人能真正受惠,」鄭安理揭開鮮少被正視的真相。
不過幸好,未來仍有一線曙光。陽明大學內科學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顧問醫師蔡俊明指出,接下來5年將有200個以上癌症新藥上市,成長速度超過過去5年70個新藥的兩倍,可預期愈來愈多基因缺陷有機會被解決,「好好活著,會愈來愈有希望。」蔡俊明樂觀以待。
基檢價格還不親民,檢測品質也不一
另一方面,測基因還是不便宜。腫瘤不斷突變,因此真正的精準治癌是在病程中持續採檢,一發現不對就換藥,無法做一次檢測就結束。
但台灣檢測價格不菲,從單一基因的數千元,到一次驗一組十多個基因的7~8萬,到大範圍基檢的15~20萬元,勢必得等成本下降後才能達成「精準」遠景。
俞至誠坦言:「把連續檢測基因變成常規治療的一環是很好的理想,不過現在是『看得到,吃不到。』」
另一個大問題是,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指出,國內甚至全世界始終沒有公信機構對各公私單位的基檢做品質認證與檢核,對民眾保障不足。他進一步說明,雖然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的多基因檢測平台在某些癌症如肺腺癌相當有幫助,但美國和歐洲都還沒有通過任何一個用來選擇標靶藥物的平台,也沒有保險能給付。
未來,多種生物標記和新藥八面助攻,治癌將愈來愈有希望。專家們樂見精準醫療發展,但對過熱所衍生的亂象如許多產品都冠上「精準」、誇大檢測好處搖頭,認為還是要回歸實證才是合理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