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雞蛋飛……」,是2018年歲末民主中國陣線海牙聚會的一個話題。嚴冬的北大西洋沿岸的海牙市,一樣的「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太陽也躲進了雲端。12月29日中午,荷蘭民運朋友聚集在「月滿城」餐館,這次聚會是爲從澳洲墨爾本遠道飛赴歐洲的民陣總部理事會召集人梁友燦特意安排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場氣氛樂陶陶、暖融融。
餐桌上的主要話題始終圍繞著「中國民運的昨天、今天與明天」,讓筆者感到中國民運行動無處不在,始終活躍。簡要報導如下。
讓雞蛋飛……
一位抵達荷蘭一年餘的民運人士朱志軍,對海外民運工作提出了批評,他認爲民運工作的運作不力,影響有限。並提及了今年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荷蘭期間,一度策劃的「讓雞蛋飛」行動失敗一事。
筆者詢問了民陣總部召集人之一王國興,國興說明道:今年10月14日,應荷蘭首相呂特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荷蘭進行正式訪問。了解到李克強在國會裏面,我們荷蘭的幾個維權人士計劃進行「讓雞蛋飛」的行動。那天在現場我們亮出了抗議標語牌,呼喊口號,卻與歡迎李克強的人發生了口角。我們的人被警察隔離,送到幾公里以外的火車站。行動後我們反思,原因是計劃不周全,沒有分兵合擊或埋伏等待多管齊下,一看見使館組織的歡迎團體便義憤填膺,高喊打倒口號!過早地暴露了我們的隊伍,「讓雞蛋飛」的行動因此失敗。
老民運林東漪提出不同看法,「讓雞蛋飛」會遭遇當地警察及時干預,反而使得正常的抗議示威終止,達不到效果。他提出:示威抗議只是一種方法,德國的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走西方政府的上層路線,是一種成功而有作爲的模式。陳忠和、王國興、劉剛等多次舉辦中國之路國際研討會,也非常有效,社會影響力很大。所謂的「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就是這個道理。
在談到荷蘭民運以往示威抗議活動經驗時,王國興解釋:二十多年前,我們曾成功地阻擊過李鵬訪荷,抗議示威者與李相距僅十來米,在李鵬面前高呼口號,高舉標語,並直接與李鵬衛隊發生肢體衝突。所以這以後荷蘭警方一直緊盯我們,搞示威活動確實需要鬥智鬥勇。
國興還談到一件往事,當年荷蘭民運曾策反過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在李鵬來訪前申請政治庇護,該女士原內定負責李鵬夫人的接待工作,致使李鵬改變訪問行程,取消荷蘭訪問。
筆者還是被朱志軍的正義之氣,及勇氣所感動,也爲荷蘭民運隊伍平添新力量而高興。
推動中國民主憲政不是民運組織的專利
有朋友提出:海外民運工作普遍很弱勢,讓中國國內百姓提不起勁,方法不多,局面太窄,影響不大,無論是荷蘭,還是美國等都一樣,顯示不出民運組織的存在價值。
筆者肯定了批評者,能提出這樣的想法,就說明這是在爲中國民主運動的前途操心與擔憂。筆者根據自己的了解,介紹了近年來海外民運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呈現弱勢的主客觀原因,並希望大家能一起來探討新路子與參與運作。推動中國的憲政民主制度是一項全社會的改造工程,不是民運組織的專利,不能局限于民運小團體一廂情願的自娛自樂,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責任與義務,把民主事業作爲每一個人的自身事來對待,我們也非常願意與大家合作,共同來面對與謀劃,不能只是批評,應該提出建議和方案,投入中國民運事業不分先後,沒有主次,我們在座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梁友燦介紹道:海外民運工作十分艱辛,我們沒有資源,沒有地位,沒有選民,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事業,既要過好家庭生活,又要義務出錢出力投入民運工作,做到做好兩不誤,他以自己30年來海外民運工作的曆程,用親身的經曆的一些事情,與大家交流與分享。
左起田牧,王國興,梁友燦。圖/田牧提供
2019年是個特殊年份
交談中,大家認識到2019年是個特殊年份,適逢「五四運動」100周年,這是一面民主運動的曆史旗幟;「七九民運」40周年,魏京生提出了「第五個現代化」,即「政治現代化」,開啓了中國當代又一波的民主運動探索之路;「八九民運」30周年,這是中共建政以來第一次全國性學生與民衆的民主浪潮。在當下動蕩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人民推動民主憲政的浪潮將掀起新的高潮,我們都有責任,把握時機,出謀劃策,積極行動,共同去促進與迎接新的一年工作。
維權女士陳豔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我們可以各盡所能,在各個領域都可以積極推動。
利用網絡平台,營救無名義士
民陣監事會召集人陳忠和建議:與國內力量的合作很重要,我們需要利用好網絡平台,比如微信、臉書與推特,把海外的聲音傳播到國內去,每天多多轉發一些正能量信息,只需手指播播,也一樣工作,不要小瞧了身邊的小事,做好有心人,把民運工作溶化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全民運動就從傳播民主信息開始。
蘭占生提出:海外民運只關心有名望的人,還有不少國內與專制政權的抗爭者,都沒有得到海外的關注與報道。
我們建議:現在就把這事作爲我們共同的工作,你可以把這些人的情況書面提供給我們,資料盡可能的詳盡:姓名、出生年月、中國住址、因何事被抓被判、現在關押地址等。我們首先可以將人物與事件報道出來,爲這些義士呐喊與呼籲,並將這些案例提供給有關國際組織,也請他們出面向中國政府交涉。
民主牆時期的老戰士姜福楨
有一位「七九民主牆運動」的民運老戰士姜福楨,令我格外關注,當年他是孫豐主編的民運刊物《海浪花》的重要成員,後因《海浪花》被取締,他被青島職工大學勒令退學。1984年開始參加法律專業自學考試,1987年取得山東大學和山東省高教委員會頒發的畢業證書。1986年後分別主持青島橡膠工業集團和雙蝶集團《開拓》和《小荷》文學季刊。
姜福楨因參加「八九民運」,被中國政府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判刑8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1994年底提前釋放出獄後,擺書攤數年,後來轉開書店慘淡經營,2012年書店倒閉。1998年他參加了中國民主黨組黨籌備組工作。1998年參加網絡上的各種民主活動,參加各種呼籲、抗議、建議等簽名活動幾十起,同時在《民主論壇》、《民主通訊》、《大參考》、《博訊》、《北京之春》等網絡刊物上發表文章近百篇。姜福桢也是獨立中文筆會的老會員。
姜福楨肯定了海外民運工作的長期堅持,也理解中國民運事業的艱難與坎坷,願意與各方保持聯絡與交流,參與海外的民運各項工作。
參加此次聚會的有:民主中國陣線理事會召集人王國興、梁友燦、潘永忠,民主中國陣線監事會召集人陳忠和,還有荷蘭民陣組織的骨幹金朝、林東漪,獨立中文筆會會員姜福楨,及維權人士朱志軍、蘭占生、陳豔等。
有詩說:莫問一江東逝水,昨日之日不可回,且飲半盞將進酒,再得三寸時光隨。聚會的朋友,一一慷慨陳詞,把盞約定,讓我們共同告別昨日,用我們的智慧與勤奮,去迎接明日的中國民運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