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搭建藝橋‧見證台灣美術的發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搭建藝橋‧見證台灣美術的發展

 2017-09-13 08:37
藍蔭鼎《橋邊人家》。圖/圖/東之畫廊提供
藍蔭鼎《橋邊人家》。圖/圖/東之畫廊提供

一、橋的角色

路是人走出來的,為了發展;橋是人起造的,為了超越。

畫廊是帶動藝術文化的橋,東之畫廊創業30周年(1987~2017),撐起了台灣藝術創作與社會美育的橋梁,這座陸橋,連結了作家、收藏家與觀眾的心靈。

在台灣畫廊界佔有資深角色的東之畫廊創辦人劉煥獻先生,於2017年9月,完成兩件台灣藝壇的大事:一是發表新書《橋的角色・畫廊風雲四十年》,述說台灣畫廊產業40年來的興衰演繹;二是於9月9日起至10月15日,舉辦《台灣美術・世界的橋》特展,以畫作和相關文物見證台灣美術與世界潮流的互動發展。

二、台灣美術・世界的橋

台灣人常說「鋪路造橋是好事」,台灣美術生態也需要有鋪路造橋的奉獻者。

劉煥獻先生,本來是接受過師大美術學院培育的專業人士,他放棄自我創作表現的藝術家角色,選擇了帶動藝術文化產業的畫廊經營者。台灣美術史研究者李欽賢稱他為「台灣美術的活字典」,也是「台灣史觀策展學的先知」。

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的阿波羅大廈,在80年代時,本是畫廊林立的重要據點,如今元老級的東之畫廊依然堅守基地,繼續以推動台灣本土美術為展覽和交流的藝文事業。劉先生所精心策畫的《台灣美術・世界的橋》可以說是具有學術性、文化性、可看性的經典畫展。觀眾可以透過畫家筆下的橋畫和相關文物,見證110年(1907~2017)來台灣美術如何與世界接軌,並且經由前輩畫家和當代中堅輩畫家的作品風格與美學的相互激盪,拉出台灣百年美術的文化光譜。

1907年,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首次引介西洋美術來台,於日治時期台北師範學校(現今愛國西路台北市立大學),開啟了台灣近代美術發展與世界接軌的門窗。經由石川畫家的創作、教學和美術展覽,培育了台灣第一代本土前輩畫家,因此他被尊稱為「台灣近代美術搖籃的推手」。

石川來台,正好搭起一座東西美術的橋樑。此次畫展由石川欽一郎的經典水彩畫《泰晤士河里奇蒙橋》揭開序曲,策展前特別遠赴到英國倫敦泰晤士河拍下實景照片,同時也在入口主題牆面揭示了台灣美術史相關經典橋畫的縮影圖,讓觀者可以由石川畫作開始,感受台灣美術發展的脈絡。


石川欽一郎《泰晤士河里奇蒙橋》

《泰晤士河里奇蒙橋》,於石川遊學英國時期完成。為典型的英國水彩畫風,具有印象派空間透視與光影美學的技法,畫面上天地與主題各具三分,號稱為石川三分空間的風格,也影響倪蔣懷、李梅樹、李澤藩等門生早期畫作的美學思維。

1921年由蔣渭水、林獻堂等人催生的「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接著展開一系列台灣文化自主的社會運動。台灣文化協會的社運,間接也助長了30年代本土美術創作者,展現從鄉土出發的人文關懷與社會美學。在此次橋的主題畫展中,觀者可由李梅樹、陳植棋、李石樵、郭雪湖、楊三郎等前輩畫家作品中感受當時台灣的人文風土情懷。

展場中有幾張李梅樹以三峽家鄉為主題的作品,其中以1936年的油畫原作《庭院裡的石橋》,最引人注目和探討。本畫用筆粗獷,空間飽滿,構圖跳脫石川老師的天地主題三分手法,幾近野獸派風格,與其他三峽橋系列的印象寫實畫作,風格迥異。細探其原因,此作為畫家留學東京藝大期,受到西洋畫派自由畫風激盪,返台後於女兒出嫁時,畫下自家庭院小景的私人紀念畫作。


李梅樹《庭院裡的石橋》

1930年代的台北都會正在轉型,傳統的竹管橋、木板橋逐漸被鋼構水泥取代,李梅樹畫筆下的三峽橋,大家耳熟能詳,代表的是淡水河上游三峽溪的現代化橋樑,而迪化街附近的台北大橋,則是當時近代鋼骨橋樑的地標。描繪此景的系列橋畫,在展場中可以從前輩畫家陳植棋油畫筆下的《台北大橋》、李石樵的水彩《台北大橋》,以及上海來台女畫家袁樞真的《淡水橋》相互比較,賞析畫家人文背景與風格美學差異的情趣。


陳植棋《台北大橋》

廖繼春的《威尼斯水都之橋》,是本次畫展亮點。畫中描繪義大利威尼水都的觀光河景,陽光灑落水面閃耀金黃,隨性勾勒的貢多拉船穿行其間,河岸兩旁紅白綠色塊堆砌的樓屋,筆法灑脫暢快,令人感受到義大利熱情又浪漫的氣氛。畫中豪邁的氣勢,既抽象又寫景,會讓觀者誤以為是幅大畫,其實原作只有兩張明信片大小。

本畫完成於1962年,正是廖繼春接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考察,進而轉赴歐洲旅行的寫生之作。值得探索的是畫中這座小橋,不僅是連結河岸的觀光橋,同時也隱喻出生於豐原佃農之家的廖繼春,植根鄉土美學融入現代國際繪畫風格的心靈意涵。遊歐返台後的廖繼春,畫風由後期印象派轉型為色彩繽紛浪漫美感的意象表現,這種帶有文學情懷的抒情寫意手法,在師大任教時,影響吳文瑤、簡正雄等後輩,觀者亦可在展場細細品味三位師生之間的橋畫風格情趣。


廖繼春《威尼斯水都之橋》

水彩畫家藍蔭鼎,在1960年代受聘為農復會豐年雜誌總編輯,他經常帶著同為宜蘭人的楊英風考察台灣農村,並透過畫筆留下發展實況。因此在本展現場可以看到以鋼筆速寫完成的《秀姑巒溪橋》,以水墨完成的《煙雨山嵐》,這兩張小畫都展現畫家下鄉考察的臨場實作。有了如此豐富的親近鄉野寫生經驗,才會有1967年《橋邊人家》的經典水彩之作。畫中捕捉的不僅是橋岸人家的自然風景,也有農家生活人物的巧妙點景,形成所謂藍式經典的竹林村舍、養鴨人家的宜蘭風景畫。


藍蔭鼎《橋邊人家》

對比同時期的廖繼春與藍蔭鼎,廖繼春在70年代融合歐美現代畫風入畫,讓台灣的美術發展脫離類印象派手法,進而更引發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的現代繪畫運動;出生於宜蘭農家的藍蔭鼎,以台灣鄉土為本,師承石川西洋水彩畫風卻能融合自身東方水墨筆法,開創個人風格,因此名列世界十大水彩畫家之一。

東之畫廊30周年的「台灣美術‧世界的橋」特展,除了上述畫作以外,策展人劉煥獻還從美術史的縱橫切面廣泛蒐集,展出前輩畫家陳澄波的《清流》,台展三少年陳進的《西雅圖長橋》,郭雪湖的《中山橋》,林玉山的《武陵桃花源小橋》。而著名劇作「紫色大稻埕」連續劇拍攝外景之一正是李澤藩筆下的《關西東安橋》。


郭雪湖《中山橋》


廖修平的《西班牙古城橋》

觀眾也可在展場中,尋找畫家筆下的橋梁風景與城市地標:曾景文的舊金山《金門大橋》、陳慧坤的《亞維農橋》、廖修平的《西班牙古城橋》、張義雄的巴黎《橋邊河堤》、陳景容的《阿爾康塔拉橋》、馬白水的《雨過天青碧潭橋》、楊三郎的《石碇橋》等每件作品與文物,都值得來賓細細觀賞。

此展也邀請身兼台灣美術史研究推廣與創作者身分的李欽賢和蘇振明參與展出,呈現當代橋梁社會意象。李欽賢的《八堵鐵道橋》,展現2015風災時水淹近橋面,但扮演重要交通的火車依然堅守岡位,象徵台灣人抗災奮鬥的精神。蘇振明《花東山水漫波》,基於感念紀錄片齊柏林導演,以俯視鷹眼角度的綜合意象,畫出穿梭隧道與陸橋的花東海岸公路,呈現台灣島嶼最絢麗也具風險的地標性美景。


李欽賢的《八堵鐵道橋》


蘇振明《花東山水漫波》

路橋,可以串連兩地空間;心橋,可以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連結;文化橋,則扮演歷史與藝術文化的傳承。「台灣美術‧世界的橋」特展以橋為主題,不僅是百年台灣美術史的縮影,同時也見證30年來的東之畫廊,正扮演台灣美術文化產業的傳承與交流角色。

三、期待台灣公共藝橋的搭建

策展者劉煥獻在本展文件中,提出「台灣從歷史邊緣的地理位置,重寫世界的方圓中心軸。」的本土主體性文化觀。透過此觀念,藝術創作者就是經營自家文化花園的園丁,畫廊與美術館則是建構本土藝術與世界交流的平台。而文化部與藝文政策制定者,更應扮演台灣藝文發展的領航者。


東之畫廊「台灣美術‧世界的橋」經典橋畫縮影圖。圖/東之畫廊提供

9月9日本展一開幕,國立台中美術館的蕭宗煌館長,是最早到的貴賓,觀賞完本展後,他表示:建構台灣百年美術史已成為當代研究和策展的熱門議題。東之畫廊所推出的「台灣美術‧世界的橋」,最值得肯定的策展理念是:不僅要從內整理台灣本土美術的創作與產業歷史,同時更應重視本土美術與歐美藝術潮流相互激盪的交流效應。本展以橋為主題,以作品和文件文內涵,將為台灣百年美術史的研究和推廣打開一扇新視窗。

基於國家公共藝橋搭建的理念,劉先生更提到日本政府透過藝術品走入家庭,帶動日本藝術產業;韓國將藝文展演事業列為國家重大政策;中國在經濟發展後,結合藝品拍賣,以經濟優勢力圖掌控華人藝術市場。台灣當前蔡英文政府的前瞻政策,除了花大筆錢維修文化古蹟,是否也應重新考量藝文人才培育和產業輔助的急迫性。

圖片提供/東之畫廊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