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亂造輿論風向的省思」NHK報導《“假新聞”奪走了台灣外交官的生命》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亂造輿論風向的省思」NHK報導《“假新聞”奪走了台灣外交官的生命》

【影音】NHK『close-up 現代』專題報導「失控的假新聞-駐日外交官輕生給我們的教訓」(“フェイクニュース”暴走の果てに ~ある外交官の死~)

 2019-03-05 19:47
NHK『close-up 現代』專題報導「失控的假新聞-駐日外交官輕生給我們的教訓」(“フェイクニュース”暴走の果てに ~ある外交官の死~)(圖/NHK『close-up 現代』)
NHK『close-up 現代』專題報導「失控的假新聞-駐日外交官輕生給我們的教訓」(“フェイクニュース”暴走の果てに ~ある外交官の死~)(圖/NHK『close-up 現代』)

「無憑無據的消息藉由社群網路服務散播開來,一旦不實消息在瞬間千倍百倍地擴散開來,大眾開始相信那就是事實,傳播媒體與政治人物也跟著異口同聲地附和,大眾開始相信那就是事實,最後終將外交人員逼入了絕境……

NHK耗近半年明查暗訪專題報導前駐日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長蘇啟誠因假新聞自殺事件,節目播出後,在台灣引發網友群起撻伐紅色統媒與國民黨政客「交相賊」在媒體製造假新聞的輿論風向,害死台灣優秀外交官。

蘇啟誠家屬為了回應NHK的採訪,也在該專輯聲明指出:「在真相未明的情況下,輕信或散布不實消息,甚至利用不實資訊謀求自身利益,煽動社會大眾。這類情事不能再度發生。我們的家人已逝, 我們由衷地希望無論是政府、機構、傳媒或網路利用者,都能引以為鑒。不要再有無辜之人莫名犧牲的憾事發生。」

尤值一提的是,NHK採訪小組在專輯找到了當時與蘇啟誠之間有電子郵件往來的友人、現居日本滋賀縣,來自台灣的王輝生醫師。王輝生建議:「對於無的放矢的批評得要進行反駁」惟蘇啟誠回信道:「那不容易…所言甚是,同感,但沒有人聽進去。」

(王輝生醫師)「『百口莫辯』,就算有一百張嘴也無從辯解。 筋疲力竭,再怎麼想法子解釋,就算說破了嘴也沒人會聽。已瀕臨絕望。」蘇最後與王醫師Email往返的兩天之後, 蘇啟誠踏上了不歸路。

NHK『close-up 現代』專題報導《“假新聞”奪走了外交官的生命》「失控的假新聞-駐日外交官輕生給我們的教訓」 (“フェイクニュース”暴走の果てに ~ある外交官の死~)昨3月4日播出,立委管碧玲今也在臉書提供該節目完整譯文。

NHK(武田):經由這次的節目報導,我所感受到的是身為媒體人,同時也身為網路使用者,自己在傳達資訊時的責任之重。我想再次與大家一同深思蘇啟誠先生家屬所傳達的訊息。

媒體身為第四權,記者追求新聞真相本是天職,惟見諸紅色統媒與政客、名嘴利用網路製造假新聞捲起風向,終害死蘇啟誠,但當時一掛無的放矢的名嘴與「國民黨立委們」利用假新聞召開記者會強化假新聞正當性無異是幫凶,但當前卻未遭究責,見諸在政論節目與國會仍繼續大放厥詞。台灣媒體亂造輿論風向,害死台灣優秀外交官。這次真的紅到NHK,說是國恥也不為過。

※20190304NHK『close-up 現代』專題報導

《“假新聞”奪走了外交官的生命》「失控的假新聞-駐日外交官輕生給我們的教訓」

NHK連結http://www.nhk.or.jp/gendai/articles/4256/index.html

(編譯/立法委員管碧玲辦公室.20190305)

網路上橫流的假新聞奪走了一位外交官的生命。

該名外交官是生前任職於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處長蘇啟誠。

這起事件的起因於半年前侵襲日本關西地方的「燕子颱風(在日本稱之為颱風21號)」。當時因油輪撞上機場聯絡橋樑,橋樑損毀造成許多外籍旅客受困機場。

因駐日單位對台灣旅客滯留機場的後續相關處理問題, 當時蘇處長受到外界極大的責難。

(網軍po文)「台灣的外交官都是垃圾」

(網軍po文)「駐日辦有跟無一樣,可以廢了。」

(在野黨議員 記者會)「敬請外交部查辦相關人員處理的態度 」

蘇處長在風災發生的十天後,自盡身亡。

這期間,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經由本台此次的採訪調查, 這起事件為身處網路社會的我們帶來了沉痛的教訓。

「3、2、1,點燈!」

曾經是台灣優秀外交官的蘇啟誠先生, 在去年(2018年)6月前為「台灣沖繩事務所」代表。畫面上所看到的是蘇啟誠先生參加沖繩當地活動時,帶領大家舉杯慶祝,致詞時所留下的影像。

(蘇啟誠)「…其實本人患有痛風,但既然有人喊「乾杯」實在也盛情難卻,就乾了吧!那麼,大家乾杯!!」

蘇啟誠自大阪大學研究所畢業後,以作為台灣日本之間的橋樑為志,展開了外交官生涯。在派駐時間最長的沖繩當地, 他積極地促進與在地人士的友好關係。因蘇啟誠為人性格爽朗,頗受當地人士歡迎。

(那霸日台親善協會會長 伊藝美智子)

「『外交官』一般說來通常是較有距離感的,但蘇啟誠先生會主動與大家進行交流。沖繩方言裡有句話叫『いちゃりばちょーてー』, 『いちゃりば』意指「相遇,聚首」,『ちょーてー』意指「手足」,也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意思。對我們來說,蘇啟誠就是抱持著這種態度的人」

蘇啟誠因過去在沖繩當地的工作表現受到肯定,於7月調任大阪事務所首長。未料在蘇啟誠就任兩個月後卻發生了悲劇。

9月4日約有3千名旅客因颱風滯留關西機場,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為外籍旅客。

畫面為當時結束在日本的旅行,正準備返台的汪姓母女。她們錄下了當時在機場的情形。

(汪母)

「上面的玻璃被風吹破了,(風雨)從上面灌進來。非常可怕,感覺建築物好像也快被颱風給吹垮了。但最令人害怕的是身處完全不熟悉的環境。而且完全得不到任何資訊。」

<9月5日 上午9點>

隔天9月5日上午9點,多輛巴士駛抵關西機場,開始輸送受困旅客。不久,網路上大量出現一篇po文:「我們(中國)的大使館第一時間協調機場安排專車接送中國遊客轉移」

在巴士上所拍攝的影片也被po到網路上, 瞬間網路上遍布對中國政府的讚譽之詞。

「強大的中國力量,讚讚讚!」

當時正在機場排隊等候接駁的汪姓母女。

從附近的中國人那裡聽到了這則消息。汪姓母女在搭上接駁巴士後,在社群網路服務(SNS)上po文表示:「中國大使館救助了大家」

(汪女)

「『為什麼只有中國的巴士來?』當初雖然覺得很奇怪,但因為歸心似箭,當時也沒多想」

但是,這則消息事後證實並非事實。

所有的接駁巴士皆為關西機場所派。

查閱社群網路服務上的po文後發現,關於中國大使館安排接駁巴士的po文在9月5日一天之內就多達500起。隔天9月6日,在輸送完所有受困旅客之後,相關po文仍不斷地增加。而有將近一半的po文裡都包含了下列的文字敘述:

「遇到幾個台灣人問:『我們能上這輛車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跟祖國走」

這是強迫台灣民眾自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內容。

這與台灣民眾長期以來在看待堅持一中政策的中國時所抱持的猶疑態度有所不同。

首先引燃火苗的是深具影響力的ptt等電子佈告欄。

「事實就是台灣外館不積極 中國非常積極」

「我們的駐日代表處為了國人做了些甚麼??」

「台灣的外交官都是垃圾」

當時在版上貼文的男性網友,匿名接受了NHK的訪談。

「身邊有7,8個朋友正好都在聊這件事,所以我就信以為真。與中國有關的話題,我沒辦法默不吭聲。」

同樣時間,在大阪的台灣事務所正處裡著來自台灣旅客的各類詢問。蘇啟誠也忙著在安排旅客們的住宿、機票等相關事宜。但這樣的狀況卻未能在台灣社會得到廣泛地認同。同天晚上,台灣媒體也以網路上的po文內容為基調,大肆批判了駐日單位。

<基於播放權的理由,台灣節目畫面無法直接在海外進行放映,尚祈見諒>

畫面上這位是當時在電視節目上批評駐日單位的名嘴。

他表示因為當時礙於不能輸給網路消息傳播速度的氛圍,在事實未經確認前就在節目上進行了評論。

(名嘴 黃暐瀚)

「如果電視或報紙晚個半天一天才進行報導的話,收視率或收益就會降低。雖說事情是否屬實?比什麼都來得重要,但確實在這個點上,我有過掙扎」

次日9月7日,更出現了在野黨議員意欲究責的聲浪。

「對我們的國民在危急的時候,在尋求救助的時候,卻是默不關心袖手旁觀,對這樣的處理態度,國民黨團要表達最嚴厲的譴責。」

批判的聲浪在那之後亦未見消退, 蘇啟誠成了眾矢之的。

採訪小組找到了當時與蘇啟誠之間有電子郵件往來的友人。

現居日本滋賀縣,來自台灣的王輝生醫師。

王醫生當時曾向蘇啟誠表示:「颱風過境後,往關西機場的道路是封鎖住的。照這情況看來,中國大使館應該無法派車前往關西機場才是。」

(王輝生醫師)

「我跟蘇啟誠說『當時,車輛無法進入關西機場,因此中國大使館派車進到關西機場一事是假新聞』

王輝生建議:「對於無的放矢的批評得要進行反駁」

蘇啟誠回信道:「那不容易…所言甚是,同感,但沒有人聽進去。」

據相關人士表示,當時辦事處不分晝夜忙於回應總計超過千件的抗議電話、Email。

(王輝生醫師)

『百口莫辯』,就算有一百張嘴也無從辯解。 筋疲力竭,再怎麼想法子解釋,就算說破了嘴也沒人會聽。已瀕臨絕望。」

最後與王醫師Email往返的兩天之後, 蘇啟誠踏上了不歸路。

在蘇啟誠輕生後的隔天,「中國派車進入關西機場」一事才被證實為假新聞。

證實此事的是台灣NPO「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為了避免混亂,接駁巴士為關西機場所單獨安排,並非網傳的中國政府。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黃兆徽)

「一旦不實消息在瞬間千倍百倍地擴散開來,大眾開始相信那就是事實,媒體也跟著報導。蘇處長飽受了過大的輿論壓力。」

在社群網路服務上po文表示自己受到中國大使館救助的汪姓母女。

(汪母)

「那個消息居然是假的….」

(汪女)

「當時未能分辨事情是真是假?」

名嘴黃暐瀚誤信網路消息而在電視節目上批評了蘇啟誠。事發之後黃暐瀚親自在社群網路服務上道歉。

「新資訊在推特或LINE上以分秒必爭的速度流傳。因為流傳的速度太快,難以核實。但除了核實並無他法。我深切地反省了此事,也向大家道歉」

(武田真一)

無憑無據的消息藉由社群網路服務散播開來,傳播媒體與政治人物也跟著異口同聲地附和,而將外交人員逼入了絕境。整起事件到目前為止尚未能釐清到底什麼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何沒能在某個階段就及時阻止事件的發生?諸多懸而未決之事,令人深感遺憾。

為了回應NHK的採訪,蘇啟誠家屬發了份聲明文

「在真相未明的情況下,輕信或散布不實消息,甚至利用不實資訊謀求自身利益,煽動社會大眾。這類情事不能再度發生。我們的家人已逝, 我們由衷地希望無論是政府、機構、傳媒或網路利用者,都能引以為鑒。不要再有無辜之人莫名犧牲的憾事發生。」

(武田)

「最後我們來聽聽實際參與採訪的NHK台北支局長高田 和加子的看法。

武田: 高田小姐,台灣社會是如何看待蘇啟誠之死呢?

高田: 造成蘇啟誠自殺的誘因到底是什麼?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真相未明,但台灣全體社會為假消息所蠱惑,將一名外交官逼入絕境一事所造成的衝擊,在事發半年之後餘波未平。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是最為敏感的議題。也正因為此議題敏感,因此這回的事件,假消息很快地擴散開來,傳媒與政界也隨之起舞,無法適時地阻止假消息的散布因而引發憾事。台灣上下對此事無不感到遺憾。

鎌倉:高田小姐,話說回來,在台灣現在假新聞似乎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問題。請問是到了多嚴重的程度呢?

高田: 在台灣社群網路服務的使用率高於日本。如果出現較引人注意的話題時,常有人不經確認就輕易地將訊息轉傳給同事、朋友。即便與事實不符,訊息也會很快地擴散開來。甚至,台灣對於中國透過網路操控資訊,危害台灣安全一事也抱持著警戒。因此政府也苦思良策對付網路上的不實言論。

清晨六點前,台灣行政院(相當於日本的內閣府)的職員就準備上班了。職員們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確認新發佈在報紙、社群網路服務、電子佈告欄上的資訊。該單位成立的主要目地是為了調查輿論走向,但近幾年也忙於處理那些混淆社會視聽的網路錯誤資訊。

(情報收集課 課長)

「因為真假不明的資訊或假新聞增加之故,我們的工作內容也變得複雜很多。」

採訪當日,「情報收集課」所採用的是關於香蕉價格暴跌的網路報導。網路上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報導了「為了避免價格崩盤,大量的香蕉被棄置街頭。」的消息。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

「農民幾乎強烈猛烈地抨擊政府,我們覺得這樣的訊息一定要儘快地澄清」

該則新聞所使用的相片是攝於12年前的照片。是則假新聞。

行政院網頁上刊載了訂正的訊息。

政府機構主動澄清,訂正消息,光2019年至今就已累積了120起案例。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

「與事實不符的假消息在數量上種類上都在增加當中。我們依然必須面臨,在民主主義的基礎之下,如何在言論自由與維護社會秩序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

武田: 經過此次蘇啟誠先生不幸身亡一事,台灣政府方面是否採取了什麼新的因應措施?

高田: 目前台灣方面正在審議對於強化規範散布假消息的的法律修正案。惡意散播假消息,造成他人損失的情況,將處以高額罰金或三年以下之有期徒刑。如因此造成他人死亡者,最高可處以無期徒刑。但社會上也出現了由政府來定義「惡意」有其危險性,將危害到言論自由等種種擔憂的意見。相較於中國箝制言論自由, 台灣要如何維護一直以來所強調的言論自由,同時又對不實消息進行規範一事,台灣正面臨兩難的問題。

鎌倉:該要如何面對假新聞? 在日本的我們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因蘇啟誠先生輕生一事而受到衝擊的聲浪也逐漸出現了。

電影”FAKE”的導演,透過電影呼籲:非事實的假消息有可能會造成社會偏差的危險性。

(“FAKE”電影導演 森 達也)

這次事件的背景原因裡,台灣與中國之間微妙緊張的關係一定有所影響。但這要說特殊案例也並非如此。好比現今日本也會討論與韓國的關係,與北韓的關係,與中國的關係如何如何? 所謂的謊言其實就某種層面來說,不也就是順著某人的願望而產生的嗎?比如說「想詆毀這傢伙」「想把這件事情包裝成一樁佳話」「想讓自己開心」等種種理由。而那樣的願望多為大家能共有的東西。比如說有人會因此感到開心的話,多半旁人聽到同樣的事情也會感到開心。所以謊言確實比事實更容易擴散,而事情的真相往往令人覺得無趣。

武田: 我們有必要去思考: 網路上散播的流言該如何確認? 同時又如何避免受影響? 另外一方面,將這樣的判斷交由政府行政單位來執行是否合宜也有待商確。

鎌倉:確實如此。森導演指出應不仰賴權力,同時探究媒體責任與市民自覺。

(“FAKE”電影導演 森 達也)

「是『事實』?還是『假相』? 能分辨的話,自然是分辨比較好。只是真假的界線也很糢糊,並非簡單就能一分為二。當行政權介入的時候自然會想分個清楚。那有可能會對創作表演者、採訪報導者帶來致命的打擊。包括網路,由媒體自己來進行核實,由媒體自己來倡導呼籲。當然觀眾、讀者、聽眾們也要自主性地參與核實的工作。我認為像這樣的動向應該是最好的。」

(武田)

另外一方面, 社群網路服務的營運方也應採取防範散播假消息・謊言的相關因應措施。我覺得也到了應該研擬/採取對策的階段了。

(鎌倉)

確實如此。若要追根究底的話, 這次的問題點就在於很多人未經深思熟慮就隨意按「讚」盲從所造成的。光就這一點來看, 也有應對社群網路服務的功能設限的意見。

(名古屋大學研究所講師 笹原和俊)

我認為消滅網路流言這件事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於我們應有相關因應措施,以中止網路謠傳橫流造成社會混亂或者有人因此喪生之類悲劇發生。「即時性」是社群網路服務最大的特徵,但它的機制也有可能反而會導致不確定的情況散佈更廣的後果。比如說,針對使用者要分享不確定的資訊時設定時間差距。或者將能推文的人數設個上限等等。若不預設可以踩煞車的機制,流言的散播應該很難停止。在那幾秒的時間差距裡,說不定使用者就改變想法不分享訊息了, 因此我認為延緩即時性,拉長時間差距是重要的。

(武田)

經由這次的節目報導,我所感受到的是身為媒體人,同時也身為網路使用者,自己在傳達資訊時的責任之重。我想再次與大家一同深思蘇啟誠先生家屬所傳達的訊息: 「由衷地希望無論是政府、機構、傳媒或網路利用者,都能以我家人的犧牲為鑒。不要再有無辜之人莫名犧牲的憾事發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