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看天下,樂史失真
從台北看天下,是臺灣長年以來相沿的劣習,這使得歷史蒙塵失真,價值觀錯亂,公義不彰,社會進步無由。《謬斯客》古典樂刋(MUZIK)2010年五月號特別企劃「傾聽國境之南:古典音樂在南臺灣」是近年來臺灣音樂刋物罕得一見,饒富新意,令人寄以厚望的美好企劃。
「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耗費一年的時間籌劃。」「讓我們暫時忘掉台北⋯⋯由南方人作主,帶大家發現南方,經歷南方,向南方學習。」「南方的年輕人來寫南方的古典音樂,串聯起南方觀點。」「⋯⋯尋遍地方史料,問遍他們所有能問到的音樂長輩,並翻遍《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近二千五百筆辭條,找尋任何可能跟南方有關的記載⋯⋯」如此浩大編採計劃,精心敬業工作的完成,其成果應該是極其豐碩令人欣喜的。
然而,這個特別企劃案所呈現的,與預期、盼望見到的,竟大相逕庭;所記載記錄的,逾往南走,乖舛偏離史實、錯失之處逾多!這不是正確的南方觀點,讀者傾聴到的,也不是臺灣國境之南清澄純正的聲音!
企劃案整體展現的是媒體文宣式的膚淺、甚至謬誤的報導,仍舊無異於台北觀點,並沒有帶領大家「發現南方」。我們痛心的看到純潔辛勤學習中的學生,遭到某些治學不嚴謹或別有居心的所謂「音樂長輩」之誤導,以致甚少從中聞到一絲絲的純正、學術氣息,卻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功利社會都會區浮誇不實、攬功掠美的劣質影像。
導正錯、失與浮誇不實的史實
「音樂長輩」錯、失與浮誇不實的誤導,將使終戰後的臺灣音樂史嚴重蒙麈失真。使命感的驅策,立即緊急整理、搜索相關文史資料,以原始的第一手文史資料、證物佐證,撰寫駁詰導正文;以「尋回 • 錯失的的臺灣音樂史記憶系列」為題,圖文並茂,分五篇刊載於《謬斯客》古典樂刋第50-54期(2011年1-6月)「臺灣樂壇歷史迴廊」專欄。
筆者長期致力於搜索終戰後初期臺灣音樂史料,獨家撰寫了多篇挖掘遭淹沒或扭曲失真的史跡史事文,獲得學界的重視,[臺灣樂壇歷史迴廊]專欄因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蔣理容副執行長的推薦,得到「民報」延攬,延續刊載樂壇動態、史事,並轉貼FB,廣增讀者群,擴大閲讀率。
補正「屏東概論」缺失
屏東地處臺灣國境之南端邊陲地,因政府施政長年重北輕南,導致音樂資源缺乏,處於待開發以趕上北部的現況。然而審視臺灣音樂發展史,可見證到二位出身屏東的前輩音樂家,他們畢生奉獻於臺灣古典音樂拓荒工作,其貢獻並不僅止於屏東,而是澤被全臺,足列臺灣樂教推展關鍵先賢之林。
1. 創立臺灣史上第一個交響樂團(「有忠管絃樂團」),建立樂團的組訓、制度、演出形式典範;提琴教學與各類樂器演奏人才的培育、作曲、編曲、樂教推展與音樂普及化⋯⋯被史家評為臺灣音樂、文化推動先驅者之一的鄭有忠。
2. 催生台北市交響樂團,終戰後,為百端待舉的荒涼音樂園地,殫精竭慮精心擘畫,無論是音樂行政、教育、理論與作曲、演藝與人才的培育,他都是貢獻卓著的「先驅者」(pioneer)。前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系主任張絢教授在其「屏東縣音樂家小傳」中評論說:「李志傳先生對於基層樂教的貢獻,在臺灣音樂史應有一席之地。」
鄭有忠和李志傳都是「傾聽國境之南」企劃案「屏東概論」篇章所推崇瞎捧的提琴名師李淑德之授業恩師。二位先賢在臺灣樂教發展過程的貢獻遠大於其學生李淑德,卻都被「企劃案」所漠視,連姓名都未被提到。
[臺灣樂壇歷史迴廊]專欄移轉「民報」後,己先後刊載二篇補正文,敬請參閲:
1. 臺灣音樂文化推動先驅——鄭有忠
2. 催生台北市交響樂團,臺灣音樂拓荒播種者——李志傳
善友管絃樂團崛起,臺灣絃樂故鄉——台南
《謬斯客》42期五月號特別企劃「台南概論」篇,有如下昩於史實、事理,荒誕不經的記載:⋯⋯知名小提琴音樂之母李淑德,有鑑於中南部弦樂師資缺乏,親自來到中南部為音樂學子們授課,並在台南成立了3B兒童管弦樂團,提供了樂團學習的機會⋯⋯
駁詰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常被尊稱為「鋼琴之王」,但從未有人稱他為「鋼琴音樂之王」。閲遍相關音樂群書,找不到有「小提琴音樂之母」或「小提琴音樂之父」這麼偉大的小提琴家。李淑德何能何德被尊為「小提琴音樂之母」?!
檢視臺灣音樂史可知,台南一向是全臺灣弦樂人才最盛,名家、名師最多(如:劉清祥、蔡誠絃、林森池、蘇銀河、鄭昭明、洪啟忠⋯)的縣市,怎會讓李淑德有鑑於「師資缺乏」,「親自來為音樂學子授課」?
「3B兒童管弦樂團」成立於1961年。李淑德在1964年才獲得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返國。在此之前「3B」早己與台北的「榮星兒童合唱團」南北輝映,並列爲名聞國際的臺灣二大兒童樂團,怎麼可能由李淑德「⋯並在台南成立了3B兒童管弦樂團,提供了樂團學習的機會。」?
李淑德曾參與「3B兒童管弦樂團」訓練工作,但時間不是很長久,在《提琴有夢—-李淑德65回顧》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與3B兒童管弦樂團的合作,並不很長,也不愉快⋯據知係與團長高聰明有很多的齟齬,個性強烈的她,自然轉移陣地⋯。」
這篇「台南概論」的荒謬論述,顯示執筆者對臺灣本土的音樂發展史如此無知,為瞎捧特定樂人,卻辱及諸多畢生奉獻提琴教育與樂教推展,貢獻卓著的台南地區音樂先賢!應予譴責指導寫作此文的師長、「音樂前輩」!
臺灣絃樂故鄕——台南
台南地區夙有「臺灣弦樂故鄉」之稱,原因在於這個地區向來就是臺灣弦樂人才、師資聚集最旺盛的地方;臺灣最早(1932年)的「臺灣全島洋樂競演會」八名預選合格者之一的劉清祥、留日主修小提琴與作曲,創立「音樂春秋社」(提供各類教本、樂譜、樂器),執教於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與小學,並組訓小型管弦樂團,培育出無數樂壇新秀的教育家蔡誠絃、創立「忠聲兒童管絃樂團」的洪啟忠及其家族、「有忠管弦樂團」在台南設立的「有忠音樂研究班」之教師,以及創立「善友管絃樂團」的多位元老和創團團員⋯。
「善友管絃樂團」崛起,臺灣絃樂故鄉
戰爭的摧殘,使戰後初期的臺灣經濟力薄弱,文化藝術失去活水,無力成長,音樂園地一遍荒蕪。在這百廢待舉的所謂「音樂荒漠」時代,地處國境之南的台南地方小鎭善化,卻崛起了一個對臺灣樂教推展產生重大而影響深遠,由民間熱愛音樂人士自組的「善友管絃樂團」,被認為是一奇蹟!
說是奇蹟,毋寧說是出之於創團諸元老的愛樂熱誠與犧牲奉獻精神。
出生於台南善化,主修化工,從事精密鑄造業的林森池,1950年代在台北己是相當著名的業餘小提琴家。由台北返鄉創業時,遇到了小學同學蘇銀河醫師。畢業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的蘇醫師,極熱愛音樂,大學時代就非常活躍於音樂活動。二位老同學,加上任職於臺灣省立台南工業專科學校(今「成功大學」)建築科的音樂同好溫文華,就組成三重奏-—林森池(小提琴)、蘇銀河(大提琴)、溫文華(鋼琴或中提琴)得空就演奏音樂、談論音樂,也談到成立管絃樂團的可能性。
出生於台南善化的林森池,1950年代在台北己是相當著名的業餘小提琴家。
之後,林森池的學生林東哲自省立臺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後,也加入演出而成為絃樂四重奏。其後,又陸續有一些音樂同好加入,使樂團成員增加,樂團的規模擴大,型態亦隨之改變。
林森池很熱心免費傳授琴技給有意學琴者,到時機成熟時就把學生集合起來,以娛樂的心情開始絃樂合奏。
台南平民外科醫院院長蘇銀河醫師也是絃樂器的萬能高手,不但精通管絃樂團所有的樂器,同時對指揮也有精湛的造詣。他也熱心免費教導學生,花在音樂上的精神,比經營醫院還專心。
台南平民外科醫院院長蘇銀河醫師熱心免費教導學生音樂,與林森池把教導訓練出來的學生,組成了以絃樂為主的樂團。
林森池與蘇銀河把教導訓練出來的學生,組成了以絃樂為主的樂團。此時,在麻豆有一位擁有一個管樂團的鄭昭明,慕名而率領其中數位管樂器高手加盟。鄭昭明是一位天賦異稟的音樂奇才,具有特佳的學習能力,任何樂器稍觸既通——能演奏,能拆卸,能組合,能維修,合奏時任何樂器演奏者出缺(包括指揮和各種樂器的演奏者)他都能勝任補缺。又任事勤敏有耐心,凡事肯做又能做——例如當年沒有影印機,團員所需樂譜絶大多數都出自出他手抄,因此許多曲目就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版上。
鄭昭明是一位天賦異稟的音樂奇才,具有特佳的學習能力,任何樂器稍觸既通。
由於他優越的才華,熱忱的服務,淑世的胸襟,很快的就成了樂團不可或缺的中堅。1953年,鄭昭明、施性傑、廖樹浯、洪啟勇、蘇德潛、蘇碩夫等多位精英的加入,強化了樂團陣容,團員多達三十多名,規模擴展為管絃樂團而得以於1954年成立了「善友管絃樂團」,8月22日在台中市金星戲院舉行了首次管絃樂演奏會,仍掛名「善友室內樂團」演出二場。
1955年正式以「善友管絃樂團」名稱演出,曲目有莫札特的的《小夜曲 KV. 525》、絃樂四重奏數首、小步舞曲三首(選自交響曲第39、40、41號),另外還有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獨唱和以管絃樂伴奏的小提琴曲等。當時團員包括了醫師、中小學教師、工商界人士、音樂科系學生。樂器除了絃樂器之外,有木管、銅管與打擊樂器。林森池任團長,鄭昭明擔任指揮;二人與蘇銀河被尊稱為「善化三元老」。
「善友管絃樂團」活躍於中南部十多年,演出近五十埸,遍及台中、台南、高雄、澎湖等地區。樂團鼎盛時期,演出人員曾經多達八十人。
在那經濟力薄弱,文化荒漠的時代,民間愛樂人士自力組成的「善友管絃樂團」,能夠長期成長存續,除了上文所敍創團元老的貢獻之外,參與創團事工,演奏中提琴,曾任二屆臺灣省議會議員的林耿清,是使樂團鞏固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默默的協助兄長林森池創團,處理樂團重要行政事務,捐助樂團營運經費⋯其功不遜其他創團元老。
臺灣省議會議員林耿清默默的協助兄長林森池創團,處理樂團重要行政事務,捐助樂團營運經費⋯其功不遜其他創團元老。
其他早期創團團員,如曾任派駐巴西代表的周叔夜、旅美黃東昇博士、林永和、林永全、洪啟勇、張文燦等也都做了貢獻。
1962年12月14日,「善友管絃樂團」在台南社教館舉行最後一場公開演奏會後,因團員流動性太高而解散。
為使「善友管絃樂團」命脈得以延續,因團員的共識,協議由子女組成一兒童樂團,即日後著名的「三 B 兒童管絃樂團」,為「台南青少年交響樂團」原班底。後來又蛻變為「中華兒童交響樂團」,1969年赴菲律賓公演,由鄭昭明訓練,郭美貞指揮演出,獲得極高評價,轟動國際樂壇。
終戰後的50年代,臺灣尙處於貧窮弱國的「文化沙漠」境地。「善友管絃樂團」的崛起,不只豐富了中南部地區的音樂活動,也充實了人們的心靈生活。在樂教的推動普及化與音樂人才的培養,更是貢獻卓著,澤被全臺;所培育的後輩人才,如:胡乃元、蘇正途、蘇顯達、高慧生、侯良平、陳太— ⋯皆成為樂壇中堅,無論是教學或演藝,都居主流,影響深遠。
本文與圖片取材自:
1. 《荒漠樂音—-善友樂團風華》
2. 《清聲琴韻—-典藏善友樂團》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