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味】大師的動人小品:蕭泰然思念故鄉的〈點心攤〉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味】大師的動人小品:蕭泰然思念故鄉的〈點心攤〉

 2018-02-24 15:03
圖中「圓環」的面積約650坪,是南京西路、重慶北路、天水路、寧夏路等的輻輳中心,在1980年代前,一直是臺北點心的代名詞。(陳慶良攝,臺北市大同區公所提供)
圖中「圓環」的面積約650坪,是南京西路、重慶北路、天水路、寧夏路等的輻輳中心,在1980年代前,一直是臺北點心的代名詞。(陳慶良攝,臺北市大同區公所提供)

蕭泰然(1938~2015),1993年發表〈疼佮向望〉(中文題名:愛與希望),是最具代表性的二二八紀念歌。作曲家蕭泰然將這首歌與另一首頌揚建國理念的〈台灣翠青〉穿插在交響曲大作《一九四七序曲》裡,為這個台灣歷史的莫大慟事,轉折成為廣闊的新國家展望。

台灣拉赫曼尼諾夫

這位被譽為「台灣拉赫曼尼諾夫」的作曲大師,以音樂帶領我們感同歷史、思索未來,創作不少渾然天成、彷彿與台灣人血脈同拍的作品。他以台語詩創作成歌:〈出頭天進行曲〉、〈毋通嫌台灣〉、〈永遠的故鄉〉等等,鼓勵愛鄉愛土的情懷,也曾用小提琴、鋼琴,改編〈望春風〉、〈望你早歸〉、〈戀歌〉(即〈新台灣建設歌〉)等浪漫旋律,向本土歌謠致敬,成就經典。

若談到台灣的飲食文化,他也有一首小品歌曲〈點心攤〉。這歌在台灣不常聽到,但在海外的台灣人圈子卻廣泛流傳。大師小曲,調味出海外台灣人的飲食、記憶與國家認同微妙的三角關係。

這首歌發表在1978年,時年40歲的蕭泰然,在台灣本是嶄露頭角的作曲家、鋼琴家、師大音樂系教授,卻因為家庭經濟變卦、被迫旅居美國投靠親人。他落腳在洛杉磯,平時在一家購物商場裡做小生意、賣禮品。

貧乏而閒散的生活,讓從小習樂一路順遂的他無比苦悶,只能租台鋼琴在店頭彈。有天有音樂內行人經過聽見他的琴聲,問他:「Young man,why are you here?」(年輕人,你怎麼會在這裡?)這句話點醒了蕭泰然,他嘗試回到作曲工作上,從改編台灣歌謠開始,有感而發、自己作詞作曲,在洛杉磯台灣同鄉會發表〈出外人〉、〈點心攤〉兩首台語歌。這兩首歌是他首度嘗試自己作詞,詞意淺顯,曲走自然,埋藏了深摯的情感。〈出外人〉歌詞是這樣唱的:

咱攏是出外人 對遠遠的台灣來
雖然我會講美國話 言語會通心未通
咱攏是出外人 佇遠遠的台灣彼
有咱的朋友與親人 不時互相咧數念
人人咧講美國是天堂 乎人真欣羨
若是問你講是怎樣 天堂毋是佇遮
唱出故鄉的滋味

據說這首歌發表的時候,台上、台下哭成一團,指揮的蕭泰然也閉著眼落著淚指揮。「他們為什麼在那裡?」當時正值台美斷交、美麗島事件發生前後,國內外政局飄搖,稍有能力者爭相移民、留學到美國,洛杉磯的台灣人社團越來越壯大,文化活動興盛,止不住的思鄉情緒、帶著距離的鄉土記憶,在異鄉土地上飄盪迴響。


原本在異鄉迷失自我的蕭泰然,因為他人直白的一句話,同時喚回了他的作曲家及臺灣人的靈魂。(蕭泰然文教基金會提供) 

對家鄉的記憶絕不只是悲傷的,前面提到的另一首作品〈點心攤〉,用本土小吃的飽足感,創作截然不同的輕快歌曲,節拍快慢有緻,呈現台灣在地生活與小吃的關聯,樂句可分ABA三段:

想著楊桃湯冬瓜茶 心涼脾土開
若是Seven Up Coca Cola 氣味天差地
想著楊桃湯冬瓜茶 來啊 飲一杯 擱一杯
台北圓環仔 新竹貢丸 彰化肉圓仔 貓鼠麵
台中鵝仔肉 台南擔仔麵 高雄海鮮 屏東碗粿
想著楊桃湯 冬瓜茶 精神百倍好
若是Seven Up Coca Cola 實在真正善
想著楊桃湯冬瓜茶 來啊 飲一杯 擱一杯


點心攤是作曲家蕭泰然對臺灣生活的思念,一發表即受到旅美臺胞的熱烈歡迎。(蕭泰然文教基金會提供)

日常成名曲

淺顯口語的詞句、字串,凡住台灣者、無須解釋人人都聽得滿心歡喜:「楊桃湯、冬瓜茶」,是平日生活的開胃飲料,而後一連串的地名、小吃,簡直就像逛夜市的歷程,也像是縱貫台灣一周,吃著、看著;隨著節拍放慢,不經意地飽了。最後再來一杯楊桃湯、冬瓜茶收尾,聽覺觸動味覺,引發身心的飽足,暢快淋漓、元氣百倍。

台灣人愛唱歌、也愛吃好料,不過,在歷來豐富的歌謠中,卻不太有日常飲食文化的紀錄。這首歌勾起飲食記憶、勾起懷鄉情懷,俚俗活潑卻又藝術感強烈,成為當時海外台灣人最愛唱的新作歌謠。後來改編成獨唱曲,在音樂會中很受歡迎,近年也作為台灣中小學音樂、語言教育廣泛使用。

異鄉空氣更自由

在思鄉與對台灣小吃的懷念中,蕭泰然回到作曲的領域,不過他與早先在師大音樂學院的師友不同,1980年代長居美國的他,作品開始冠以「出頭天」、「福爾摩沙」之名,更完成幾部大型協奏曲,不止於鄉土的認同,更有著鼓動台灣意識、建立新國家文化的政治意涵。


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點心或冰飲,是1970年代前的臺灣飲食記憶;今日社會取而代之的則是造型各異其趣的行動餐車、咖啡。

40年前失根的音樂家的內心,響起去國懷鄉的歌謠,也激起台灣本土的迴響,他的成長與轉型,正是本土藝術歌曲成長的軌跡。如今回頭聽這首〈點心攤〉,仍是當代味覺、聽覺與身體記憶自然交錯的結晶,這些屬於台灣人的歡樂共同記憶歷久彌新,也勢必會再跨越世代,成為持續滋補台灣這個新國家子民身心的能量與養分。

※本文摘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觀‧臺台灣》第34期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