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百年技藝傳承 台灣「響仁和」鐘鼓享譽全世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百年技藝傳承 台灣「響仁和」鐘鼓享譽全世界

 2018-02-18 13:50
響仁和鼓文化展一隅。圖/張添福
響仁和鼓文化展一隅。圖/張添福

您可知道嗎?享譽全台的新北市新莊區響仁和傳統製鼓廠所生產的鐘鼓,國內外赫赫有名,不僅台灣佛教、道教界與表演團體都指名訂做,就連海外的日本、馬來西亞、新加波、泰國、菲律賓、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也都曾指名訂製,不啻是國人的光榮。

位於新莊區中正路171號的響仁和鐘鼓廠,可說執台灣製鼓業之牛耳,除了來自全國各地寺廟的訂單外,知名的表演團體,如:朱宗慶打擊樂團、優表演藝術劇團、小西園掌中劇團、明華園戲劇團等,均使用響仁和所做的鼓,聲名不但享譽全國,也受到世界各地打鼓人士的肯定,認為這是值得傳承的一個行業。

而製鼓這個行業,在現今的社會中算是傳統行業,因為傳統的東西保存不易,尤其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人們總是容易遺忘自己最原始的純真與感動,看到「響仁和」王錫坤師傅,為了延續在地文化,光耀老新莊的傳統,不僅接下延續此一技藝的重擔,更不斷地改良與創新製鼓的技術,甚至成立了「鼓文化館」,用心打造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完美創造,讓它在各個藝術、宗教與節慶中發光發熱,延續它無限的力量,那一份對鼓的熱情著實令人感動。

1924年創廠的「響仁和鐘鼓廠」,迄今已近百年歷史,鼓的製作與使用是世界各國乃至各民族所普遍存在,各地的鼓也各具特色,國內製鼓業的龍頭─響仁和,憑著對製鼓的執著、用心,終能在國內、外大放異彩,嬴得至高的榮耀,因此必有其獨特之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響仁和製鼓廠製作簡介如下:

王錫坤表示,製造出一個大鼓有三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鼓身的製作、鼓膜的製作和蒙鼓。


響仁和鐘鼓。圖/張添福

一、鼓身(鼓桶):鼓身的第一個製作重點在於木材的選擇,大部分都是採用台灣的楠木或是酸枝木,按照所需製作的尺寸來取木片的大小,若是較小的如堂鼓、板鼓,可以用圓木直接鑿成鼓桶,較大的如獅鼓,則是用木材一片片紮成鼓身。

以往的製鼓師傅是自己修刨一片片的木頭彎度、角度,往往一顆鼓身的木頭就要一個工作天的時間,既費時又費工!而現在則是由木材工廠加工,只需把要做鼓的尺寸角度事先溝通,木材廠就會將一片片的木材切割好乾燥處理後,送至泰山廠,而由一個師傅拿鐵圈固定,再由另一個師傅黏貼。

每一片木頭的兩側都塗上了「尿素膠」,由於這個接著劑不那麼快乾,卻又能完全的將縫細密合,所以師傅會仔細的檢視每一個角度的密合度予以塗抹。

二、鼓模(鼓皮):師傅把浸泡在水桶中的水牛皮取出,將大小不一的牛皮割下,丟入滾燙的沸水中,大約一分鐘再將牛皮放入裝滿冷水的桶子裡,就完成了燙皮的手續。

一切就緒之後,就進入削牛皮的工作,因為牛皮非常厚,所以要照順序先削表皮層,把牛毛去掉,前後約花了半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這道手續!第二道削皮的工作是削牛皮底層的脂肪,這需要有經驗的師傅,才能將脂肪層削的漂亮。


王錫坤師傅製鼓削鼓模(鼓皮)。圖/張添福

完成了削皮的工作,接著就趁牛皮還是溼的,將鼓皮放置在鐵塊上,用鐵鎚(釘)再鼓皮上打洞,然後再穿上麻繩,最後將已成型的鼓皮,拿至陽光下曝曬(正、反面),等水分完全蒸發掉後,一面鼓皮就算是完成了。

三、蒙鼓(繃鼓):把鼓皮套在欲繃的鼓身上,必要的時候會將重鐵壓在鼓皮上,繃鼓才能平均。然後使用千斤頂,將繩子和繃鼓機器上的鐵圈結合、固定,並調整鼓的聲音,當繩子的距離調好之後,師傅會拿兩根鐵棍將它插入千斤頂的孔,不斷的上下移動。


王錫坤師傅製鼓進行蒙鼓。圖/張添福

機器的高度一直往上升;聽見「嘎、嘎的聲音」,原本鬆垮垮的鼓皮,越來越緊,跟鼓皮的距離也越來越近,直到繃到一定的位置才停止,這就是第一次繃鼓的動作。

下了鐵棍後,接著是踩鼓,師傅很快的脫下鞋襪,一躍上鼓,只見他用著腳的力量及身體的重力踏在鼓上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要讓鼓皮從緊繃再稍微的變柔軟,之後反覆同樣的步驟,可以使鼓皮繃的更密實。


王錫坤師傅進行踩鼓測試。圖/張添福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再用機器繃鼓,人工踩鼓的動作反覆一至二次循環,才可進行下一個步驟─試音。

反覆的繃鼓動作中,師傅不時的拿著大鼓棒敲打鼓面,「咚、咚」的聲響,充斥整個響仁和,若有音調不符或是殘響的問題,就是在這個步驟中找出,並作修改。


王錫坤拿著大鼓棒敲打鼓面測試有否「咚、咚」聲響。圖/張添福

等到聲音的確認和鼓皮繃的韌度做完後,就要釘上鐵釘當固定針,使鼓皮更加的定型,之後再釘上銅釘以求美觀。

鼓桶的邊緣,因為角度不一,所以先以彎刨刀來刨,這樣另一面及將要繃的鼓皮,與其接觸的角度會較為密合。

鼓的顏色決定了它的性格,多半的大鼓皆為黑色或是紅色,若是用心上漆,使用了很久的鼓,依舊可保持色澤的艷麗,反之則看起來傷痕累累。

自承未受良好教育的創辦人王阿塗,基於愛護孩子的心理,堅持不讓孩子從事這個辛苦的行業,但在敬愛的父親過世後,老新莊的傳統榮耀以及內心的使命感與不甘心,驅使擁有企管學士的王錫坤接下沿續此一技藝的重擔,也許是命中早已註定,這個人生的插曲,轉個彎終究又回到子承父業的天命軌道。父親眼中的卑微成了孩子心中的光榮,父親手中的傳統經由孩子打造出創新,擁有悠久歷史的「響仁和鐘鼓廠」,早就浴火重生過了一次!

響仁和鐘鼓廠自王錫坤師傅繼承父業開始,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尤其看到一個匠師如此恭敬、虔誠的對待一張牛皮,如此敬業的投入在製作的過程中,每當看到王師傅父站在鼓上面,一面踩踏,一面試音的情景,常令人感到動容。

王錫坤並說:製鼓,堅持「好的技藝還要有好的心態」,光是燻烤鼓身用的木材防蛀至少就要花一周時間,每一張鼓皮用腳踩踏弄軟鼓皮也要六小時。他說,他做鼓追求「五十年後聲音不變」。

王師傅的製鼓精神已超越一般匠師製鼓謀生的境界,他把製鼓當成藝術創作,不僅要求鼓音能符合各種不同場合的需求,更在鼓的外觀上嘗試不同的裝飾性元素,這也正是王錫坤希望別人稱呼他為王師傅的原因。


彩繪鼓作為表演用。圖/張添福

而「響仁和」在王阿塗師傅及王錫坤師傅的努力下,將民俗的傳統工藝保留了下來,作為對歷史先人智慧的見證,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年輕人積極投入學習,使我國固有的傳統工藝能獲得傳承與肯定。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