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故事館「走讀台灣」系列活動以腳踏車行遍台灣,自3月1日至今已到過嘉義、蘇花地區、宜蘭、台北等地,館長唐麗芳今(28)日率隊前往淡水進行「走讀台灣」活動,由在地文史學者紀榮達帶著一行人穿梭淡水大街小巷,尋找歷史足跡建築與信仰。而下午將騎著腳踏車前往萬華區進行《來到大稻埕、拜訪蔣渭水》活動。
紀榮達帶著唐麗芳一行人在淡水捷運站外的火車頭前集合,開始解說日治時期蒸汽火車在淡水如何更換班次、保養以及介紹對面的百年店鋪陳順記,紀榮達帶領腳踏車隊往中山路25巷,再到助順廟、宗觀寺,又鑽到中正路5巷內尋找矗立在T字巷口的土地公小廟、聖江廟、在商家內的土地公廟與清水祖師廟。
在公明街上,紀榮達和唐麗芳也談論起雲林斗六與淡水發生的228事件,紀榮達提到1947年3月10日曾發生國民黨軍隊在淡水街上無辜射殺學生郭曉鐘,隨後體育老師兼訓導主任黃阿統與淡水中學校長陳能通從此也下落不明。唐麗芳也說到斗六有幾處228槍殺的刑場。
到了清水祖師廟,也可發現戒嚴時期的痕跡。由於清水祖師廟在日治時期1937年完工,當時廟內每根柱子上的落款紀年都以「昭和」表示,紀榮達說,當時因為國民黨來台戒嚴的關係,將「昭和」字樣掩蓋住,以民國紀年,待解嚴後,才把「民國」字樣磨掉,「昭和」才重見天日。
導覽結束後,唐麗芳表示,淡水過去有非常多的港口貿易,從各國入侵台灣殖民到二戰時期,淡水河都是從北海岸要進入台北的必經水路,所以累積非常多歷史,對照雲林,也有北港,而濁水溪也流經台西、麥寮、西螺等地,可以梳理這些歷史的軌跡去認識自己的家鄉與台灣。
她還說到,在淡水尋找歷史痕跡的時候,會讓當地居民有外人入侵的感覺,畢竟淡水屬於觀光地區,一個城鎮的歷史無論有多久,若成為景點,人似乎會慢慢被改變,但在雲林比較有人情味,虎尾鎮曾經繁華又沒落,現在小鎮風華再起,是因為老房子被保存活化,如果未來成為景點,期待人們還記得溫度。
唐麗芳提起自己環島的目的,她認為以腳踏車的移動速度,才能夠真正的認識台灣這塊土地,這次走讀行程鎖定了故事地圖,這個地圖由當地可以說故事的人物形成,比方說到陽明山、北投,再到今天的淡水,都是用別人的故事去感受台灣,梳理故事歷史,串連過去思辨未來。
雲林故事館「走讀台灣」系列活動明日將抵達桃園大溪,接著一路向南到新竹、苗栗、台中、彰化,最後再回到故鄉雲林,結束本次走讀台灣行動。
國民黨從中國逃來台灣後開始實施戒嚴,清水祖師廟當時將「昭和」掩蓋,待戒嚴後才又讓「昭和」重見天日。圖/鍾孟軒
淡水巷弄隨處可見百年老屋。圖/鍾孟軒
文史學者紀榮達解說淡水歷史,唐麗芳與其他伙伴專心聆聽著。圖/鍾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