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延續齋戒傳統穆斯林信仰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延續齋戒傳統穆斯林信仰

 2019-06-08 13:40
穆斯林在清真寺殿堂,朝向麥加的方向進行禮拜,並唸誦宣禮詞。圖/董昱、陳培峯
穆斯林在清真寺殿堂,朝向麥加的方向進行禮拜,並唸誦宣禮詞。圖/董昱、陳培峯

時序進入6月,穆斯林即將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齋戒,迎來開齋節,他們相信如此更能領受真主所賜予的祝福,不妨走入清真寺,探究桃園穆斯林的信仰與齋戒傳統。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不僅屬於中東,在台灣也有許多信仰者。全國目前共有10座清真寺,其中有2座在桃園,分別是龍岡清真寺與大園清真寺,近年來許多來自印尼的移工朋友,也豐富了桃園的穆斯林信仰。

千年的伊斯蘭信仰傳統

追溯伊斯蘭教的起源,可溯至約1,400年前,出生麥加的先知穆罕默德,40歲時領受真主阿拉的啟示,創立伊斯蘭教,當時中東地區以多神信仰為主流,穆罕默德在西元 622年聖遷至麥地納。西元632年他帶領眾多追隨者重返麥加,並將其所受的啓示口述編成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Qur'an)。日後,伊斯蘭教信徒根據穆罕默德的言行舉止制定「聖訓」,規範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宗教活動與日常禁忌,《古蘭經》與「聖訓」因此成為伊斯蘭教的基礎。


以阿拉伯文撰寫的《古蘭經》,指引著穆斯林的生活,讓他們更接近真主。圖/董昱、陳培峯

穆斯林信仰在台灣

談到伊斯蘭教信仰傳至中國的歷史,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蔡源林指出,「南宋至元朝時,福建泉州是海上絲路的貿易商港,成為中國與阿拉伯世界接觸的窗口,閩南地區逐漸發展出伊斯蘭聚落。」像丁、郭、蒲等姓氏的祖先,很有可能都曾是伊斯蘭教的信仰者。蔡源林研究發現,即便這些家族的後裔,可能因為信仰流失而非穆斯林,但他們通常會避免以豬肉作為牲禮祭拜祖先,展現對祖先信仰的尊重。時至明末清初,台灣成為閩南移民之地,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跟隨鄭成功的軍隊移民來台,成為台灣最早的穆斯林。

然而因缺少清真寺做為宗教傳承的場所,伊斯蘭教的信仰逐漸流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9年中國各省回族穆斯林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另原駐紮在中南半島邊界的滇緬軍人,很多是伊斯蘭教的信徒,成為另一波穆斯林來台灣的高峰。蔡源林表示,「桃園龍岡地區,成為這批穆斯林主要落腳聚居之地。」1960年代,這批軍人的家眷也陸續來台。隨著穆斯林人口漸多,為了有禮拜的殿堂,退伍軍人馬興之、王文中及忠貞新村一帶的教親,在1967年共同募資興建龍岡清真寺。


懸掛的6面時鐘,分別代表穆斯林在主麻日與每天5次禮拜的時間。圖/董昱、陳培峯

走過半世紀的龍岡清真寺

龍岡清真寺教長柳根榮表示,「龍岡清真寺有50多年的歷史,現在來禮拜的除了台灣本地的穆斯林,還有很多來自印尼的朋友」。伊斯蘭教以每個星期五為「主麻日」,穆斯林會在這天到清真寺禮拜,也能看到許多異國臉孔,他們為清真寺注入新的活力,而像齋戒月與開齋日等,對穆斯林而言無比重要的日子,也成為台灣多元文化地景的一環。

柳根榮以阿拉伯文唸誦宣禮詞,他講述這段宣禮詞:「真主至大,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他強調,為了保持儀式潔淨,禮拜前穆斯林必須先淨身。禮拜時,舉手向前伸、站立、鞠躬、跪拜、俯臥、額頭觸地、恢復坐姿後再俯臥前伸,重複動作完成一次禮拜。


先知穆罕默德不立神像的規定,使清真寺的裝飾主要以植物圖騰為主,給人寧靜、莊嚴之感。圖/董昱、陳培峯

五功構成穆斯林的信仰生活

「五功」是指信仰伊斯蘭教必須遵守的「唸」、「禮」、「課」、「齋」、「朝」等5個功課,構成穆斯林的信仰生活。除了齋功以外的其他4個功課,內涵分別為:在成為穆斯林,將自己獻給真主時,必須公開唸「清真言」作信仰表白;每天禮拜5次表達對真主的崇敬;必須慈善的給予,行布施或天課;若能力所及一生須到麥加朝聖一次。

禁絕感官之欲領受祝福

柳根榮說,「齋戒是伊斯蘭教法所規定的第四功。」依據伊斯蘭曆法,9月又稱為「賴買丹月」(Ramadan),是穆斯林的齋戒月,除了老年人、病人、懷孕或正在哺乳的女性之外,大多數的穆斯林在這一整個月裡,會遵守齋戒禁食規定,從黎明到日落之間禁絕飲食,以及吸菸、聆聽音樂、性行為等感官之欲。

「口腹之欲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許多宗教裡都有像禁食、禁欲這類的苦修行。」蔡源林分享,人們相信透過感官的戒斷和苦修,在靈性會有所提升。他進一步提到,有些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連吞口水都禁止,對他們來說,齋戒不僅是為了個人修行,也是奉獻和實踐信念的重要方式。

經過了一個月的齋戒,伊斯蘭曆法的10月1日是慶祝齋戒月結束的「開齋節」。柳根榮分享開齋節的流程,「開齋節當天,會先在清真寺進行禮拜,然後就會到穆斯林的家中,彼此享用食物。」從這天開始,就可以恢復正常的飲食,並將過去一整個月的苦行奉獻給真主阿拉,清真寺周邊彌漫歡騰的氣氛。蔡源林提到,開齋節也是唯一一個穆斯林會與其他非教徒一起分享歡慶的宗教節日。


廚房裡張羅準備著米粉,供清真寺裡的穆斯林食用。圖/董昱、陳培峯

來清真寺一趟認識伊斯蘭

伊斯蘭信仰對許多台灣人而言,還是相形陌生,不過宗教信仰的核心都在於提供一套道德體系與生活規範。柳根榮也強調,人們雖然有不同信仰,但全世界都是一家人。相互尊重就能在彼此之間搭起橋樑,清真寺很歡迎大家來訪,到訪前也提醒先檢視服儀,避免背心、短褲等衣著,感受桃園信仰文化的多元與活力。


合於伊斯蘭教法的「清真飲食」,融入中式、東南亞飲食特色,穆斯林在日落後齊聚分享。圖/董昱、陳培峯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48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