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人物】用無人機滿足對天空的渴望 斜槓青年創業家張東琳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人物】用無人機滿足對天空的渴望 斜槓青年創業家張東琳

 2019-05-11 16:25
談起飛行科技時雙眼發亮、充滿熱情的張東琳,在大學3年級與團隊共同開發以無人機作為載具的水質監測系統,從此開啟他對天空的無限想像。圖/林冠良
談起飛行科技時雙眼發亮、充滿熱情的張東琳,在大學3年級與團隊共同開發以無人機作為載具的水質監測系統,從此開啟他對天空的無限想像。圖/林冠良

從小就喜歡動手做的張東琳,大學時期就出版無人機 DIY 專書,攻讀碩士時期創辦「航見科技」,2018 年參加美國國際創新展(TechCrunch Disrupt SF),發布「Topology」4G/5G無人機商用任務平台,並運用平台完成台灣首度無人機郵局物流系統。

談起飛行科技時雙眼發亮、充滿熱情的張東琳,「小時候我非常喜歡到桃園國際機場的航空科學館參觀,對飛行器一直有著很大的興趣。」大學選擇就讀動力機械系,並在大學 3 年級與團隊共同開發以無人機作為載具的水質監測系統,從此開啟張東琳對天空的無限想像。

從水質監測 看見無人機的無限可能

「我大學時有個名詞叫 Maker(創客),強調自己動手研發的能力。」本身就是名 Maker 的張東琳,當時正好遇上台灣創客運動高峰,各式開源社群蓬勃發展。「當時我正進行北港溪下游出海口的水質監控專案,一開始我們打造了搭載監測設備的無人船。雖然本身運作順暢,但團隊卻遇上了船體回收困難的問題。」

於是張東琳向研究無人機的學長請教,沒想到兩者意外撞擊出火花,將原本的監測系統改置於無人機,開發出水空兩用、具備遠端通訊系統的水質監測無人機。不僅成功完成專案,更為此機型申請專利,讓張東琳看見無人機的發展潛力與產業前景。


張東琳開發程式設計及網路連線,讓無人機運用不再受限於專業飛手操作。圖/林冠良

返鄉創業 打造無人機教育品牌

投入無人機領域後,張東琳才發現原來研究書籍與資料並不多,於是開始自己動手整理,甚至還出版了台灣第 1 本無人機 DIY 專書,鼓勵大家追求飛行的夢想。2015 年張東琳回到桃園攻讀機械碩士,參與多項無人機專案,加上在相關社群的活躍表現,越來越多人耳聞張東琳的專業,紛紛找他談合作。

投入飛行教育科技與無人機系統開發至今,張東琳創立無人機商業應用的「航見科技」以及教育取向的「ArkLab 飛行學院」,目前團隊已有 8 名固定成員,累積超過萬名的學員,也將無人機技術應用於農業、環境監測、保全空防甚至軍事協防等領域。


ArkLab 飛行學院展示無人機模組,引導學員觀察及認識無人機。圖/林冠良

進軍國際市場 不忘耕耘在地

張東琳認為,桃園有著完整的航太產業鏈,市府也相當注重航太領域發展,許多學校也有相關科系,例如大興高中、新興高中與萬能科技大學等,他希望透過「ArkLab 飛行學院」,為各年齡層設計簡易飛行玩具、手作無人機、積木拼接無人機及程式設計等課程,帶領更多人一起進入無人機世界。

目前正在籌備桃園無人機設計比賽的張東琳,未來計畫與復興區合作,以無人機協助農作或林地現況拍攝。將無人機程式作為開放資源分享的他,希望能帶動桃園無人機的討論與實作風氣,也期待大小朋友透過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一起拉近與天空的距離。


針對不同年齡層開發設計的無人機材料包與教具,降低門檻並提高學習樂趣。圖/張東琳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47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