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村各有其不同的產業跟人文風景,但需要有人看出它的美好,而且願意扎根,在當地實實在在的生活。黃鼎堯當年就讀南藝大時,被老師要求跟一群同學位於台南後壁的土溝村進行社造、田野調查,從此就與土溝結下不解之緣,十幾年來,他鄉變故鄉。
從學生到退伍,黃鼎堯跟幾個好同學好朋友,就在土溝落腳,他們在土溝開公司、作文創、作藝術;幾年後更在土溝置產、結婚生子。在地的阿公、阿嬤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孫子般關心,黃鼎堯他們已不再是土溝的外人。
如此密切的感情,也讓土溝的社造模式難以複製。黃鼎堯表示,曾有不少年輕人來找他討論,想要比照,也在其他地區試行,但黃鼎堯會語重心長跟對方說「能否真實在農村生活下去才是重點,而非以為一個專案或一個計劃執行個一兩年即可的想法」。
外界的美譽,土溝實質的蛻變,是這群年輕人在農村投入十幾年的青春,與當地的民眾用心交陪而來。
被鄉親稱做「麥可」的黃鼎堯說,當初開始要做社區空間改造時,先花了一年的時間和當地的父老喝茶聊天,取得信任後,想說大家可以來開個會,討論從哪家開始做。沒想到會一開,大家互相觀望,沒人想做頭一個;黃鼎堯表示「就再繼續互相了解信任,直到有人願意先踏出來,然後一家接著一家」,直到亮點一個一個出現,已經是多年過後。
走進土溝,處處都有驚奇,村子裡四處都有空間改造的藝術品,而整個土溝就像座開放空間的美術館,讓台南後壁土溝,近年來在台灣社區營造區里中相當有名,土溝農村美術館每一年活動開展,都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不過還是有遊客問路說:土溝美術館在哪一條路上?組團前來觀摩的社區更是絡繹不絕。
黃鼎堯與土溝在地的畫家包阿媽,包阿媽在這一群年輕人的鼓勵下,用畫筆展現豐富真摯的情感。圖/公視《頂真人物》提供
黃鼎堯表示:「每一個農村都可以是一座美術館,只是我們欠缺發現這塊土地美麗的眼光」。圖/公視《頂真人物》提供
土溝成為農村美術館,當地阿嬤也跟著變身成為畫家,「包阿媽」跟「道仔阿嬤」是其中的代表,從沒拿過畫筆的阿嬤們,在黃鼎堯和參與土溝空間改造的藝術家的鼓勵之下,開始嘗試畫出色彩、畫出興趣;她們沒有高超的繪畫技巧,但張張畫作誠摯感人,阿嬤們的家也成了藝廊,聊到麥可他們這批年輕人,更是眉開眼笑。
「每一個農村都可以是一座美術館,只是我們欠缺發現這塊土地美麗的眼光」。黃鼎堯,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背後重要推手,他在公視《頂真人物》節目中語重心長地這麼說。
而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黃鼎堯說「就是在土溝繼續待下去,把土溝農村美術館經營成一個品牌,一個用濃郁的情感醞釀而成的品牌,讓這品牌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
頂真人物預告
公視台語人物深度專訪節目《頂真人物》
本集人物:土溝農村美術館推手 黃鼎堯
播出時間:107年10月28日(週日)下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