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人、給我錢、減少工作量」,針對基層法官工作負荷以及輔助人力不足問題,桃園地方法院法官官怡臻拿出每週工作表,只有一天可以寫判決書,「真的快爆了」、「想要逃走」。面對法官人力叫窮,司法院則認為,現階段仍受到中央總員額法的編制的限制。但多少人才夠?司法院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已研擬3年內希望達到一法官一助理的目標。
司法院人事處長蔡新毅表示,如果依法院組織法基本標準員額來看,一級法院法官應配5.43個人力,若以這比例來算,我們增加371位法官,合理增加的輔助人力應該是2015人,但實際上卻只增817人,對法官工作紓解確實值得檢討,然而依總員額上限,司法人力只剩下540人的空間。至於法官要求增加人數,蔡新毅認為,只能適量增加,「因為國家適合做法官的人畢竟是有限」。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黃國昌今(9)日下午召開「如何改善法院基層人力不足公聽會」,邀請基層的法官、書記官、法官助理、法警等共同探討法院基層人力不足或工作量沉重、過勞的問題,會中基層司法人員大吐苦水,希望政府能解決員額等問題。
官怡臻法官發言時表示,她2013年9月分發到桃園地院至今,從個人的經驗來談為何法官會覺得工作這麼累。「我一個禮拜的工作行程,我合議庭有2個,禮拜一下午跟禮拜三早上,禮拜二跟禮拜四下午要庭期,禮拜三下午要準備程序,扣掉開庭時間,剩下禮拜一早上,禮拜三下午,禮拜四早上跟禮拜五一整天,通常開庭前一定要先閱卷,我只剩下禮拜五一整天可以寫判決」。
「法官除了寫判決外還有很多工作,收到新案,當事人要調查還要擬答,還有很多公文要改,就看要不要認定去盯書記官,還有很多時間要法警裁定等等,還有人犯突然要羈押等,最怕是書記官走進來說,法官要送審,我們就要馬上決定這個人要押不要押,他們進來我們就要把手邊東西都要放下來」,時間是非常被壓縮的。
官怡臻說,她每個星期都要設法在合理時間內把事情塞進去,基本上是滿困難的,「法官大概都會想要『收支平衡』,意思是收案跟結案是一樣多」,她秀出自己統計的表格,「去年10年到今年4月大概是收8.43件,我自己上去搜一下法學系統,算一下我每個月要結8.43件,我每個月大概要寫101頁的判決」。
「看剛剛我的行程表,假設所有雜事我都不用做,每個禮拜也只有一天可以寫這些判決,所以就是無時無刻都感到工作量很多,真的要爆了這種感覺」,官怡臻感嘆。
官怡臻以她自己和審判長的週行程表說明法官工作的繁重。圖/唐詩
「如果你是桃園刑訴(刑事訴訟庭)的審判長。我模擬一下我們審判長的行程,桃園一個要帶三個庭員,所以每個人要開六次合議庭,庭長自己還要收簡易案件,偶爾還要開個調查庭,就是禮拜五的早上,空掉也是剩三個半天,因為他有三個庭員,所以有六次庭的卷也要看,要看他們的判決,還要庭議,然後庭員公文蓋完之後,審判長還要蓋,然後還有自己的案件要結」。
「就是…其實待久了妳就會覺得這是惡性循環,每天工作量那麼多」,官怡臻說,「妳要結案就是開庭要多,開庭多就是受不了,想要逃走」,「常在調動就沒有資深法官留下來,就沒辦法傳承,流動率高,案件一直換人處理,因為沒有經驗,處理起來就慢,就會累積,累積之後就是案件多,就是這樣不停地循環」,類似這樣的循環,在書記官和法官助理也有類似的情形。
「像書記官就是案件很多,受不了就想調走,調走就找新的來,舊的書記官就想辦法帶這個新的,所以舊的書記官也會很累,因為要一直cover這個新的書記官,新的書記官一來馬上就是要想辦法適應」。
她說,桃園地院就是傳聞中人力艱困的法院,今年桃園有29個書記官缺額,但只有15個書記官要來,有的書記官就不來報到,變成有實務股卻沒有書記官,只好臨時找約聘的,但約聘的書記官只能做行政工作,沒辦法開庭,開庭只好找現在的書記官去幫忙開,「結果現任的書記官有自己的庭要開,還要幫別人開,大家一起崩潰的狀況」,這就是書記官也惡性循環的景象。
桃園地方法院法官官怡臻。圖/唐詩
「法助也是一樣」,官怡臻說,法官案件量本來就很多,就交給法助去做,法助受不了又離去,只有找新的,又只好找資深的法助來支援,資深法助又做更多工作,然後資深法助受不了,新的法助也受不了,做了又被法官嫌棄,又想要離職,就是這樣惡性循環。
「案件量愈來愈多」,官怡臻接著秀出桃園地院民事和刑事庭的收案量,呈現愈來愈多的趨勢,「雖然說現在司法不受人民的信任,但其實台灣還算是法治國家,大家遇到事情還是會想去找司法解決。社會在進展,案件的狀況也愈來愈多元,案件的類型和情況也愈來愈多」。
「法官的事情愈來愈多」,她舉例,像去年通過「沒收新制」,查犯罪所得的沒收,今年通過羈押新制,夜間11點多不能再問,「首先就是法警,他們以前就是法官問儘量想辦法休息一下,現在不行,因為要戒護人犯,人力就完全應付不過來」。
「而明年開始的刑訴法31條之1,偵查中申請羈押都要強制辯護,可以想像以後申請羈押後,就要等律師來,並等律師閱完卷,等他跟被告討論完,然後我們再開庭,這之間等待會變得很冗長,書記官還要另外再處理夜間閱卷的事情,大家事情其實都變多了」,她說。
此外,官怡臻也提到現在庭訊負擔的部分,必須還得花更多的時間跟當事人溝通,「現在當事人對於程序事項跟實體事項要求愈來愈多。如果法官都不屌你、不理你,這是最簡單、最輕鬆的解決方式,但大家知道這也是不可能的嘛!所以要花很多時間跟民眾溝通,處理她的抗辯。另外有一些VIP當事人打電話給書記官,一講就講了一、兩個小時,其他事情都不用做了嗎」?
「我們法官之間都會開玩笑說,最簡單、最輕鬆的方式,你要結得快就是問被告說,對檢察官起訴書有什麼意見,你承認還是否認,他一說我承認,法官後面就說不要講了,回去馬上改成簡易判決,案子就結掉了」,但官怡臻說,很多被告都不是這樣,「你問被告承不承認,他就講了一大堆,他就不是承認的意思,就是很多的抗辯。這部分你法官如果要聽的話,就是要去處理」。
「我覺得是這樣,看大家是想要前者或後者的處理方式」,她說。
立委黃國昌召開「如何改善基層法院人力不足公聽會」,司法從業人員在會中大吐苦水。圖/唐詩
另外,官怡臻也提到情緒勞動的部分,「法官也都是人」,開庭時若聽到被告或是證人講一些超扯的,或是睜眼說瞎話,「我們還是會覺得很生氣,這種話都說的出口。但是你不能生氣,因為大家也知道,現在對於法官開庭的態度都是很要求,我們當然會忍耐,忍耐一整天當然是滿累的一件事」,每個案件都還有情緒勞動的問題。
至於解決的方式,官怡臻說,「最簡單的,我想到的就是第一給我人、第二給我錢,第三就是減少要做的事情」。給人的部分,「我們下面缺人,但總員額法就是訂在那邊,也沒辦法」,另外就是要探討法院人力配置,每個法院是否分配不均。
「給我錢的部分,就是要探討像書記官加班費的限制,法官其實也有,至少值班跟加班費要給」,她說。
官怡臻強調,「我們不是要刻意與民眾為敵,我們就是想要創造一個比較良好的健全的工作環境,大家心態健康,有健全的司法從業人員,才會有健康的司法」。
主持公聽會的立委黃國昌詢問官怡臻提到的「法官逃走」,「法官要如何逃走」?對此官怡臻說,「就是法官會往傳聞比較輕鬆的法院走」。黃國昌又問,「多久可以請調一次」?官怡臻說,「每年都有一次申請調動,像新進法官在一個地方二年就可申請調動,但會有一些內部的限制」。
南投地院法官林奕宏:人力不足還有法官「流落台北」
南投地方法院法官林奕宏則說,南投不算是「大」法院,人力配置相對合力。目前實際的法官人數全部有31個,其中院長一個,三位庭長,四位審判長。「俗稱的『陽春法官』就是沒兼行政職的,一共有23位」,數字上是這樣。
「但實際上,南投地院編制人員有37個法官,而且已經滿編,只缺一個庭長沒補實而已。有5個法官流落在台北,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狀況」,林奕宏說,這是按照不同類型法官,只是抓一個大概範圍,造成台北地院補滿了,就從別的地院調過來。
「但南投是小法院,人力少一個會差很多」,林奕宏說,現在南投地院有一個法官因中風病假,另一位請產假,六月開始請育嬰假,所以實際只有21位,今年9月又一個法官要去當兵,「大法院差一個可能沒感覺差那麼多,小法院其實很嚴重」。
南投地方法院法官林奕宏。圖/唐詩
接著他以司法院公佈的104年全年南投地院結案數字統計分析,「以民事第一審案件,全部結案數是2195件,扣掉(不用寫判決書)撤回的391件,和解的245件,裁定結案的有206件,以判決來結案的有1344件,加上104年民事庭含庭長審判長共7位,平均一位法官的結案量是192件,以一年365天、250個上班日計算,平均一天要結0.768件,平均每件大概只能分到1.3天」。
「(1.3天)這包括開庭、寫判決、查資料,還有一些雜事」,他說,扣掉一些兼任行政的分案,平均算起來一天要結一件。刑事的部分,一個案件也差不多,大概是1.21天,所以實際上大概就是一天結一件,這還都不算雜件。
林奕宏從結案量來反推是否能「收支平衡」,他說,就104年度收案和結案總體來講,民事是勉強收支平衡,但刑事的部分則是收案比結案結得多,「這是目前使用法官人力的結案速度,案件還是勉強壓住而已」,而法警部分全部是21個人,白天的勤務就有11個人,刑事案件的部分還要執勤,還有外地法院或監所借調,以及休假的,若碰到深夜不能訊問,「法警不能休息,至少隔天要讓他補休」,一算下來就發現人力需要是超過21個人,有時2個人共用一個法警。
此外他也提到中央機關總員額法的限制,「被綁住了,司法院有它的困難,人數沒辦法增加,但案件一直增加」,林奕宏說。
而從修法來說,他說,像監聽票、調取票都會增加,「南投的特殊狀況就是『行政收容』,南投有一個全台灣最大的外國人收容所,所有案件要續予收容的案件就是要送到法院這來,有時收到一天案件大概15個左右,這15人來法院就是要法院來戒護」,但沒有法警的人力,「後來我們都用視訊。但視訊跟當場訊問效果一定差很多,當事人講的話和各方面的反應都不一樣」。
而在通譯部分,林奕宏說,像泰國或越南的,有時一天收到大概七到八個人,因為沒有固定懂外國話的通譯,一定是特別去找,一個案件目前就是500塊錢一天,8個人就是四千元,通譯的費用支出其實是很可觀」,此外就是原住民特別多。
與官怡臻同期的林奕宏說,他覺得法官養成有問題,一開始會很緊張,「其實訓練過程沒有教你怎麼坐在法檯上,實習那一年就是各地方去,包括院方、檢方、民事刑事各一段時間,都是走馬看花看一看」,所以前期工作壓力非常大,「我剛下去又是民事。刑事有檢察官、法警在場,被告不會亂來,民事對新進法官壓力也很大,有時處理上就會更慢。到底有什麼方式可以協助這法官?另外就是沒辦法先處理長期休假的部分。
役男法官分發後「當兵」、育嬰假都是問題
例如服役,林奕宏說,「有些大學還沒畢業的男生很優秀,很早就考上了,他還要當兵,他有分發到法院來,但是人不會到,小法院每一年都很緊張,今年有沒有未當兵的、未服役的役男要來報到,我們都會很擔心這事情,因為少一個人差很多」,此外就是女法官的育嬰假、產假的處理,「現在七休一也沒人敢休,因為人力捉襟見肘」。
林奕宏建議,是否可能突破中央機關總員額法的限制,但怎樣的人力是合理?「不然基層會很懷疑,為何無法人力給我」,或者被別的法院佔住,另外就是借的人因為有法官請假又回不來,這沒有明文的制度。另外就是以法官為主體來考量人力配置,以及考量分地區支援,以及支援的原因寫清楚,「把制度建立起來」。
他也提到,法官的加班費現在也只有九千元的天花板,超過就不能領,應該要檢討。而法官助理的任用也有問題,法官覺得不好用,或助理覺得待這裏不好,兩方都不能用,就是要庭長許可,有時庭長不想做壞人,造成權責不明的問題,「助理和法官的信賴關係很重要,但好像沒有權責相符的部分」。
司法院人事處長蔡新毅。圖/唐詩
針對法官們的疑問,人力規劃及「天花板」的問題,司法院人事處處長蔡新毅表示,他從83年擔任法官,歷任審判、庭長等職,法官提的遭遇他也經歷過,一開始也覺得擔任法官負荷很重,談司法改革一開始他也耳熟能詳,經過這麼多年來好像法官的工作負荷沒減輕,「這可能是司法改革的一個關鍵。如果法官的負荷沒有辦法有效地減輕,我們就很難要求法官在每個個案上做細緻處理、審慎思辨做出判斷」,因此適度減輕法官工作負荷應該是有必要的。
至於如何減輕法官負荷?他說,大家直覺想到就是要增加法官員額,但如果參考相關國法制的話,就會發現我國法官人數「不算多,但也不是最少」,以2011年數據,美國每10萬人就有10個法官,以德國是每10萬25名法官,日本每10萬人有3個法官,我國目前共有2028位法官,大概是每10萬人8.6個法官。
蔡新毅說,10年前他到新加坡法院參訪,「新加坡大概600多萬人口,但法官從一審到終審加起來不到100人」,以人口比例來看,(台灣的)法官人數大概400人到600人就夠了,但以我們現在來看,大家還覺得不夠,因此「單純增加人力可能沒辦法解決問題,可能要一併從訴訟制度來檢討」。
蔡新毅也認同法官所提到,只有一個法官,若下面人力沒有配套,沒辦法期待法官有效地遂行職務,「我當法官開始也跟各位懷抱純粹的熱情,但是兼辦行政事務就發現,我們受到的限制其實非常多的」。
人力不足?蘇新毅:適合做法官的人有限
至於有法官提及助理設計聘用希望機動用人,但有的做很久,不給保障怎麼行,但也有法官認為不好也不能換,聘用也不是經過法官本人,對此蔡新毅認為這兩個是衝突觀點,若希望助理常設法,馬上就碰到考試院會介入,常設性文官就要依法考試,由考選部來考。這牽涉制度選擇的問題。
「我們希望馬兒好,又不希望馬兒不吃草」,法官要求增加人數,蔡新毅認為,只能適量增加,「因為國家適合做法官的人畢竟是有限。法官比一般公務員薪水相對高,應該讓法官去做該做的事情,配置司法的輔助人力」。
他說,從97年到現在為止,法官增加371人,書記官增加547人,法警增加57人,執達員增加119人,錄事增加67人,庭務員增加27人,輔助人力共增817人,「這樣人力夠不夠?抱歉這當然是不夠的」,如果依法院組織法基本標準員額來看,一級法院法官應配5.43個人力,若以這比例來算,我們增加371位法官,合理增加的輔助人力應該是2015人,但實際上卻只增817人,對法官工作紓解確實值得檢討。
蔡新毅繼續表示,受限中央政府總員額上限13900人,目前已有13360人,人事總處今年3月20日還函請司法院,在編列107年概算時,以不超過106年預算機關員額總數為原則編列。若要照比例行政院一定會加註意見,因此若要符合法院組織法員額,預計要增2140人,但目前空間差距只剩540人,若要補足「這需要立法院給我們支持」,至於各法院的配置問題,原則上是要案件收支狀況來調整。
黃國昌則詢問,司法院長許宗力上任後對解決人力不足,是否司法院有規劃短中長期的解決方式?蘇新毅則強調,還是受中央員額限制,還是盡可能增加進用人數。但黃國昌希望司法院能對基層人力解決提出完整規劃,蘇新毅則表示,希望分3年達到每位法官至少配置一名助理。
立法委員黃國昌。圖/唐詩
蔡新毅數次強調有受到中央員額限制,但黃國昌仍追問,並表示會後會請辦公室發文給司法院,就如何去解決人力負擔是否有完整規劃。
他表示,解決當然不是一蹴可幾,但有沒有一個PLAN,不是想到什麼做什麼。「有沒有一個計畫展開,全方面去解決整個問題」?現在計畫或許還沒有,「你們也可以跟我講現在還沒有,但現在可以去花時間開始想,完整的計畫是什麼」?「人民也會問,天花板要拉高要拉到多高」?
蔡新毅答復說,要配合司法國是會議的結論,目前(人力需求多少)確切的數字是還沒有。黃國昌則說,毫無員額限制人民不會支持,但要往上拉到什麼數字,理由是什麼?現在按組織法規定,法官和助理人力應該是一比五點四三,現在的人力就沒有符合標準。希望人力配置做更有效率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