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德議員來台分享核廢處理經驗 民團: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德議員來台分享核廢處理經驗 民團: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2017-04-09 20:46
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 (Bärbel Höhn,中間紅衣女士) 分享德國處理核廢料的經驗。圖/李秉芳
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 (Bärbel Höhn,中間紅衣女士) 分享德國處理核廢料的經驗。圖/李秉芳

「媽媽監督核電聯盟」今(9)日邀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Bärbel Höhn)分享德國經驗。霍恩表示,德國在1999年就成立核廢貯存場選址程序委員會,2013年開始選址標準,今年3月剛剛完成相關的法案制定,明年開始選址流程,預計2075年完成高階核廢貯存,總經費達242億歐元(約7,845億台幣)。台灣的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台大徐光蓉教授及媽媽監督核電聯盟都表示,核廢處理需要很長的時間,台灣面對核廢料問題必須盡快開始行動。

霍恩女士說,德國的選址委員會由政府公部門、科學專家和公民代表共同組成。公民社會參與選址作業,能建立社會對選址制度的信心,因為選址作業不應該是政治的,而是以科學為根據進行的。霍恩認為,核廢料選址作業反映的是未來世代的權利,不能對未來世代造成永遠的負擔。

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表示,台灣訂定2025非核家園目標,但去年11月行政院成立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到現在沒有開過任何一次會,今天論壇邀請非核家園小組的某位行政院政務委員參加,該政委也婉拒出席,讓民間團體十分憂心,因為核廢料的處置作業完全停滯不前。

霍恩女士屬於德國綠黨,是資深國會議員,1985年就以環保人士身分贏得地方選舉進入政壇,在2006-2013年擔任德國綠黨國會黨團副主席,並掌管環境、能源、運輸、農業、消保政策小組;從2014年會期開始,擔任德國國會環境、自然保育和核能安全委員會主席。

霍恩表示,人們必須終結核能時代,因為核能不是永續能源,一個核電廠只能提供五十到六十年的電力,但產生的核廢料將會遺害百萬年。廢核之後,接下來應該讓火力發電廠陸續除役。她說德國有兩家大電廠,因為堅持使用火力發電,結果在德國走向綠色能源的這幾年間,兩家公司的股價下跌八成之多,那些虧損的部分,都足以用來發展太陽能光電。霍恩說,如果人們只相信過去接受的教育,用過去的思維來面對能源問題,最後會成為輸家。

台大徐光蓉教授表示,台灣的能源有很多議題,但一般民眾很少參與討論,更不用說是決策。她認為,核能發電產業其實已經「日落西山」,但台灣走得很慢,很多事情應該不要繼續「談」下去,而是要催促行政單位盡快著手,因為不是今天想做明天就能做到,需要很長時間的規劃和溝通,如果不開始做,就永遠不可能開始。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也分享在全台各地舉辦民間核廢論壇的初步共識。她認為,德國花這麼長時間才達成廢核,台灣不可能更短。她強調,能源轉型是制度、產業甚至生活方式的改變,跟政黨輪替無關,民眾不能光期待政府要做好,對自己也必須有所期許。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