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春鴻為今年春天將在松山社區大學開設一門課「生命故事創作班」,已開始接受報名。請電洽松山社大02-27475431)
我對李嗣涔教授(1952〜)的「信息場」研究一直十分感興趣。他在YouTube上留下的每一場演講錄影及接受的訪談,我幾乎全部細看過。李教授曾任台灣大學校長,他是半導體十分傑出的專家,而他在氣功、特異功能與信息場方面的研究,似乎更為人所知。1987年,他應國科會陳履安之邀,投入氣功與腦波研究,並於1992年擔任國科會生物處生物能場召集人。而後漸漸轉入「手指識字」方面的特異功能研究。1999年8月26日,該次「手指識字」實驗中意外測試了後來所謂的「神聖字彙」之一的「佛」字,在「特異功能人」腦中屏幕出現的並非字體而為光亮、響聲等現象,而開始涉入其所稱「信息場」的範圍,並多次與中國的功能人交流。
20年來,李嗣涔教授及他的團隊在「信息場」研究取得的成果,已經使科學界不再像一開始那樣視為怪力亂神。一方面因為他的實驗與研究說服了大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真實的;一方面是科學界對於「意識」的研究,已經有了別開生面的視野,至少,這使科學家逐漸不再那麼自大,對「特異功能人」的所見所感,不再嗤之以鼻。
科學基本觀念的局限
意識研究的「困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領域中,已經不只停留於一個科學概念,因為接受了這個概念的哲學家說服了不少認知領域的科學家, 使他們認為目前已經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也不過是在處理「容易研究的問題」,如果是這樣,這個概念就值得拿出來批判一番了,因為有一些我們歷來都信以為真、接近真理的科學基本觀念,毫無疑問地,它限制了科學思維, 扭曲了科學家的想像力,而這些科學家正在以極大的真誠構築「新意識理論」。
哲學家大衛.査默斯(David Chalmers )在他1996年出版的《有意識的心靈》(The Conscious Mind )—書中認為,意識研究中的「容易問題」,都可以利用某種機制加以解釋。但是,真正的「困難問題」並沒有解決,例如人的體驗、意識從何而來,如果是從生物身體而來,那是怎樣產生的等等。這些問題在今天仍是科學家和哲學家激烈爭論的問題。
意識研究的「困難問題」到底說明了什麼?是針對意識的解釋,科學界需要做出重大變革嗎?還是只是凸顯了人類想像力的薄弱?這個問題在哲學界尚無定論。時至今日,大多數的神經科學家在面對類似超能力(ESP )和意念力等現象時仍先假定這些現象只是一種臆想、虛構會不會過度保守?
試想,如果李嗣涔教授發現的「手指識字」、「信息場」是科學的,那麼難道我們過去以「眼見為真」做基礎的其他研究及實驗,包括「實證醫學」都是「偽科學」或「半偽科學」嗎?這是在顛覆舊科學?還是在為科學創造新局呢?余英時先生說,現代歷史學者,必須要懂科學。的確,現代人不能成為「科學盲」,但也必須不能成為「科學迷」。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