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樂壇歷史迴廊】由荒漠到綠洲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樂壇歷史迴廊】由荒漠到綠洲

——雲嘉地區樂教推展活動

2018-10-17 15:13
蕭敦化幼由陳義雄啟蒙習樂,後師事黃景鐘、陳秋盛與馬熙程教授,並因表現優異,獲「樂府音樂社」甄選,接受該社邀請來台演奏的多位國際小提琴名家之指導。圖/陳義雄提供
蕭敦化幼由陳義雄啟蒙習樂,後師事黃景鐘、陳秋盛與馬熙程教授,並因表現優異,獲「樂府音樂社」甄選,接受該社邀請來台演奏的多位國際小提琴名家之指導。圖/陳義雄提供

值得稱讚的「嘉義概論」

雲林、嘉義在傳統習慣上常被歸屬為「雲嘉地區」,其樂教推展、活動,同樣是在「台北觀點」下,遭到漠視的地區。

在〈謬思客·古典音樂刋〉2010年五月號特別企劃案「傾聽國境之南——古典音樂在南台灣」(註1)中,「嘉義概論」是唯一值得稱讚的論述文。文始即認知「歷史成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傳承先民音樂生活的本能,嘉義的音樂齒輪不曾間斷。」全文沒有不依史實的瞎捧、造神與攬功掠美。

嘉義藝文繁花盛景

今日嘉義藝文蓬勃發展,一群嘉義出身的醫生贊助藝文活動,組成「醫師公會合唱團」做音樂交流。而張道周與紀鎧齡夫婦成立 了嘉義市民管絃樂團,讓喜愛古典音樂的市民有一個練習的管道與表演舞台。

2009年嘉義大學音樂劇《真善美》演出,雅俗共賞,締造萬人空巷的盛況。「嘉義國際管樂節」聯合官、學、民間的力量,為嘉義打造為台灣管樂之都,更是傳為佳話。

藝文活動的頻繁,來自於人文文化的興盛。嘉義地區擁有嘉義市文化中心、兼具功能與美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中正公園戶外音樂台及各學校的表演場地。嘉義市政府努力打造城市品牌,將「國際管樂節」轉型為精緻文化,落實管樂之都之稱,至今已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國際音樂盛會之一。活動內容包括音樂會、踩街嘉年華、跨年晚會、論壇、攝影比賽、大家一起來尬舞及周邊活動等。第十八屆管樂節邀請了榮獲2009年葛萊美獎「最佳大型樂團獎」的紐約VJO先鋒爵士樂團,並有來自美國、日本、泰國等外國團體參演,也爭取到2011年第十五屆世界管樂年會(World Association for Symphony Bands and Ensembles)的主辦權,是管樂界的最高榮耀。此外,並聯合市民舉辦homestay,讓國外團隊可以充分體驗台灣文化。不僅以軟實力開啟國際交流平台,更為嘉義帶來數以萬計的觀光人潮,帶動城市觀光,不僅成功打造國際管樂節品牌,更將嘉義的美食與美景行銷至全世界。


嘉義市政府頒予「樂府」感謝狀。圖/陳義雄提供

無形的推手默默耕耘

時序進入千禧年之前,人們習以為常視嘉義是「文化沙漠」。身為蓬勃的藝文活動與繁盛的管樂節主導者之一的劉榮義教授,歸功於音樂先賢與民間公益團體、機構的默默耕耘。他回憶包括早期嘉義師範學院校長林東哲,開拓音樂教育的磐石;民雄文教基金會、協志高中副校長郭秋時定期舉辦的藝術季、雲林螺陽文教基金會、新港文教基金會積極落實文建會《表演藝術行銷平台專案》計劃,協助藝文活動售票問題、雲門舞集二團在中正大學駐團、孫翠鳳、表演工作坊等,為嘉義文化打下厚實基礎。(註2)

劉榮義教授的論述,使讀者對嘉義(含雲林)的藝術文化、樂教推展有了全盤的瞭解。但人腦究竟非電腦,小小的遺漏是在所難免。筆者願就所知提供補遺,以使「嘉義概論」篇更全面貼近史實。

嘉義音樂前輩奠基者:翁榮茂、張登照

「郷土訪問演奏會」與「震災義捐音樂會」是日治時期台灣二大歷史性的西式音樂會。

1934年,留日音樂家利用暑期返鄉,巡迴郷土各地大小城市演出,宣慰鄉親,演出者都是當時的台灣音樂菁英。翌年(1935)4月21日,新竹、苖栗、台中一帶發生規模罕見的大地震,災情極為慘重,各地紛紛發起震災募款運動。文化界發動在台音樂家(含日本與外籍音樂家)巡迴各地演出,收入作為賑災基金。巡迴演出廣達36城鄉,37場;嘉義、朴子、北港均有演出。參加巡迴演奏音樂會,演奏小提琴的翁榮茂是出身嘉義,留學日本,台灣早期提琴教育重要奠基者之一。

稍晚於翁榮茂,也是出身嘉義,留學日本的張登照,是終戰後重要的絃樂教育家,除精擅小提琴與中提琴,也兼擅大提琴。由於教學聲譽卓著,人緣又好,但身材矮小,在音樂界得「矮仔張」的親䁥綽號。他在台北與家鄕嘉義兩地皆努力培育弦樂人才,功不可沒。

「樂府」推展雲嘉地區樂教活動

功不唐捐,基於歷史意義,筆者也要略述所創立主持的「樂府音樂社」(「府音樂事業有限公司」之簡稱)在雲嘉地區推展樂敎的貢獻。

「樂府」推展樂教工作是全面性的,不只在大都市,也在小鄉鎮舉辦藝文活動。

「英國水上芭蕾舞」在斗六演出

1985年,「英國水上芭蕾舞團」來台,這是台灣有史以來首次水上芭蕾舞蹈的演出。「樂府」安排此一著名的水上芭蕾舞團到當時被視為偏鄕小鎮的斗六,參加由雲林縣主辦的「民國74年台灣省分齡游泳賽」的「雲林之夜」義務(不接受酬勞)公演,使雲嘉地區民衆,不落在大都會區之後,有機會免費欣賞到國際高水準的水上芭蕾舞。


「樂府」也獲得雲林縣政府頒發感謝公文與感謝紀念盾牌。圖/陳義雄提供

「樂府」率先在嘉義舉辦國際名家音樂會

在嘉義市文化中心演藝廳未建立落成啟用前的時代,罕有國際名家來到嘉義演出,只有「樂府」率先獨家邀請了許多國際著名音樂家在嘉義舉辦音樂會,例如:小提琴家李瑄教授博士學位的指導老師大衞德維琪(Robert Davidovici)、第一位榮獲世所矚目的Leventritt大奬(註3)亞洲音樂家,韓國「國寶鋼琴家」韓東一(Tong-Il Han)、受到許多20世紀作曲大師題獻小提琴樂曲,委託世界首演的小提琴家柯畢雅卡(Daniel Kobialka)、當代樂壇法國號翹楚卡札列(Andre Cazalet)⋯⋯。音樂會大多在嘉義女中中正堂演出,免費招待嘉義地區民眾聆賞。這些在雲嘉地區長年難得一聆的美好音樂會,場場爆滿,滋潤慰藉了愛樂者枯竭的心靈!

安瑞・卡札列  法國號室內樂演奏會 ANDRE  CAZALET  Musique  de  Chambre

一場歷史性重要音樂會,往往對音樂藝術的發揚與樂教發展,產生深遠重大的影響。1955年6月1日,美國「空中交響樂團」(Symphony of the Air)在美國國務院國際文化交流計劃項下,派遣來台演出。此為台灣史上首次世界頂級交響樂團的演出,對其後台灣的音樂發展,產生極重大深遠的影響。(註4)       

在「樂府音樂社」策劃製作下,當代法國號巨擘安瑞・卡札列于1992年12月訪台,自4日起巡迴台北市社教館、中壢藝術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廰演出,並且也應邀參加「民國81年嘉義市秋季文藝季」演出。

因為當時嘉義市文化中心的演藝廳尚未建立,所以這場12月7日晚7時30分舉行的音樂會,就在「嘉義市勞工育樂中心」舉行。

這是台灣史上第一場以法國號(French Horn)為主的室內樂(Musique de Chambre)演出,曲目有法國號獨奏曲二首:丹基(Franz Danzi , 1763-1826)的《降E大調奏鳴曲》和法國作曲家浦蘭奈爾(Robert Planel , 1869-1947)的《譚詩曲(Legende)》、一首改編自貝多芬為「雙法國號和絃樂四重奏」所譜寫的《六重奏曲》(SEXTET for 2 Horns &  String quartet -op . 81b)為《雙法國號與鋼琴三重奏》(TRIO FOR 2 HORNS & PIANO)的樂曲,以及布拉姆斯的傳世經典名曲《鋼琴、小提琴與法國號三重奏》(TRIO FOR PIANO , VIOLIN &  HORN - op . 40) 。

當代樂壇法國號翹楚安瑞・卡札列


安瑞・卡札列為當代樂壇罕得的傑出法國號獨奏家與室內樂演奏家​。圖為 安瑞·卡札列-法國號室內樂演奏會節目單(小册)。圖/陳義雄提供

1955年出生於法國寶市(Pau),五歲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在巴黎音樂學院求學期間,獲昔曰有「法國號王子」之稱的大師喬治・巴伯鐸(Georges  Barbotau)賞識而悉心教導,為其入室弟子,獲二項第一奬(2  Premiers  Prix)畢業。

安瑞・卡札列曾任由法國文化部支持,大指揮家彼耶・布列茲所領導,享譽國際的「現代室內樂團」之獨奏家(Soliste de  l’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de  Pierre  Boulez)。1980年起擔任巴聯波英(Daniel Barenboim)所指揮的巴黎管弦樂團(Orchestre de Paris)之法國號首席兼獨奏家。1985年以最年輕之年齡,應聘為巴黎音樂學院教授。

安瑞・卡札列為當代樂壇罕得的傑出法國號獨奏家與室內樂演奏家,經常與巴聯波英、波米葉(Jean-Bernard Pommier)、拉蓓格姐妹(Katia  et  Marielle  Labeque)、波爾塔(Michel  Porta)、布爾固(Maurice Bourgue)、塔利希四重奏團(Quator Talich)⋯等著名指揮家、獨奏家以及室內樂團,在歐美、日本各地同台演奏協奏曲、獨奏曲以及室內樂。

安瑞・卡札列的演奏曲目,涵蓋了18世紀以迄當代的音樂作品,並和新一輩的作曲家進行研究的工作。他也錄製了為數不少的唱片,並且經常録音、錄影,為歐洲各主要電台廣播網和電視網的常客,美妙樂韻遍及世界各個角落,聲名遠播。樂評家讃美他是「⋯一位超群拔萃的法國號巨匠」(“est un superbe virtuose di Cor”——MONDE DE  LA MUSIQUE)「在其同輩中,肯定是位最佳法國號演奏家」(“Andre Cazalet est certainement le meilleur de sa generation”——HARMONIE)。

這首即將由國際樂壇巨擘安瑞・卡札列擔綱主導演出的布拉姆斯之三重奏不朽名曲,是台灣史上首次演出,特別引人矚目與期待;與卡札列搭配合奏的理想人選,頗費思量!幾經商討,決議邀請演奏室內樂經驗豐富的演奏家同台共演:

小提琴/蕭敦化

幼由陳義雄啟蒙習樂,後師事黃景鐘、陳秋盛與馬熙程教授,並因表現優異,獲「樂府音樂社」甄選,接受該社邀請來台演奏的多位國際小提琴名家之指導。

1978年畢業於文化大學音樂系,獲「華岡協奏曲比賽」冠軍,獲選為樂壇新秀,並應邀於警察廣播電台演奏,全國廣播。同年任職台北市交響樂團,為第二小提琴部首席(Principal Second Violinist)。

1983年,馬偕紀念醫院音樂廳落成,應邀在音樂會中獨奏小提琴,精彩演奏獲得讚賞。之後,應創立不久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之聘,借重其經驗,任該院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部首席(1983-85),並參與該校「弦樂四重奏之夜」演出。

1986年,應邀參加前李登輝總統所創設的「台北市音樂舞蹈藝術季」演出,在「四重奏之夜」與「國人四重奏作品」節目中演奏。

蕭敦化也是卓越的提琴教師,其門生(如:張景婷、張涵昀、林怡均、陳怡茹、黃佳頎、黃韻怡⋯)二十多名在比賽中皆名列前茅,贏得冠、亞、季、殿軍席位,皆活躍於國內外樂壇;任職於台北市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英國倫敦愛樂交響樂團、德國慕尼黑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以及任教於音樂班與大學音樂系,擔任系主任職位。

蕭敦化優異教學亦列名於台灣音樂百科辭書之《提琴教育總論》文。

鋼琴/陳秀嫻

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在校期間曾多次膺選出國訪問,鋼琴獨奏演出。畢業後進入台北市交響樂團,擔任樂團鍵盤樂器與歌劇鋼琴伴奏,排練「阿依達」、「弄臣」、「吟遊詩人」、「托斯卡」、「蝴蝶夫人」⋯等名歌劇,以及屈文中的「西廂記」等國人歌劇作品,並多次與國內外聲樂、器樂家合作演出,深獲好評。

1990年赴法國L’Ecole Nationale de Musique de France隨Jean-Jacques WERNER學習指揮,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egion de Arielle-Malmaison師事Francine AUBIN習室內樂、Mme PONDEPAYER學習伴奏,獲高級文憑。

改編自貝多芬的六重奏之「雙法國號與鋼琴」樂曲的另一法國號則由卡札列的學生黃義敦(註5)演奏,師徒搭檔同台演出。

這場音樂會因爲報刋、雜誌媒體有大篇幅的報導介紹,因此未演先轟動。文化中心賴萬鎮主任更是極為重視,親自參與籌備、宣傳的事務,並決定音樂會全程做當時尙屬稀罕未普及的錄影,使這場演出成了嘉義地區的熱門音樂盛會,全場為之爆滿,前後台都擠滿了索求演奏家簽名、拍照留念的聽眾。

催生「嘉義市國際管樂節」

 一位地方上的資深音樂教師對筆者說:「這是嘉義前所未有的音樂會盛況,嘉義人第一次感受到像法國號這種較為冷門的管樂器,也能夠吹奏出如此溫暖,令人銘感的音樂。」

嘉義本來就有學習、吹奏管樂器的風氣,這場成功的以管樂器「法國號」為主的室內樂音樂會,無疑的堅定強化了賴萬鎮主任推動發展管樂的信念;音樂會後數月,嘉義市文化中心宣布於1993年籌辦「第一屆嘉義市國際管樂節」。

嘉義文化中心頒發感謝狀

在所謂的「嘉義是文化沙漠」的時代,只有「樂府音樂社」不計實質的回報,獨家安排世界樂壇名家來嘉義演出,豐富了嘉義巿民的文化藝術生活,提升生活品質,助益雲嘉地區的文化樂教推展。

因此,民國81年12月,嘉義市文化中心特頒贈「樂府」感謝狀,曰:

「嘉義市文藝活動,推展基層文化建設,提昇市民生活素質,熱忱可佩,特此申謝。」

註解

註1. 參閲本專欄「善友管絃樂團崛起,台灣弦樂故郷——台南」文。
註2. 摘引自「謬思客古典樂刋」42期《嘉義概論》鄭雅憶文。
註3. 昔日代表美國最高獎賞,世界最權威的音樂大賽之一;小提琴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鋼琴家伊斯託敏(Eugene Istomin)⋯皆為此賽大獎得主。
註4. 參閲本專欄《空中交響樂團臨台獻演》文。

註5. 民國50年生,嘉義人,六歲由陳義雄老師啟蒙學習音樂。
民國65年獲台灣區音樂比賽小喇叭獨奏冠軍。
民國66年獲功學社音樂獎學金考入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修法國號,師事李子敬、莊思遠。
民國68年11月舉行國內首次法國號獨奏會。此後應台大愛樂社、文化大學音樂系音樂週、實踐家專音樂週及淡江大學音樂潮之邀請,至各校演奏。
民國69、71年兩度贏得藝專協奏曲比賽管樂組第一名。
民國71年5月應台灣省交響樂團(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之邀,擔任客席法國號獨奏,演出六場。6月以管樂組第一名畢業。6月28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法國號協奏曲之夜」演奏會。
民國73年考取法國奬學金赴巴黎,隨國寶級教授Georges Barboteau學習。74年6月獲巴黎師範音樂院六級演奏文憑。
民國75年12月25日於台北市社教館舉行「法國號之震撼」獨奏會。
民國76年一月代表參加德國「日耳曼國際法國號音樂營」,演出老師喬治·巴勃鐸作品「詩曲」。六月參加法國Mulin音樂節演出。
民國77年5月獲法國國立Rucil Nalmaison音樂院演奏文憑。
民國78年9月與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法國號首席Michel Cantin在台北、台中市、高雄市聯合演奏三場。
民國80年9月返國,12月及81年1月,與台中節慶管絃樂團及台北青年管絃樂團演出聖桑之小協奏曲。3~4月巡迴各縣市文化中心演出。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