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因他們走在第一線,後方才有美好腳跡可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因他們走在第一線,後方才有美好腳跡可跟

 2021-10-03 09:30
台灣醫界百人傳續集所介紹的對象更廣闊,不僅有醫生,也有護理師、藥師,甚至是醫療行政工作者等,這可說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許鴻源夫婦(右上)、鄧水造(右中)、鄧哲明(右下)。圖/民報合成
台灣醫界百人傳續集所介紹的對象更廣闊,不僅有醫生,也有護理師、藥師,甚至是醫療行政工作者等,這可說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許鴻源夫婦(右上)、鄧水造(右中)、鄧哲明(右下)。圖/民報合成

陳永興醫師是我認識的醫界朋友當中,最會也是最用心筆耕的一位醫生,實在很不簡單。才在今年2月28日參加他出版第一本《台灣醫界物百人傳》,事隔僅半年,他又出版這本續集,且此續集所介紹的對象更廣闊,不僅有醫生,也有護理師、藥師,甚至是醫療行政工作者等,這可說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因為一般人每談到醫療服務工作,都會將焦點放在醫生身上,陳醫師的這本續集可說是打破了這種長久以來的狹隘思維。就像在這本書中他特別介紹一位從台大商學系畢業的張錦文先生,他就是前馬偕醫院院長羅慧夫培育出來,在1963年送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進修醫院管理,回來後成為咱台灣頭號的醫院管理大師,也是策劃成立長庚醫院的主要人物。一般人很少注意的事,也是我常說的:好的行政工作,是完成要推動工作的主要力量。我在教會推動這種觀念,一直很不順,很令我感到挫折。其實一間教會的幹事若是行政能力強,對一間教會推動工作之幫助,常常是超過一個行政工作很差的傳道者。醫療工作也是這樣,好的醫師之行政助理,對醫生的醫療服務工作幫助上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門諾醫院院長高明仁博士也是個例子。因為有他,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醫師就專心投入在醫療服務上,貢獻更大。

陳醫師在這本續集中,共計介紹了一百二十位人物,而最特別的地方是將這些人分成六大類別來介紹,包括有「醫療傳道和人道醫療」,在這部分裡,除了醫生外,也有的是護理師,也有是醫師也同時是牧師的。而在介紹「醫學教育和研究」的部分,他特別提起在藥學上窮盡一生力量到去世之日的鄧哲明教授;他原本因為身體本身有障礙,父母想說他將來可以開間藥房維持生活。而更特別的是這本書中,陳醫師不但介紹了鄧哲明教授,也同實在「基層醫療和社會公益」這裡,介紹了鄧教授的父親鄧水造醫師。其實從鄧哲明教授的成長過程中,可清楚看出他確實是深受父親鄧水造醫師在關心貧困者就醫的影響甚大。也從這本書中的「醫師從政與社會運動」單元,可看到許多醫生就是從救人到救國的信念,自日本時代就已經開始,直到國民黨來統治咱台灣都沒有停止過的,有許多醫生積極地將自己所有能力投入在社會運動中,他們並不因為被國民黨抄家而懼怕,這點才是令我們感佩之處。在這本書最後一章「醫學人文和藝術」中,陳醫師介紹我們認識好幾位醫生都是身上有很特別的天賦,不但會音樂、美術、攝影。而其中做最令我感佩的,就是藥師許鴻源博士,他夫婦都是從日本攻讀藥學回來,然後因為親身經歷漢藥的療效,往後許博士投入一生時間研究怎樣將漢藥西方科學化,進而創辦「順天堂」製藥公司。不但這樣,他夫婦也從資助鼓勵本土美術家開始,進而學習欣賞繪畫藝術的美,並開始大量收藏咱台灣畫家作品,他們會這樣做,主要是要替咱台灣保存本土藝術家的作品,但重要的並不是藏富於己,而是發誓等到時機成熟時,就會全部捐贈出來。果然,他的兒女依照許鴻源博士夫婦的遺願,在2019年和文化部談好,將父母所收藏的全部六百七十一幅可說是「國寶級」的畫,毫無保留地全部都捐贈回來,連美術家李梅樹先生為他們父母許鴻源夫婦的畫像都捐出來,不但這樣,李梅樹先生第一次畫了之後,認為不滿意,又重畫了一次。但在這次的捐增中,李梅樹先生的兒子看見,也將原先畫的那幅跟著捐出來,真是令人感動。

這種對故鄉的愛,不僅是在陳永興醫師所寫第一集書中看見,更在這「續集」中看到更多在臨床醫療、醫學研究、藥學、護理,以及人文、人道等各方面都有值得我們感念、學習的對象。我們可以這樣說,他們走在前面第一線,才讓我們這一代可以安心地在後面跟著他們美好的腳跡追尋。

※本文轉載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