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屬於烏克蘭領土的克里米亞,併入俄國領土,在國際社會激起一片騷動與不安;對台灣影響,意義重大也呈現出見微知著警訊。俄國出兵克里米亞之出師檄文,指稱為了保護俄語族群與俄國公民;同理舉證,未來台灣一旦與中國簽定服貿、貨貿協定,開放門戶讓中國投資者進入台灣投資,屆時,如果台灣發起「排中運動」,中國就能循克里米亞模式,出兵台灣,藉以保護中國公民。
另一方面,克里米亞事件展現出另一層面進步性,人民可以藉由公投來決定是否脫離(擬似的)宗主國,建立一個獨立新國家。這是中國政權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所引以憂慮、恐懼的「克里米亞效應」。
4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引述《新蘇黎世日報》的報導指出,由於中國面臨新疆、西藏、香港及台灣等一系列難題,因此中國並沒有承認克里米亞的「獨立公投」。北京也相當程度認為,與莫斯科維持友誼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尤其當中國與美國產生衝突時候。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強權,在克里米問題,始終聯結一體,如膠似漆;當3月初美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推動克里米亞公投獨立無效的議案,中國做為5個常任理事國的一員,投下棄權票,加上俄國發動否決權,結果讓美國議案當場夭折。
美國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本月3日也在眾議會聽證會上,對中國提出警告:「勿效法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的行動,企圖併吞台灣或其他亞洲國家,否則美方可能會採取報復行動。」另外,美國國防部長黑格爾(Chuck Hagel),也在4日美日防禦聯盟,拜會日本行程中發表類似看法。黑格爾說,可以預測發現,俄國併吞克里米亞事件,在亞洲國家引發相當程度的危機意識共鳴,其背後意涵暗指中國近來在東海、南海的武力擴張行動。他也說,一國試圖訴諸武力,威脅另一國家領土的完整性,將在國際社會被記上一筆。
克里米亞事件俄國採取的「保護公民」出兵模式,中國早就行之多年,拿來對抗自治區內的新疆與西藏。新疆本是維吾爾族的固有領土,中國為了稀釋該族群的影響力,鼓勵漢人大舉移民新疆,於是造成為數不少的區內城市,漢人比例達到50%,60%,甚至高達90%。一旦發生暴動示威,流血鎮壓就隨之抵達。西藏的情形亦彷彿相似,中國一方面鼓勵漢族移民,另一方面在藏族之間另立宗教精神喇嘛,讓人民內部自行生出矛盾。這是就中國政權的治理模式,愛之,則藉保護之名出兵;惡之,亦藉民族利益危害者之名,出兵鎮之暴之,務將斬草除盡。俄國、中國等兩強權,皆精研此術,所以克里米亞事件上,中俄雞兔同籠,未對俄國發出批評。
不過,在克里米亞事件上,中國狹隘式民族主義的統治階層所引以為憂的是,人民可以藉由公投來決定是否獨立於脫離宗主國,另行建立一個新國家的「克里米亞效應」,所以中國在外交立場上,到現在還不承認克里米亞式的「獨立公投」。中國政權慣常四處狩獵,開疆擴土,斷不許到手之肉食遭取走,此所以中國一直與新疆、西藏及香港等自治區內的人民,時有衝突,難以和睦。同樣的,中國透過新華社的附屬報紙環球時報指稱,服貿協定議題:「台灣開闢64個行業別讓大陸人士投資,而大陸則開闢了80個,現實上,這是貿易不平等條款」,換言之,這是對台灣讓利、讓步的善意做為,還是中國別有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