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包括養殖和捕撈)對全球糧食、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海洋吸收約30%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持續做出重大貢獻。然而魚類資源雖然可再生,卻非無限,由於人為因素現今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漁場被過度捕撈,加以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洋熱浪、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珊瑚死亡和冰層消失,都將對海洋魚類生存造成嚴重威脅,也給漁業管理帶來新的難題。
全球約20%漁獲係來自非法捕撈,以目前的漁業管理不足以扭轉全球海洋因過度漁撈而導致魚類種群資源的下降趨勢。為此世界貿易組織(WTO)除積極尋求取消有害漁業補貼外,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推動《 港口國措施協定》(PSMA)目前簽署的有69個成員(中國尚未簽署)。另,印尼和秘魯透過全球漁業觀察(Global Fishing Watch,GFW)的資料和分析,可以對非法漁船做有效的監控,巴西、巴拿馬、智利、厄瓜多及哥斯大黎等國也陸續與GFW簽定數據共享協議,兩者若能結合起來,非法船隻將無處遁形,有助於全球有效管理海洋魚類資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最新公布「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有7個國家與地區涉及非法漁業(IUU),台灣亦列名其中,身為重要的捕魚國家,為免影響我國漁產品外銷及國際形象,政府除應落實執法外,也應加入與全球漁業觀察合作。
把海洋建設成獲取蛋白質的「藍色糧倉」
而水產養殖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食物來源,很快就會超過野生魚類捕撈量(到 2030 年62% 的海產將來自水產養殖)。目前大約 60% 的水產養殖仍然在岸上進行。面對陸地遭到天災及人為嚴重破壞,耕地及淡水短缺,糧食短缺已成為全球公認未來人類的重大危機,把海洋建設成人類獲取優質蛋白質的龐大「藍色糧倉」,為人類提供足夠清潔的環境和優質的海產品,減輕對枯竭野生種群的壓力並減少碳足跡、淡水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每生產一公斤食用魚只排放 2.2 公斤二氧化碳,低於陸地飼養動物的一半),將成為未來海洋開發的焦點,美國政府正計畫放寬對專屬經濟海域進行海洋養殖的限制。
用負責任生產的食物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是未來農漁業發展的趨勢。而新型態的海洋養殖(Open ocean aquaculture),考慮土地和淡水資源利用的限制以及可避免破壞沿海生態系統,為提高海洋生產力的一種方法,前景看好(專家預估未來十年全球在該產業投資金額高達 3000 億美元),雖然還有待改善之處(如海蝨爆發,養殖魚逃逸,投資成本高等),可以透過事先完整規畫(包括水文、海象、野生動物調查,劃定適合養殖海域,制定完善的遊戲規則,禁止使用基改魚類,研發先進的綠能智慧養殖技術及設施等),讓海洋養殖成為提供人類糧食及適應極端氣候的友好型生產模式。
挪威為世界上最大的養殖鮭魚生產國,目前約有一半的養殖鮭魚來自挪威,大約有 4,000 個離岸養殖箱網,年產量超過 120 萬噸,出口額超過 1070 億挪威克朗。該國養殖著重在以安全、可控和可持續的方式生產鮭魚( 近99%的挪威鮭魚三是在完全沒有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生產的),並遵守嚴格的規定(海上箱網養魚中放養密度須遵守2.5% 的魚與 97.5% 的水的比例),目前政府正在制定新的水產養殖戰略,積極推動浮動封閉式安全箱網設施,解決魚蝨、逃逸和高死亡率並使用更多再生能源及環境友好的運輸及開發替代進口黃豆、油菜籽的新型飼料原料(如昆蟲、酵母和細菌衍生的產品)。
中國大陸為養活14億人口也把目光朝向海洋。為打造「海上糧倉」,實現海洋強國戰略,助力一帶一路,除了積極推動海洋牧場外,還建造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養殖設施—「深藍1號」水下箱網(後續還有深藍2號容量擴3倍,能養殖鮭魚(三文魚)100萬尾,採無人值守完全智慧化管理,產值超過3億元),總投資1.15億元。經多年努力,於近期開始收成,為全球首次在溫暖海域養殖鮭魚成功案例,也成功將水產養殖從陸上及沿岸推向更遠更廣的深遠海,渴望成為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現正積極建構「陸基產業園區+深遠海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發展新模式,遠景可期。
臺灣仍然以陸上魚塭養殖為主,近期政府公佈的「養殖漁業白皮書」,預計四年投入87.3億元,所列要積極推動的六大措施並未明列推動海洋養殖,有必要提高政府和民眾對海洋及漁業的認知,並實施問責制。而台灣陸上耕地面積有限,且天然災害頻發,為建立有彈性和可持續的糧食系統,確保糧食安全並促進水產養殖轉型升級,蔡政府應重新調整糧安發展策略,將建設「藍色糧倉」列入國家糧食政策並開始行動,畢竟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
臺灣仍然以陸上魚塭養殖為主,而台灣陸上耕地面積有限,且天然災害頻發,為建立有彈性和可持續的糧食系統,確保糧食安全並促進水產養殖轉型升級,蔡政府應重新調整糧安發展策略,將建設「藍色糧倉」。示意圖/彌陀區漁會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