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週二公佈後,由於台灣實質掌控的南沙太平島(Itu Aba,即Taiping island),遭矮化為礁岩(rock),結果反而更加堅定以「台灣主權」國家向國際發聲的決心。《紐約時報》7月13日報導指出,南海主權爭議的參賽者裡面,台灣每每遭受忽略;台灣強調「多邊協商」的聲音,也經常被擁有海權野心的大膽聲索國北京所淹沒,這個共黨政權,向來在國際間扮演「遏阻」台灣發聲的強權角色。台灣此度在南海主權仲裁,遭到美日Vs.北京的南海角力戰,無辜被其流彈波及,此為弱國所面臨的「本質性悲哀」(譯註:然而,台灣也不會如此之Low,會站到一再欺侮台灣的中共霸凌者一方,轉而與美日陣營決裂。)
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廣泛推翻中國在南海「戰略水域」的歷史主權說;反倒讓台灣有機會站出來,表達「台灣不同於中國」的海域主權立場。台灣藉由南沙太平島事件,告訴國際社會,南海主權的博奕戰場,R.O.C是其中的「利害關係人」。仲裁結果公布的隔天(7月13日),台灣隨即派遣康定級巡防艦〔La Fayette-Class frigate,為拉法葉級巡防艦的改良版)迪化號,巡弋南海,並宣誓捍衛台灣主權決心。
巡弋前夕,總統蔡英文前往高雄海軍基地發表談話,希望海軍官兵「展現台灣人民捍衛國家利益決心」;這項南海巡弋任務,是海軍的預定行程;卻因南海仲裁作出不利太平島,由島嶼(island)變成礁岩(rock)的地位矮化判定,導致康定級巡防艦,比預定行程早1天出發巡航。
海牙國際法庭7月12日公布裁決結果的第一時間,蔡英文總統隨即發表談話,表達其「嚴重損害台灣在南海海域權利」的立場。 海牙法庭認為,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其它南沙群島,都不是島,其判定準則,係認為這些地方,無法獨立構築人類社區(或從事經濟活動),除非有外來資源運補協助。
台灣方面則抗議這並非事實;作為南沙群島第一大島嶼的太平島,土地面積達45公頃(0.51平方公里),遠比獨立國度梵蒂岡的0.44平方公里來得大。島上目前有上百名駐軍,有淡水資源、宜於耕作,並可飼養家畜。台灣早在1956年,就已實質控制太平島。太平島由島嶼(island)變成礁岩(rock)的地位貶抑,導致附近的水域主權,由200海浬專屬經濟海域(EEZ),縮減為12海浬(mile,1浬約等於1.67公里),導致台灣漁權可能受到一定程度損害。
其二、海牙仲裁案也引發台灣另一把怒火,台灣外交部抗議其承審期間,台灣並沒有受邀參與意見表達。《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7月13日報導指出,台灣只能透過國際法學會,用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形式發表,關於太平島主張的書面簡報。其三、《紐約時報》指出,台灣外交部也抗議,仲裁書多次提及台灣時,係用「中國所屬的台灣當局」(Taiwan Authority of China.),有辱台灣國格;海牙法庭起碼應該採用R.O.C縮寫,來代表台灣。
台灣對海牙法庭發出的「國格受損」抨擊,對北京是無動於衷的,因為這位鄰居,早就千方百計,意圖弱化「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或參與空間),因為國際能見度,將助長「台灣主權」地位提昇,等於是讓蔡英文的領導地位,在台灣內部得到進一步鞏固。
助長蔡英文這位對北京抱持「警戒心」的敵人氣勢,對北京而言,形同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對中共政權而言,斷然不可為。不過,北京對於台灣,向海牙法庭的判定,表達「完全不能接受」抗議立場,則相當樂見。《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甚至公開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中共官媒也持續播放蔡英文對於巡防艦巡弋南海前夕,所發表的談話;這對於過去一再批評蔡英文不接受「一中」政策的中共官方,以及官媒而言,是相當不尋常舉動。《紐約時報》指出,北京放送台灣不滿南海仲裁的動態,係別有居心;北京想要傳達的訊息是,台灣與中國大陸同屬「一中」,而且要結合起來,一致拒絕海牙「南海仲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