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疼台惜鄉、愛人如己的臺南韓石泉博士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疼台惜鄉、愛人如己的臺南韓石泉博士

 2015-02-17 19:58
     一生待人和藹可親的韓石泉博士。
簡介:

韓石泉先生出生於1897年10月27日,十四歲自台南第一公學校、二十一歲時自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1935年留學日本,入熊本醫科大學進行內科學及生化學研究。青年時代,主張台灣人的自治權而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並參加台灣議會請願運動。

曾當選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曾擔任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私立光華女中校長及董事長、台南市第二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台灣銀行監察人、台灣痲瘋救濟協會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董事長等。

韓石泉先生出生於1897年10月27日(農曆10月2日),十四歲自台南第一公學校(後之台南師院附小,現為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小)、二十一歲時自台灣總督府醫學校(1918年,第17屆,為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註1)。1935年留學日本,入熊本醫科大學進行內科學及生化學研究,於1940年以<脾臟燐脂質之研究>論文榮獲醫學博士學位。青年時代,為台灣人的尊嚴,他盡心且全力投入社會公義活動以反對日本殖民統治,主張台灣人的自治權而加入「台灣文化協會」,並參加台灣議會請願運動。1923年12月16日警察在全島大檢舉,台灣議會期成同盟運動同志有十八人被審問、拘留、送監。當年他剛滿二十六歲(為受捕志士中第二年輕者),被遣送到台北監獄坐監二個半月。當時海內外人士都表示關懷,紛紛質疑「書生論政有罪嗎」?韓石泉先生一審被判罰金,最後第三審被判「無罪」(註2),此為有名的「治警(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

1928年三月他在台南市創設韓內科醫院(註3),每日門診百餘人,中餐常在二、三點之後。此外,他需經常到病人家裡「往診」,而且連三更半夜也常常有人敲門急診。而診療之外,他更常走出醫院診察室到街頭和民眾做伙,以演劇、演講向日本殖民政體抗爭。他的講題有「專制政治下的台灣」、「解放運動的路」、「台灣社會改造觀」、「時代錯誤與殖民政策」、「治台政策與台灣議會」、「對于台南市政的批評」、「健全的社會與家庭」、「台灣學制的改革」以及「醫學上理想的文化生活」等,他無懼於權勢者的淫威,其題目以敢言、敏感著稱(註4)。他曾擔任「台灣民眾黨」中央委員,和王受祿醫師先後擔任台南支部主幹。這期間以及其前後時期,他一有機會就在街頭及室內之會場或劇場,向相當多數的台南市民宣揚台灣文化之向上及台人自治權之爭取。

二戰後之1946年,韓石泉當選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曾於第二次大會提出「非依法不能攜帶槍械案」,第八次大會時提出「嚴格取締選舉舞弊案」,惜皆未獲執政當局重視(註5)。「二二八事件」時,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台南市分會主任委員」,提出「愛與非暴力」四大和平處理原則—「不擴大、不流血、不否認現有行政機構、政治問題用政治方法解決」。韓石泉先生以其政治經驗與智慧和執政者、軍警與激進民眾等溝通、談判、周旋,終使台南市得以避免重大的傷亡。他冒著生命危險擔任和平使者,宛如1895年日本大軍包圍府城台南時,駐台南英國宣教師巴克禮牧師(註6)和宋忠堅牧師立下的功績—冒險和日本軍交涉,使台南免於被毀滅及市民流血。

韓石泉先生於1961年10月10日在台南市政府主辦的紀念會上,發表「國內外情勢和我們的覺悟」公開演講,對當時即已呈現腐化的政治、社會實況提出大膽的批判與建言,卻遭到執政當局的不滿(註7)。其後不久,完全退出政治活動,專心於醫療、教育及慈善事業。而在此之前,他即已不再參與國民黨黨務活動,實質上形同退黨。除已述者之外,他也曾擔任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私立光華女中校長及董事長、台南市第二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台灣銀行監察人、台灣痲瘋救濟協會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董事長、台南基督醫療團委員、台南救濟院董事、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台南市支會會長、長榮大學籌備會常務董事、台南基督教青年會(Y.M.C.A.)籌備委員等多項要職。其著作包括〈十三年來我的醫生生活〉(日文)、《由死滅到新生》(日文)、《六十回憶》及《診療隨想》等書。

韓石泉博士於1963年6月30日因腦溢血辭世,享年六十六歲。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終其一生本著基督的博愛精神,以醫學服務人群,愛人如己。他在《六十回憶》結尾的書末,曾述及如下之心願:「尤期望於後代者,不在其蓄積財富,不在其享受厚祿,僅望其能在學術、靈性、道德上,有相當高尚之成就,藉以貢獻人群,完成余未了心願而已。」(註8)

[註1]皆指實足年齡(以下同),入學時為九歲;之前六歲時,即曾接受私塾蔡師的開筆之訓。1913年十六歲時,考取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公費生,1918以第一名成績自醫學校畢業。

[註2]在第二次公判時,即被判決有罪「禁錮」者,有蔣渭水、蔡培火、蔡惠如、林呈祿、石煥長、陳逢源、林幼春、王敏川等八人,而韓石泉等四人則被判無罪,其他六人「罰金百圓」(參見[註8]之17,p.154-156)。

[註3]根據韓石泉自撰之《診療隨想》([註8]之5,p.47個人醫歷),記有其「創立韓內科醫院」之日期為「民國17年三月」,還在括號內附記為「昭和三年」,故1928年應屬正確;另一說法認係1929年3月11日,其依據為1929年3月3日《台灣民報》第250號之「韓內科開業」的消息([註8]之2),但此日期亦可解釋為正式的開業登廣告之時,而前者則係非正式的「創業」,故創業的最早年代,仍可看作是1928年。

[註4]從這些講題,即可看出韓石泉一生追求公義、不畏掌權者的風骨。可惜這些演講內容至今尚不可考,否則即使放諸今日的台灣,應仍有值得從中汲取啟示之處。

[註5]韓參議員在當時為台南市唯一的全台最高民意機關代表,任期達五年七個月,任內盡心盡力、認真負責問政,其提案涵蓋醫藥衛生、教育、經濟、交通(含鐵路、公路、港口等建設)、水利、勞工生活、二戰後重建、縣市長民選、選舉制度、二二八之善後等等,極為多元、廣泛,閱之令人感動,感佩其為台灣最初之民主開創期所做出的貢獻(參閱[註8]之40及41,有第一手寶貴資料)。

[註6]:巴克禮(Thomas Barcley, 1849~1935)英國蘇格蘭人,16歲立誓傳教。1875(26歲)6月來台,先在打狗(今高雄市)跟隨李庥(Huge Richie)牧師學習,1876年轉至台南設教。他是台南神學院(前身)的創辦者,推行以羅馬拼音寫出台灣白話,並以此譯出聖經;又首創此種白話字印字館,發行《台灣府城教會報》(今之《台灣教會公報》前身)。1895年日軍三面進逼台南府城,他與宋忠堅牧師代表台南紳民出城與日軍交涉,終使台南民眾免於陷入戰亂、流血之浩劫。1936年病逝,享年87歲(參考吳密察監修之《台灣史小事典》)。為紀念他對台灣的功績,台南市設有「巴克禮紀念公園」。

[註7]參閱[註8]之17(p.399-406),第五十章 雙十演說 告別政事。對這場演講,著名台灣文史作家莊永明先生評為:「擲地有聲」、「向國民黨潑下冷水」、「深得台南市傳統反不良體制抗議精神的傳承,實為多年後『黨外』爭人權、爭平等的建設性言論先聲。」

[註8]最新版延伸閱讀目錄(2015.3.3.):

1.  道理庵(當房盛吉):プ口ペラの響 韓石泉君。新嘉坡:週刊南洋及日本人No.247,p.21-22,1924.3.20.。(參閱本目錄之38-15.「整整六十年前失,而復得的一件『家寶』」一文)。

2. 「韓內科醫院開業,在共和醫院對面」,台灣民報第250號,1929.3.3.

3. 韓石泉,《由死滅到新生》(日文)。台南:自費出版,1930年。

4.  韓石泉,《六十回憶》(第一版)。台南:自費出版,1956年。

5. 韓石泉,《診療隨想》。台南:自費出版,1962年。

6. 編輯委員會(林占鰲主編),《韓石泉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專輯》。台南:自費出版,1966年。

7. 李筱峰:徘迴在診療室與街頭的醫師―韓石泉《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p.133-147)。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8.  Susan Shwu-Jen Huang(韓淑真)譯,“Sixty Year Memoir”,2nd ed. (《六十回憶》節譯本)。台南:自費出版,1991年。

9.  孫祖怡:韓石泉醫師傳,青杏雜誌第64期。台北:台大醫學院,1991年元月號。

10.  莊永明:堅持做“自由人”的民運名醫 韓石泉。 People國際中文版第四號(p.140-145),April,1993年。

11.  林柏維:大丈夫不為良相為良醫―韓石泉忘為子孫謀。醫望雜誌第3期(HOPE,p.29-33),1994年8月號。

12.  莊永明等企劃撰文,《島國顯影》第四輯(p.12-41,韓石泉 不為良相 當為良醫)。台北:創意力文化,1999。

13.  佛教慈濟基金會,《守護生命的磐石 良醫》(p.28,韓石泉)。大林:大林慈濟醫院啟業紀念,2000年。

14.  洪郁如,《近代台灣女性史》(p.230-231,281,400;日文)。東京:勁草書房,2001年。

15.  林礽乾、莊萬壽、陳憲明、張瑞津、溫振華總編輯:《台灣文化事典》(p.1056-105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4年。

16.  王昭文:韓石泉 博愛又顧家的社會運動家。台南:台灣教會公報2733期,2004.7.12.~18.。

17.  莊永明(韓良俊校讀),《韓石泉醫師的生命故事》。台北:遠流,2005年。

18.  許芳菊:韓良誠與韓良俊 我的父親 愛的典範。天下雜誌(2005年教育特刊 家庭教育 贏的起點)。2005;335:362-364。

19.  陳昭如,《福爾摩沙•愛情書》(p.90-91)。台北:柿子文化,2005年。

20.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p.301)。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

21.  李翠瑩輯:420談韓石泉醫師。台灣日報,2005.4.20.。

22.  陳柔縉,《囍事台灣》(p.37)。台北:東觀國際文化,2007年。

23.  陳昭如:那一年,白色婚紗戰勝鳳冠霞披 白色戀人的忠貞台灣史。張老師月刊354期(p.76-80,06月號),2007年。

24.  韓良誠:先父韓石泉醫師留給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基督教論壇報第2789期,2007.8.7-8.

25.  中村勝洋:日本人恩師に感謝。日本熊本市:熊本日日新聞,2008.4.7.。(參閱本目錄之38-12.,「向日本人恩師感謝…」譯文)。

26.  韓石泉原著、韓良俊編註,《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日文版及台文版預定於2015年分別在日、台兩地出版;英文版已有[註8]之8的節譯本之外,現正在台進行全譯中;另亦有王九逵教授所譯出的「世界語文」版本)。台北:望春風文化,2009年。

27.  高有智、郭石城、謝錦芳:韓石泉 韓良俊 熱血鐵漢醫族。台北:中國時報,2009.04.12。

28.  小田滋著(增補版)《堀内、小田家 三代百年の台湾ー台湾の医事、衛生を軸としてー》(p.147-152,156)。東京:近代文芸社,2010年。

29.  黃秀慧主編,《百年家族影像文化展 台灣一家親》(p.142-143)。台北:二魚文化,2011年。

30.  黃文鍠:韓石泉醫師事蹟 老台南人也首次聽到。台南:自由時報,2011.1.17.

31.  陳永興:韓石泉醫師(1897~1963)-台灣專科醫療先驅者。高雄醫師會誌75。2012;20:封面故事。

32.  何耀坤:比較巴克禮和韓石泉(《二二八事件與和平―台灣近代史中被遺漏的一頁》第二版,p.62-65)。台北:自費出版,2012年。

33.  陳正雄:醫學治病•文化救心―韓石泉。台南都會報。2013;11:52-55。

34.  林一真,《若是石泉伯在這裡》。台南:光華女中團隊,2013年。

35.  修瑞瑩:狂犬病人見水狂抖 這一幕老醫師60年難忘。台南:聯合報,2013.7.29.。

36.  朱真一:停業進修獲頒醫學博士(下):韓石泉博士及討論。成大醫訊。2014;25:46-54。

37. 推薦序:

37-1.楊泮池:樂以醫者為志業(p.xiii)

37-2.賴明詔:推薦《景福兄弟耕心集》序文(p.xvii)

37-3.莊永明:景福兄弟,耕心有成(p.xxi)

37-4.賴其萬:基因、言教、身教:多麼幸運的兄弟醫師教授檔(p.xxv)

37-5.林其和:序(p.xxix)

37-6.顏欽堉:醫心至誠·醫德至俊(p.xxxv)

37-7.謝達斌:序(p.xlvii)

37-8.郭乃文: 以管窺天─旁記韓院長影響世人的儒莊舞墨八十身影(p.xlix)

37-9.張淑霞:活躍的生命實踐者(p.liii)

37-10.黃德成:醫界典範•台灣之光(p.lv)

韓良誠:

37-11.《韓石泉醫師的生命故事》新書發表會致詞─追憶我的父親韓石泉先生(p.195-197)

37-12.石泉廣場啟用典禮致詞(p.207-208)。

37-13.重溫45年前的馬祖生活 (p.281-287)

韓良俊:

37-14.台灣最早的醫學倫理文獻及其在現代口腔醫學方面的適用(p.317-324)。

《景福兄弟耕心集》(上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2014年。

38.                                                  

韓良誠:

38-1.基督教青年會與我─寫在台南YMCA五十週年慶(p.529-533)

38-2.感恩之旅-為90年前在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發生的事件而舉辦(p.639-648)

38-3.感恩之旅(二)(p.649-654)

38-4.堀內次雄前校長銅像之重建(p.659-661)

38-5.生活雜記(p.797-798)

38-6.先父留給我的身教與言教六則─紀念他111歲冥誕並回想其在我人生旅程上的影響─(p.811-816)。

韓良俊:

38-7.ㄧ份六十六年前「台灣民報」的剪報(p.503-504)

38-8.從邱小妹事件談先父的鄰人之愛(p.525-528)

38-9.頭版頭條背後的故事(p.535-538)

38-10.二二八事件與和平─台灣近代史中被遺漏的一頁(p.549-557)

38-11.和平之價值在「二二八史」中的消失與重現─《二二八事件與和平》自序(p.599-601)

38-12.向日本人恩師感謝―因其先人在二次大戰前曾前來熊本研習醫學,臺灣人遺族特來熊本在父親恩師墓前參拜感恩(p.655-656)

38-13.追憶杜聰明博士(p.681-684)

38-14.也談「父親命名背後的謎」(p.725-726)

38-15.整整六十年前失,而復得的一件「家寶」(p.735-742)

38-16.十三年來我的醫生生活(p.745-762)

38-17.關於「朱子治家格言」(p.773)

38-18.親人、家人和往事(p.799-801)

38-19. 1918年的「台灣新流感」實錄(p.821-824)

38-20.65年已過,噩夢依舊─記錄韓家所遭受的二戰禍害兼悼念不幸華年早逝的大姊(p.831-838)

38-21.我有幸得到的「父教」--尊重他人(p.861-862)

38-22.韓良俊、陳美蓉:矢內原忠雄(p.871-877)

38-23.談先父的婚禮革新與學生運動(p.881-882)。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2014年。

39.  蔣謙正:韓石泉傳手稿 家屬捐台文館。台南:中華日報2014.9.21. 

40.  王靜儀等編撰:韓石泉小傳。《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小傳》(p.278-286)。台中:台灣省諮議會,2014年。

41.  韓石泉參議員問政實錄 (上、中、下三鉅冊檔案)。台中:台灣省諮議會,2014年。

42.  韓良俊:台灣史上另一次和平、理性的學生遊行,台大牙友第31卷第1期(p.35)。台北:台灣楓城牙醫學會,2014年12月號。

43.  韓良俊(韓良誠企劃):《二二八事件與和平―台灣近代史中被遺漏的一頁》(第四版)。台北:自費出版,2015年。

44.  韓良俊:台灣民主高峰會─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紀念特展開幕式致詞。景福醫訊。2015;32(2):17-18

45.  張淑霞(編輯小組代表),《迎80―教育與醫學的對話》。台北:台南光華高中/韓內科,2015年。

46.  趙宏禧、何心怡(純純文創)編著,《台灣民主高峰會―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紀念特展》。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

47.  何耀坤(韓良俊校註):疼台惜鄉、愛人如己的臺南韓石泉博士。台北《民報文化雜誌》第五期,2015年。(Taiwan People News, http://www.peoplenews.tw)

48.  王菁菁:韓石泉斯人身影書中重現。台南:中華日報。

49.  陳希林:緬懷台南一代良醫韓石泉。中國時報。

50.  ______:寫出韓石泉莊永明暫封筆。台北:聯合報,2005.4.20.。

51.  ______:寫出韓石泉再喚起醫道-台灣首位醫生議員的生命故事。美國:世界日報。


婚姻美滿幸福的韓石泉博士夫婦年輕時留影。


韓石泉博士與其學長/摯友杜聰明博士(前排右一)等的合影,後排左一為其夫人韓莊綉鸞,前排中間之兒童為其最小的孩子良憲(七子,現年67歲,亦為內科醫師)


韓石泉前參議員攜妻、孫參加原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第一次聯歡會,1961.11.18.攝於台灣省議會前。後排左一為其妻韓莊綉鸞,左二為韓石泉,最前面中間獨自站立之小孩是其長孫韓信一(後隨父母赴美,現留居美國加州)。


1949年韓石泉博士在第一屆台灣省參議員任內,親筆寫給黃朝琴議長的毛筆書函墨寶。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