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上野火車站,所有的機械聲音戛然而寂靜,洶湧的人群安安靜靜地浮動著,往出口流洩而出,無人停頓沒有吵鬧,彷彿人與人的心靈頻道相連。
生命中初遇日本春鬥地鐵罷工行動,內心深受感動外,心得是文明國家的人民,對於勞動者的尊重,該是展現在支持罷工之義不容辭:「當日常的服務忽然中止,我們才得以看見勞動者,是在怎麼樣的勞動條件下,為我們服務?被服務者的忍耐短暫不便,即是支持勞動者爭取改善勞動條件的關鍵力量。」
勞動者罷工在先進文明國家是生活日常。2013年的數據指出,法國每千位勞工因罷工而未上班天數是79天,整個歐洲平均數字是32天。由此可見,法國人真的很會罷工,這要歸源於法國大革命之後,有了「勇於上街抗爭」的革命歷史所造就,並且獲得憲法保障和社會大眾普遍的支持。
台灣國家定位公民認同不完全,黨國不分的勢力下「御用工會」在各行各業林立一甲子。工會幹部和資方聯手,挾著執政權力掌控工會,加上產官學地位的影響,迫使勞動條件越來越苛刻勞工:「責任制」延長工時,「低薪化」剝削勞動;尤其是這樣的「御用工會」在6月24日「華航空服員罷工」中玩弄兩面手法,透過新世代的新傳媒工具所產出的力量,其惡形惡狀暴露無遺。
華航空少揭露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葛作亮與資方關係密切。(圖擷取自「Po-Yang Wong」臉書)
擔任「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言人的華航空服員黃慧甄,擔任華航空服員年資約11年。她提到華航勞動條件每況愈下,屢屢到「企業總工會」反映卻無效,去年才由理事長趙剛和其他29名「華航企業工會」幹部和成員共同組成「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林佳瑋指出:此次被迫上街抗議紅眼班次和超時,一路上遇到許多困難,例如空服員很多人開會時都在不同國家,只能用網路聯絡。在罷工前,2個月內工會舉辦了10多場說明會和將近2600位會員見面,讓空服員能夠定下心來進行罷工。誓言要在3天內收集到1500本空服員護照,罷工行動現場迅速有500位聚在一起,第一時間展現空服員的集體決心。
2016政黨輪替後的華航資方異主,新政府的經營團隊友善了「華航空服員職業工會」,公開簽下7項要求。緊接著因應「華航企業工會」的威脅,華航總經理謝世謙雙方簽下「不公開協議書」。謝世謙表示,不公開是他要求的,因薪資結構在業內本來就是機密。這樣的公開、不公開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外界有待瞭解。
令人保留的是:未來面對「真正的資方」談判能否如此順利完成勞資雙方談判共識?
頂著37度高溫,空服員為勞動條件的改善堅持挺下去。(郭文宏攝)
華航罷工事件傳出罷工日華航股票量價異常的狀況。立委曾銘宗6月2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時詢問:「是不是有人消息走漏那天要罷工?」曾銘宗指出,華航空服員在本月24日發動罷工,當日交易量為5萬8665張,較前兩日交易量1.1萬張及1.7萬張,成交量均高出3倍多,股價在罷工後隨即跌破票面價格,金管會應主動了解這類股票量價異常的狀況。
罷工背後有怎樣的角力進行?仍有待觀察。但我們不能單純的欣慰於此次勞資雙方能夠獲得共識,互利雙贏。而需要正視如「華航企業工會」這類型的「御用工會」搭乘血汗勞動者罷工便車,兩邊威脅並且能夠獲利而依然操控「工㑹」。工會與華航協商看似成功,但事情不代表已經結束,我們應該要關心後續勞動條件的改善,當然不僅是華航而是全國的勞動條件的改善。
關心新世代可以是敢生能養的一代,我們責無旁貸挺「罷工有理」!
本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