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萬個鋁罐滅頂是什麼感受?台灣知名導演黃明川執導的紀錄片《肉身搏天》(Face the Earth)亞洲首映今天(19日)晚上在嘉義登場,《肉身搏天》以旅美藝術家、亡命環保鬥士楊金池為主角,記錄名為「殺死我或改變吧!」行為藝術表演及背後的創作理念。
2018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CIADFF (Chiayi International Art Doc Film Festival)今天登場,將放映45部優秀的國內外藝術紀錄片,其中包含4部世界首映、12部亞洲首映和2部台灣首映。《肉身搏天》去年在紐約世界首映,今天晚上7點50分於嘉義市立博物館為亞洲首映。
《肉身搏天》片長86分鐘,講述旅居紐約30年、來自台灣的藝術家楊金池,透過各種行為藝術方式,向公眾宣揚環保訊息。片中最震撼一幕是楊金池於紐約皇后區博物館外亡命演出「要麼改變,要麼就殺死我吧!楊金池站在裝載3萬個鋁罐鐵網下,在倒數計時中被緩緩落下鋁罐滅頂,表現被污染逐漸窒息死亡過程,藉此表達對全球環境關懷、促使人們反省,改變消費習慣。
楊金池出生於台灣,1994年取得布魯克林的普拉特藝術學院的科學碩士學位,2009年《紐約時報》藝評人何蘭德・寇特(Holland Cotter)以「神奇」一詞形容楊金池的創作。楊金池的目標是要運用藝術探討環境和社會問題,以自身的行動演出挑戰每個人,他深信透過眾人來克服阻礙,將能改善這個地球及自身。
導演黃明川說,最初看楊金池傳來一些行為藝術照片,老實說,沒甚麼感覺;之後看到『Kill Me or Change』(殺死我或改變吧!)片段後,馬上決定要幫楊拍一部電影。黃明川表示,楊金池不惜以身試險,感動了包括他在內無數圍觀者,「我跟他說,如果你不計較提供檔案(影片、照片),我可以幫你找資金拍一部紀錄片,我感動到願意做這件事」。
不過,黃明川說,紀錄片拍攝過程艱鉅,除了楊金池行為藝術跨越長年期、檔案凌亂外,在美國製作電影成本十分高昂。決定拍攝後,接下來的痛苦才真正開始,紐約、台北兩地奔波既辛苦又耗費,還要到處募款。
黃明川,出生於嘉義,曾赴紐約與洛杉磯學習繪畫、攝影等,致力於獨立製片多年,《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破輪胎》等三部為其電影劇情長片作品,而近年他專注於拍攝藝術紀錄片,已藝術及藝術家為拍攝主體,涵蓋藝術領域多元,位台灣藝術留下眾多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