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開埤築圳是開發宜蘭的關鍵:現在的水圳、排水分佈 —行腳九芎城(8)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開埤築圳是開發宜蘭的關鍵:現在的水圳、排水分佈 —行腳九芎城(8)

 2020-05-19 13:06
武暖石板橋:武暖,地名源自噶瑪蘭平埔族「Vuroan」社,這裡曾是昔日噶瑪蘭人的聚落,石板橋位於清朝時宜蘭至礁溪的官道上,最初是木造,光緒17年(1891)村民集資改為石橋。圖/李界木提供
武暖石板橋:武暖,地名源自噶瑪蘭平埔族「Vuroan」社,這裡曾是昔日噶瑪蘭人的聚落,石板橋位於清朝時宜蘭至礁溪的官道上,最初是木造,光緒17年(1891)村民集資改為石橋。圖/李界木提供

看看我行腳過的宜蘭地區水利設施:

宜蘭最古老的水路:辛永安圳(辛子罕圳)

辛永安圳是臺灣工程史的寶貝,在漢人還沒進入宜蘭之前,當地的平埔族人就引二結的湧泉(在宜蘭市北邊),來灌溉農田。辛永安的原來名稱是「辛子罕」,是平埔族語Sinaham的音譯,這字可能是「水邊」的意思。後來客家先民進入宜蘭,開發二結到六結的地方,就與平埔族人合建辛永安圳,後為開闢辛仔罕、二結、新店、梅州圍等地,開築二結圳與辛仔罕圳兩條水圳,用以灌溉。這是宜蘭最古老的人工水路,水圳上還有一座石橋,是早期先民過水圳的橋。現己不存,但類似武暖石板橋。武暖石板橋,是昔日連絡蘭陽平原南北兩邊的通蘭古道必經之處。石橋的建造有三部分,底下基座稱為「橋腳」,以長方形的石條,矗立在底床上。橋腳上的跨形長條稱為「橋桁」,用來銜接橋腳。橋桁的上方橫放的石條稱為「橋台」,是供人經過,腳踏的地方。

九芎城護城河

以前的護城河在宜蘭市周圍,後來發展功能就改變,怕土匪進來,挖很深,讓土匪過不來,那主要是防止盜賊,到了日治時代用途就改變了,變成農田灌溉。由泰山路的左邊,就是光復國小那裡,前面就是泰山路,一直沿著到舊水利會,然後舊城東路跟舊城南路,交叉的地方就是宜蘭分局,在過去就是東港高架橋,就在金樽餐廳旁流到壯圍鄉。現護城河裡面還存有水。

1978年10月7日,舊城南路實施水圳加蓋工程,將圳岸垂柳砍除。日治時代被稱為「八千代川」的宜蘭護城河,因河面上加蓋成為馬路後,從此隱身為都市中的暗渠。2012年藉由「維管束計劃」(重建城市裡的維管束,以人文和水系互助,讓心靈的脈動一段段慢慢復原)的帶動,將周邊景點(宜蘭酒廠、光復國小、新月廣場、中山公園、舊城南路)納入帶狀綠廊的設計,規劃為步行或是自行車道,重現宜蘭護城河的風華。


未加蓋前,中山路南端圓環內之孫逸仙石像及護城河。圖/陳健銘 提供

在泰山路112巷起開時加蓋。泰山口圳的閘門(攔截垃圾閘門),水道從這裡遁入馬路下進入護城河。圖/李界木提供

護城河出水口,水道從這裡重見天日。(舊城東路,現金樽餐館旁)圖/李界木提供

復古泰山口圳地標。圖/李界木提供

復古泰口圳:岸邊種植柳樹,等待來日柳葉茂盛 迎風飛揚。圖/李界木提供

金大安圳(大湖埤)

現址位於大湖風景遊樂區內,為控制大湖水位高度的水閘門。往昔『船仔頭』有船隻要出航時,即利用此閘門將湖水往下游排放,升高河流水位以利船隻通航。興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取用金大安埤(大湖埤)為水源,灌溉內湖、茄苳林(今湖東村)、水源地(今內城)一帶農田約170甲。


金大安圳。圖/李界木提供

三鬮圳幹線 (金結安圳)

嘉慶 12 年(1807 年)墾民為引水灌田,乃請泰山口埤夥記多名,出資開埤築圳,此圳於大三鬮地方(位於宜 18-2 線上,尚德一號橋附近),引宜蘭河水源,尚德區為大三口圳(泰山口圳)之取水口,故稱為「圳頭」。其灌溉地點涵蓋今宜蘭市、金包里古、外員山等地,灌溉面積達 537 甲。這是漢人最早開墾該地的記錄,以及引用水源做為灌溉之用。日治以後,又著手進行渠道改良及排水改善工程。明治 39 年(1906 年),首先進行第一公共埤圳改善工程,將清代原有的太山口圳、金結安圳、番仔圳、金大成圳及金新安圳五圳匯合,於員山堡三鬮地方共築一個新的圳頭,並將原圳路合併改為二分線,現稱之為三鬮第一、第三幹線。

這條水圳取水口在員山鄉的尚德村,而旁邊有一尊神像的那條巷子裡。而它的水源是天然湧泉和宜蘭河(大湖溪)。由員山鄉開始,然後到宜蘭市,再到壯圍鄉,一共有十一條支線。

三鬮圳第三幹線在圳頭分流後,流經7號公路,成為四鬮支線(見下文) ;而三鬮第一幹線在圳頭分流後,與大湖溪會合,在今鄉公所前,即沿金泰路南下,這是第二支線(員山支線) ;在金包里即現今金山東路南下,是為第三支線(金山支線) ;而在宜蘭市的部分是慈安支線、振興支線、石橋、延平、壯七支線,而壯圍鄉的部分有壯五支線、古結、新興支線,共有十一條支線。1992(民國81年) ,計劃實施加蓋的是第一幹圳,大部分是宜蘭市區。


三鬮圳源頭。(水大部分來自湧泉和宜蘭河上源)圖/李界木提供

尚德橋圳頭分道(尚德一號橋)圳頭:左為四鬮支線(三鬮圳第三幹圳);右為大大三鬮圳主線(第一幹圳)。圖/李界木提供

浮圳:架掛在大水圳上的小灌溉渠,農民稱為浮圳,農田上常見景觀。圖/李界木提供

泰山口圳

金結安圳(今名三鬮圳)在員山鄉圳頭路,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大圳。「無水不成田」,宜蘭的地勢西高東低,田園高下錯落,有的遠離水源,河流短小湍急,從高山陡落,需要完善的導水系統,而漳州人最擅長開發水利(在原鄉福建山坡梯田多,他們有儲水、導水、用水的經驗和技術),金結安圳是最早開發,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流經員山鄉、宜蘭市、壯圍鄉、再接蘭陽溪入海,沿途不斷分出水道,流水入田,長達十三公里,灌溉兩千六百多公頃。

三鬮圳是宜蘭第一幹圳,現在的名稱叫大三鬮圳,位於員山堡大三鬮(尚德村)引西勢大溪水源,北流過員山,繞五圍城南,往東接往金結安圳,它的主要圳路約是今天的泰山路。泰山口圳灌溉區內田園,田園既開,聚落紛紛建立。

從資料看,光復國小前面的泰山口圳修築的時間,比宜蘭舊城建築的時間來的早,而泰山口圳原本的用途是灌溉。而宜蘭舊城的護城河修築的時間較晚,護城河最主要的功用是保衛城池,不受外敵入侵,同時還具有灌溉的用途,最後泰山口圳和護城河河道有相通,因為地勢的關係,泰山口圳也成為護城河的引水道。而日人拆城之後,把原有的護城河被視為水圳處理,西、北兩側水圳被埋入道路下方,東、南兩側則保留作為景觀水道,泰山口圳加上原本南側、東側的護城河,就成了現在大家記憶中的『大圳溝』。 


泰山口圳灌溉區域(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與聚落發展,黃雯娟撰) 。

泰山口圳(金六結圳段) :現在在金六結營區大門前約一百公尺路旁可看到。圖/李界木提供

思源里:番仔溝

在員山往宜蘭市的路上,經過進士、嵐峰路一帶的農田、水田,你有沒有察覺到在馬路旁的大水溝呢?這些溝渠,因為在早期這一帶區域全都是農村聚落,從思源(舊稱七結仔城,今七結一帶),延伸至惠好、金六結、進士一帶,大面積範圍的農田灌溉,而路旁的大水溝就是長輩們所稱的「番仔溝」,主要是引昔日的泰山口圳的水過來這裡,也是灌溉農業水資源的主要功臣。

「思源」的名稱由來是與水源有關。思源里依偎在宜蘭河旁,是自來水流進宜蘭市第一個經過的地區,因此以「思源」命名,是希望大家引水思源、珍惜水資源之意。


宜蘭市和員山分界線,也是金山支線和金六結圳分水處。圖/李界木提供

金山支線(嵐峰路)番仔溝與落羽松。圖/李界木提供

大部分嵐峰路番仔溝被加蓋成停車場。圖/李界木提供

金六結圳和五結仔圳


慧燈補習班停車場旁(民族路)出露五結仔圳。圖/李界木提供

在健康路和農權路交接處露出來狹窄五結仔圳。圖/李界木提供

蘭陽女中前中華路上加蓋後遺留下的橋墩。(思源橋?)圖/李界木提供

重繪思源中排和擺里排水在三角仔匯流。圖/李界木提供

來自擺厘排水圳。圖/李界木提供

三角仔大排:左是擺里排水圳(珍仔滿力排水);右是思源排水圳(已合六結仔圳)。圖/李界木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