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民報書摘】觀光人類學 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民報書摘】觀光人類學 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

2020-06-12 14:19
作者:厄夫.錢伯斯(Erve Chambers)
譯者:李宗義、許雅淑
出版社:游擊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12-31
官方網址:

隨著旅遊風氣的興盛,有愈來愈多人湧向觀光景點,旅人玩什麼、吃什麼、住什麼、買什麼,無一不影響在地人的生活世界。許多國家也將觀光當成發展經濟的良方,認為可以振興都市空間、促進農村再生。

但是,觀光真的能振興經濟嗎?當觀光衝擊在地文化時,該怎麼辦?

觀光可以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邁向以當地人為主體的旅行

本書整合了人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什麼因素影響了一地的觀光走向。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文化遭到觀光吞噬,有些卻因而有了復甦的契機?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觀光收益流入大財團手中,有些卻能留給當地人?

書摘

有一天,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婆羅州的叢林。我跟著一小群遊客搭著動力獨木舟抵達目的地依班的長屋小村。在展開「原始之旅」(native tour)前,我們有一些時間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但沒多久,我就猜到所謂的放鬆時間,其實是要讓我們的依班人從容穿上他們的傳統服飾以便讓我們盡可能看到真實的東西。儘管如此,為了徹底放鬆,我還是選擇到我們剛剛行經的小河游泳。這條河的流水緩慢、清澈可見底,我先是往上游了一小段,然後再轉過身來,仰躺著往下漂游。頭頂上是一大片熱帶森林,我漂浮過依班村莊,整個人忘了時間的存在。我看不到其他遊客,儘管我毫不費力就來到這裡,但我想像自己是一名偉大的探險家(至少暫時是),獨自一人在文化懸空的狀態融入自然。但就在稍後不久,有人說我剛剛真的是出生入死,依班人往往不大願意靠近河流,因為河裡不時有鱷魚攻擊人類。

在依班留宿一晚,讓我見識到幾件跟觀光有關的事。搭乘獨木舟前往長屋途中,我們的導遊脫隊去為我們安排拜訪真正的依班人,她說這些人一直都生活在大自然裡。她強調依班有著獵人頭的習俗,同時也挑起我們討論當地年輕戀人如何在大家同住的長屋裡尋歡作樂。有趣的是,我們這團遊客的教育程度都不錯,有幾個德國來的大學生、一對瑞士建築師夫婦,還有一個馬來西亞商人帶著兩個兒子來看看「他們的國家」(婆羅州的砂勞越是馬來西亞的領土)。我們大多數對於導遊精心策劃的特別行程都有點雀躍,毫無膽怯之意。其中一名德國學生(而非導遊)發現河邊豎立著禁止砍伐的牌子。當我們走訪依班長屋,一大堆沾滿灰塵的骷顱頭映入眼簾。瑞士建築師的太太告訴我們,其實依班人早已不獵人頭了。這項儀式在英國統治的二次大戰期間短暫恢復,當時英國政府獎賞依班人去獵日本士兵的人頭。她的這番話不免使我們對於導遊費心鋪陳的依班人野蠻形象打上問號。

那天晚上發生了這趟旅程中最令人難忘的事,我們整團旅客受邀進入長屋,欣賞依班舞蹈。現場的模樣跟英國殖民官員在十九世紀之交所描述的長屋之旅非常類似。我們每個人都喝了濃濃的米酒,長屋的公共空間瀰漫著音樂與舞蹈。接下來,一切就如同以前遊客所說的,表演快要結束時,我們像傻瓜一樣受邀一起跳舞。但是和之前遊客描述明顯不同的是,舞蹈結束後,依班婦女衝進自己的房間,帶著各種手工藝品走出來,把東西排列在地上,要我們買點紀念品。當下實在有點尷尬,我想大部分團員可能都有點失望,一場大家同歡的社交活動,怎麼突然變成一場商業買賣?

但是,馬來西亞商人五歲的小孩則是一點也不失望。他在那些手工藝品之間來回穿梭,迅速拿起一條羽毛頭巾,還有一組迷你弓箭。接下來我們看到他綁上頭巾,跳來跳去、大聲呼喊,就像一些老掉牙牛仔電影中刻板化的美國印第安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長屋,不論是依班人還是遊客,全都哄堂大笑,笑個不停。那是整晚我們最投入的一刻,大家能共同感到歡樂,是因為那一幕天真地呈現了某個文化,一個與我們所有人都不同但大家卻都看得懂的文化。我也注意到,雖然依班人「貼近」自然,但是他們的私人空間都擺著電視機。儘管導遊已經盡力了,但我想這個脫離常態的短暫時刻,的確是本次參訪最真實的時刻。

觀光對環境的衝擊

觀光長期以來被說成是「乾淨」(無污染)的產業。一直要到最近,我們才漸漸理解到,如果沒有適當地控制,觀光也有可能是一種相當「骯髒」的產業。觀光在很多層面都會影響一地的環境。觀光對環境的衝擊,有可能來自遊客旅遊一個地方的方式,或只是因為一地的遊客與勞工愈來愈多,導致自然環境的承載力不斷受到擠壓。許多國家與區域都會制訂政策與管制,來避免自然資源因為觀光與其他發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它們之間的差異卻很大,愈貧窮且經濟大幅仰賴觀光的地方,若又缺乏政治、經濟與技術資源來創造保護環境資源的管制機制與基礎建設,則負面的影響最為嚴重。

杭特與格林(Hunter and Green 1995)在《觀光與環境》一書,清楚指出觀光發展對於自然環境幾個主要的負面影響。舉例來說,觀光可能會因為污水排放與汽車廢氣而帶來污染問題。觀光人潮也會讓土壤壓實,造成土壤流失與侵蝕。大規模的觀光發展,伴隨著當地旅客人數增加,可能會導致水資源耗竭,而需要生產更多的能源,也有可能造成石油短缺。觀光客的活動有可能造成野生動物的消失、破壞植被。垃圾以及遊客設施的增加,也有可能讓自然景色的外觀蒙上「污染」。

有時候,自然環境的承載壓力增加,是源於遊客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期待。杭特與格林以加勒比海水資源的使用為例,該地對於某項資源過度而且經常是耗竭式的需求,不只因為遊客人數增加,也是因為每位遊客的平均需求超過當地人的三倍。由於自然與人類的環境是個複雜的系統,耗盡某一項資源有可能引發環境產生其他衝突。比方說,乾淨的水明顯減少,對於當地的動植物都大有影響,造成農業產量下滑,增加對進口農產品的依賴,並且有可能造成用水權的政治與區域衝突。由於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用水權分配不均,當地的窮人有可能有極大的比例缺乏乾淨的用水與其他資源,例如史托尼奇(Stonich 2000)所說的宏都拉斯加勒比族。

許多遊客的熱門休閒活動對環境都有很大的衝擊。雪車帶來巨大的噪音;登山車與休閒汽車傷害動物,並造成嚴重的土壤流失;開發滑雪場會使山坡地的森林消失,造成土壤的侵蝕,增加雪崩的風險;動力船會造成水污染並且損害堤防;潛水與其他水上休閒活動則導致珊瑚礁的退化。高爾夫是世界上成長最快的休閒活動之一,維護高爾夫球場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也會過度使用大量傷害環境的肥料與殺蟲劑,遠遠超過一般農業所需。

遊客的休閒活動有可能影響並改變當地的休閒方式,對自然環境產生長期的影響。以泰國為例,高爾夫球場快速擴張吸引國際遊客,引起國內菁英與中產階級的注意,讓他們也開始接受這項運動,而這也造成泰國需要更多的高爾夫球設施,滿足與日俱增的國內需求。

我們很難歸納出觀光的環境衝擊,因為使用自然資源的方式因文化而異,而環境的條件在每一種生態體系之中也是南轅北轍。希區考克(Hitchcock 1997)清楚說明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觀光對自然環境的衝擊,他報導了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布希曼人的觀光。在這個貧瘠的環境中,布希曼人的狩獵採集受到遊客的多方干擾。遊客的汽車破壞了他們賴以維生的主要作物,造成土壤流失、嚇走了動物。有限的燃木為了遊客的營火消耗得愈來愈多。有些植物的品種則因為要用來生產手工藝品賣給遊客,而受到進一步的威脅。當布希曼人向希區考克說明觀光如何影響他們的環境時,我們可以發現,布希曼人本身對於自然資源使用的敏感度,顯然與遊客大為不同。

觀光發展對於環境與人類的影響,顯然超過觀光客人數所帶來的衝擊。我們可以把它想成「投機」效應。當某地把觀光許諾的未來當作經濟發展之道,則當地的土地資源經常會面臨嚴重的投機行為,導致土地使用型態改變,引發嚴重的環境與社會後果,即使他們所想像的觀光發展規模從來不曾實現。布雷頓與克拉克(Britton and Clarke 1987)以牙買加1960與70年代之間的觀光發展為例說明這點。早在跨國觀光快速發展之前,牙買加主要的經濟命脈是農業,隨著1960年代遊客開始暴增,牙買加的經濟快速變化,旅遊業的增長帶動土地價格飆漲。有些土地從農地改為渡假村,許多農民也紛紛離開鄉間,尋找觀光相關的差事。

土地使用的變化造成更大的投機行為。投資者為了未來的觀光發展入手大片農地,他們為了等待機會轉手大賺一筆,往往造成農地休耕。再加上需要餵飽與日俱增的遊客,因此進口食物增加,提高整個牙買加的食物成本。很不幸地,土地留在手上進行投機行為的成分,遠大於觀光發展所需。因此,土地價格的飆漲很快就化為烏有。

農業生產力的消失、食物價格的飛漲,還有房地產的貶值,嚴重影響當地的經濟,並且造成島上的社會與政治不安。最終,社會的動盪引發民眾與政府之間的衝突,公開暴亂以及直接攻擊遊客。當衝突的消息傳至海外,遊客就變得愈來愈少。牙買加的兩大產業|農業與觀光,現在都不斷衰退,讓牙買加陷入經濟的困頓與政治的動盪。情況演變至此的原因,並不是遊客的到訪,而是因為預期有更多遊客要來,造成許多牙買加人衡量及使用土地的方式大為改變。

作者簡介

厄夫‧錢伯斯(Erve Chambers)  美國馬里蘭大學人類學系退休教授,研究興趣包括觀光、城市與區域發展、知識移轉與利用、民族誌寫作。他曾經在泰國、墨西哥與美國各地做過田野調查,目前的研究與理論關懷主要集中在永續觀光發展。他也對於人類學知識的影響還有人類學知識受到當代文化論述的影響保持濃烈的興趣,並且積極參與馬里蘭大學人類學系的「資源管理與文化過程」(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Process)追蹤研究。除了本書之外,他還寫過《觀光與文化:應用觀點》(Tourism and Culture: An Applied Perspective 1997),跟賽沙(Setha M. Low)合寫《房屋、文化與設計》(Housing, Culture and Design 1989),以及《應用人類學:實踐手冊》(Applied Anthropology: A Practical Guide 1985)。

譯者簡介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任教。研究之餘喜愛翻譯、運動與旅行,歷經年輕時的背包苦行後,現在信奉的是旅行即換個地方生活的平靜之旅。

許雅淑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清大社會所碩士、博士。曾在金融業、廣告界、藝文界與學術教育圈工作,每一段歷程都成為孕育自身學術研究的沃土。研究領域從金融社會學、經濟社會學到文化社會學。工作、育兒持家之餘享受閱讀、翻譯與旅行,喜歡探索各種不同的文化世界,對她而言,旅行就是充實生活體驗、是異地的文化實踐。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