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試管世代/「人工製造」的600萬人口,開心嗎?健康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試管世代/「人工製造」的600萬人口,開心嗎?健康嗎?

台灣目前每年誕生5、6000名試管寶寶,平均每100個新生兒就有3個是試管寶寶,「試管世代」帶來的家庭、社會與人口問題,已不僅於醫療層面、而牽涉國家整體方針

 2016-07-25 09:58
台灣每百位新生兒,就有3位是試管嬰兒,佔新生兒人口3%,儘管試管嬰兒的身心健康、人倫問題,迄今仍有爭論,但在人口負成長時代,已成許多國家「人口政策」的重要解方。圖/影像後製  許嘉莞
台灣每百位新生兒,就有3位是試管嬰兒,佔新生兒人口3%,儘管試管嬰兒的身心健康、人倫問題,迄今仍有爭論,但在人口負成長時代,已成許多國家「人口政策」的重要解方。圖/影像後製 許嘉莞

38年前的今天(1978年7月25日),全球第一位試管嬰兒露薏絲.布朗(Louise Joy Brown)誕生在英國,被稱為「世紀之嬰」。而試管嬰兒技術曾被視為違反倫常與自然,還有人稱其為「原子彈以來最大的威脅」;到現在,已開發國家普遍晚婚、不孕及少子化,這個「嬰兒炸彈」反倒成了「拯救人口」的甘霖。

1990年, 全球大約僅9.5萬名試管嬰兒,2000年增至近100萬,2010年約300萬,如今已達600萬,呈瘋狂倍數成長。在台灣,目前每年誕生5、6000名試管寶寶,平均100個新生兒就有2到3個是試管寶寶,一個「試管世代」已然來臨。包括日本、以色列、丹麥等國,全面鼓勵、甚至全額補助不孕婦女做試管嬰兒。

但也有試管寶寶因一生「父不明」(捐精)、「母不詳」(捐卵)而說:「但願自己從未出生!」人工生殖引發的多胞胎、早產,婦女流產、安胎等,帶來的母嬰健康後遺症亦是事實。這個上帝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之後,幸與不幸,一併四散,考驗人們如何在「收放」間推助世界衍化又維持倫常中軸,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導,呈現及探討「試管世代」帶來的時代變革與隱憂。

1985年任職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家庭計劃科主任的張昇平醫師,因為成功孕育出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有「試管嬰兒之父」稱號,退休5年、年近7旬,仍在開業繼續「做人」。張昇平說,當年美、英搶做第一個試管嬰兒十分激烈,英國由由英國羅伯特.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醫師於1978年完成世界首例。美國則於1981年由霍華德·瓊斯(Howard W. Jones)、喬治亞娜·西加爾·瓊斯(Georgeanna Seegar Jones)夫婦完成美國首位試管嬰兒,「台灣在1985年完成第一例試管嬰兒時,隔年Dr. Georgeanna特別來台灣觀察。」

醫學成就
造福不孕也帶動器官移植及基因治療研究

試管嬰兒技術,在醫學史上具有畫時代的意義及深遠的影響。英國的Robert Edwards醫師,即於2010年獲諾貝爾醫學獎肯定。張昇平指出,試管嬰兒技術不僅造福全球大約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不孕症夫妻,「這項技術其實還帶動後來包括器官移植、基因治療等研究領域,在醫學上是十分重要的突破。」

30多年前試管嬰兒很「珍稀」,如今台灣每年做1萬2000例試管嬰兒,成功生下約5、6000人,已佔一年23萬名新生兒的近3%,這個比例已超過台灣原住民族群。「當年試管嬰兒成功率10%,如今因取卵、冷凍、培養技術都成熟,成功率已達50%。」張昇平說。

台北馬偕醫院不孕症學科主治醫師李國光指出,試管嬰兒一開始是治療輸卵管阻塞無法開刀處理的個案,後來發現可擴及不明原因的不孕症,隨著技術不斷改良,辛苦度下降、接受度提高,普及率增升。


張昇平醫師是國內試管嬰兒之父,孕育接生了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圖右小照片)

健康疑慮
畸型率略高、體重略輕、智商性向無異

但是,試管嬰兒健康疑慮一直受到關注。台北榮總曾針對20年來的試管嬰兒追蹤發現,這些孩子的智能、精神穩定度、甚至性向,與一般人並無不同。

李國光則指出,追蹤顯示,自然受孕的嬰兒畸形率約3.1%、試管嬰兒則在3.3-3.4%、精蟲顯微注射約3.7%,略有差距,但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試管嬰兒出生體重會比一般胎兒略少大概1、200克,但未影響整體健康,「正因此全世界才會有這麼多試管嬰兒,否則誰敢做?」

台大醫院婦產部教授陳信孚則指出,全球都對試管嬰兒進行研究,包括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層面都有,追蹤至今38年了,「沒發現很大的問題」。「不過在非常少數顯微注射受精的試管嬰兒之中,發現其調解基因序列的表現異常(Impringting disorder), 可能導致小胖威利症等罕見疾病。」

陳信孚強調,這影響非常微小,好比說原本小胖威利症的發生率假如是萬分之一,那麼試管嬰兒可能是9900分之一,差距幾乎小到沒有統計上的特殊意義。

人工生殖的孩子,最大的問題仍是因為容易造成雙胞胎和多胞胎,增加早產危險。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賴惠珍表示,台灣早產比例占出生率的8%至10%,每年有近2萬名早產兒出生。其中,施行人工生殖之產婦生出低出生體重兒比率為38.8%,是非人工生殖產婦的5倍餘。「照顧一般小孩就已經夠辛苦,更遑論需要小心呵護、悉心照顧的早產兒,特別是極低體重的早產兒,發生神經發育及學習輕度異常事35.3%、中度異常10.8%。」


李國光醫師認為,試管嬰兒的畸形率與自然受孕的孩子差不多,「所以世界上試管嬰兒才會這麼多」。

不孕遺傳 
僅Y染色體異常的父親會傳給兒子

另一個試管寶寶被關注的焦點則是,「他們承接了上一代不孕的基因」。不孕的比例比一般自然受孕的孩子高。陳信孚指出,從遺傳學的角度解釋很合理,因為很多做試管嬰兒的病患本身有不孕症或習慣性流產,可能與某些基因異常相關,這樣的體質經由人工生殖方式產出下一代,不孕的缺陷基因很可能遺傳下去。

張昇平也指出,做試管把不孕傳給下一代,「多數是男性Y染色體異常,會遺傳給下一代的男孩,若是生女兒就沒有問題,這是一小部分,不是全部。」

「不孕的男性,下一代男性不孕機率也高」,陳信孚認為「那有什麼關係?」對於試管世代來說,父親不孕都可以治療了,自己當然可以,而且隨著人工生殖技術進步,未來對這部分的擔憂會愈來愈小。

綜觀來看,陳信孚認為,試管嬰兒的追蹤目前看來結論是「不太擔心」,但畢竟現在才38年,很多疾病可能在年邁的6、70歲才現蹤,因此未來或許有不同的結果。但反過來看,或許更久之後發現,試管嬰兒的身體比較好,「也未可知」。

道德爭議
生父母不詳 有人痛苦「希望自己沒有誕生過」

「我多麼希望自己從未降生,你知道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親生父母是誰的感覺嗎?」英國少女克瑞恩(Gracie Crane),是第一個出面表達對自己身份無法釋懷與接受的「試管嬰兒」。

她血源上的生父母透過人工受精生子,後將未植入的3枚冷凍胚胎捐出,其中一枚日後「製造出」克瑞恩,儘管接受胚胎捐贈、產下克瑞恩的法源上父母,對她十分疼愛,但她仍因為和父母長得不像,始終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家。

當時英國法令限制,無法讓試管嬰兒得知親生父母是誰,連家族遺傳性史都不被告知,直到2005年,英國修訂《人類受精與胚胎法》(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ct)才讓這些孩子成年後知道自己的原生父母是誰,甚至和他們見面。

至於台灣,向來民風保守,無論收養或做人工生殖,都會希望讓孩子認定自己是「唯一」的父母,鮮少願意主動告知真相。但人工生殖子孩子未來也確實有可能發生近親結婚、收養等違反倫常及《民法》規畫的情形,2007年衛生單位開放人工生殖「親屬查詢」。

不孕夫妻在人工生殖前可查詢,確保使用的受贈精(卵),不是來自直系血親、直系姻親與四親等內的旁系血親。而人工生殖子女結婚前則可查詢另一半的親戚是否在當初捐精(卵)給他的父(母)親,以確保雙方符合《民法》「六親等內不得結婚」的規範。人工生殖子女被收養,要確保與收養者符合「八親等內不得收養」的規範。

人口解方
少子化嚴重 各國紛提人工生殖補助政策

由醫師接手上帝「造人」的工作,儘管在醫療上及人倫上,仍存有隱憂,但在全球面臨人口負成長、勞動力急速下滑等更急迫、險峻的人口難題,人工生殖與試管嬰兒已被許多國家視為「救命急方」。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不孕的夫妻愈來愈多,從10年前每100對夫妻有10對不孕,成長到每百對有15對不孕,形同每7對夫婦就有一對不孕。歸納原因,除了疾病因素,壓力大、晚婚都可能影響。

全球先進國家都有「不能生」、「不敢生」的人口隱憂,台灣更是嚴重,衛福部統計102年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1.065(194,939人),較101年1.270下降0.205,依據聯合國world fertility patterns 2013報告顯示,我國與193個會員國生育率相比,位居最後一名。

國發會曾於2014年公布人口推估報告,由於生育率難以提振,台灣人口負成長時程將提早來到。2022年台灣人口數將轉呈負成長,逐年遞減,顯示這已經不是生不生的問題,而是國安層級的問題。

要增加國家成員,不少國家將人工生殖視為挽救手段,2015年9月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將首次人工受孕治療的補助上限提高2倍外,補助更關心到無精症男性的治療,預計最快2016年1月下旬上路,千葉縣也在今年率日本全國之先,公費補助女性凍卵;此外,韓國、新加坡、丹麥、法國等,也都有程度不等的人工生殖補助。

台灣政策
補助上限10萬、超過由醫院買單  遭轟「失敗」


台大陳信孚醫師說,衛福部人工生殖補助太低,台大也不願加入。

反觀國內,衛福部2014年提出人工生殖補助計畫,自2015年起分三階段實施,優先以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夫妻為補助對象;2016續推第二階段人工生殖補助,以家戶所得平均70%以下(約77萬)夫妻為補助對象,第三階段2017年推動以家戶所得平均130%以下(約142萬)夫妻為補助對象,預期總生育率將由103年的1.055提高至106年1.100,預計補助每對夫妻人工生殖術費用,每年最高核給新臺幣10萬元。

針對衛福部此一政策,不孕症科醫師轟「失敗政策」,追究原因,衛福部補助上限10萬元,多出的手術費用竟要醫院買單,因此幾乎沒人願配合,目前執行數寥寥可數,福利形同虛設。

李國光指出,「做試管嬰兒平均每次要13至15萬元左右,平均做3-4次成功,大約要花費4、50萬,也有人做10多次、花超過200萬以上才成功,因人而異,光是打排卵針就不同,有人5萬、有人10萬。衛福部只補助10萬,醫院賠錢,誰要做?根本是失敗政策。」

陳信孚也說,衛福部現在的補助政策使用率很低,台大醫院也拒絕接受,做試管嬰兒的費用很難控制在10萬元以下,從11萬到18萬都有可能,甚至更多,國健署超過部分要醫院買單,怎麼可能?衛福部希望醫院動用募來的社福經費加入支應,但醫院募來的費用是做嚴重疾病、急難的,不可能用在這上面。

陳信孚都認為,衛福部的補助應該像國外一樣,如果財政預算不允許,不必全額補助,可採定額的部分補助,超出的部分由病人自己付。「若是病人無力負擔,那就應審慎考慮是否該有小孩,若經濟如此困頓,之後怎麼養小孩呢?」

李國光認為,補助一半是最好的政策,不會浪費而且可以達到人口增加效果,像日本和韓國都做得很好。不孕症夫婦的生兒育女意願強烈,補助試管比補助育兒津貼有效,做一個成功就生一個,育兒津貼會花更龐大的預算但幫助不大,補助試管費用做一個就是一個,且花費更省,應該是最有效率的人口政策,政策應更周延妥善規畫。

甫上任的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王英偉表示,他剛上任,要處理的事務很多,還未針對此部分深入探討,未來有機會將會多聽聽醫界的聲音、也會去了解過去此政策實施的成果,看看是否有需要修正之處,再予評估。

但賴惠珍認為,台灣高齡化、人工生殖的需求讓早產變成一個趨勢,討論人工生殖政策時,公衛問題也必須要解決,「政府相關單位應主動積極與相關學協會討論,針對高風險的孕產婦的需求,提供適切的照護,以降低早產之風險。」否則早產造成的後續醫療照護,不僅加重家庭負擔、也是整體社會成本的負擔。

 表格一:不孕生殖大事紀

表格二:各國人工生殖鼓勵政策

製表/黃筱珮、美術編輯/許嘉莞

【系列專題】
試管世代/台灣首位試管嬰兒「張小弟」升格當爸 父女同一醫師「催生」
試管世代/新倫理:一胎、活產,才算成功!
試管世代/新女權:「你,凍卵了沒?」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