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論】建構台灣音樂文化主體性:從《台灣音樂百科辭書》談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論】建構台灣音樂文化主體性:從《台灣音樂百科辭書》談起

─重建台灣音樂史系列(6)

 2017-12-02 17:40
2009年2月26日《台灣音樂百科辭書》新書發表會編輯群合影,左起溫秋菊、徐玫玲、陳郁秀、顏綠芬、呂鈺秀、陳麗琦。圖/徐玫玲提供
2009年2月26日《台灣音樂百科辭書》新書發表會編輯群合影,左起溫秋菊、徐玫玲、陳郁秀、顏綠芬、呂鈺秀、陳麗琦。圖/徐玫玲提供

一、表現多元族群、多元音樂的台灣音樂

台灣擁有多元語言族群衍生的多元音樂文化,再加上日治時期於教育體制所施行的西式音樂教育,和經由日本商人所帶入二十世紀新興的流行音樂,更增添了台灣音樂的複雜性。二次戰後,國民黨政府所代表的中國文化成為主流文化,在音樂領域「中國音樂史觀」一直主導著台灣人對於自身音樂的認知,同時也看輕、壓抑、甚至貶低了自己和其他族群文化的價值。

1987年台灣解嚴,終於讓「台灣研究」得以擺脫政治因素的影響,露出了曙光。四年後許常惠的《台灣音樂史初稿》(1991) 出版,使過往「有歷史,卻無名分」的台灣音樂文化,終能不受政治的桎梏,以自己真正的面貌讓世人了解:我們有創作者譜寫屬於台灣的樂曲,我們有音樂家來演出詮釋,當然更需要音樂學者對於作品與其衍生的各種音樂現象、體制等進行研究,三者缺一不可,才能真正建立兼具音樂實踐與音樂理論的台灣音樂文化主體性。

二、建立在「台灣音樂史觀」上的《台灣音樂百科辭書》

2008年底出版的《台灣音樂百科辭書》,是由陳郁秀總策畫,將「台灣音樂」規劃分為「原住民篇」(呂鈺秀主編)、「漢族傳統篇」(溫秋菊主編)、「當代篇」(顏綠芬主編) 與「流行篇」(徐玫玲主編),即原住民族音樂,漢族400年來的傳統音樂,當代創作音樂與音樂教育,和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流行音樂。陳老師非常堅持,我們雖將台灣音樂分為四大篇,不同類型的音樂有不同的拼音方式、不同的編輯思維,但一定要「集合成一本出版」。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這本工具書涵括2,391筆辭條,約有200萬字,不僅代表著21世紀初台灣音樂研究的具體成果,更是台灣不同音樂文化可以共和於浩瀚的文化工程裡。為何一本辭書的編撰與出版意義如此重大,是建構台灣音樂文化主體性的根基?

(1)在音樂專業上,能集結如此龐大的內容,代表著數十年來一代接著一代的學者,在前輩所累積的學術能量上不斷精進,才能有如此豐碩的成果,並以「台灣音樂史觀」為立足點,強調各類音樂在台灣後進一步在地化的發展,再去探討不同音樂類型的溯源與彼此的異同,顯出時代新意;

(2)對於音樂領域的專業者,如音樂系學生、音樂教師、音樂演奏者等,學習西洋古典音樂時,例如演奏莫札特或舒曼等人的作品,都有足夠的音樂典籍可以查閱。但有關台灣的音樂,卻是不知從何查找。透過辭書明瞭台灣音樂的淵源和發展,才知道自己是立足於何種文化下的音樂人;

(3)一般的愛樂民眾,經由查閱瞭解台灣擁有的寶貴音樂資產,繼而肯定自身的音樂文化而產生文化認同,才是以音樂柔軟的力量,進行最深層的文化建構。

三、〈流行篇〉主編的心得分享

流行音樂是最容易引發共鳴的民眾之音,身為〈流行篇〉的主編對於流行音樂能成為辭書的一部分,高興之餘竟是無限的惶恐:台灣流行音樂的研究因為長期教育體系的輕視,於解嚴之後才逐漸引起學術界的關注,所以在辭條的編輯上倍覺艱辛,許多內容皆是第一手的訪談資料而成。猶記得在新書發表會上,我以陳芬蘭所唱的〈孤女的願望〉為引子,來表達多年來孤寂的心情,引起當場多人的莞爾。

欣聞文化部推行「重建台灣音樂史」的政策,在流行音樂方面,研究雖越來越蓬勃,但遇到主要的問題是,1980年之前的音樂與文物保存,與1980年後的資訊整合。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1)盡可能整合民間收藏者的資源,建立第一手唱片的資訊平台,提供研究與愛樂者聆聽。

(2)需成立流行音樂文物的蒐藏、數位典藏與研究、推廣之專職機構,與以演出為主的單位分開。

(3)由文化部出面,整合分散於各機關的流行音樂資源,以免淪為多頭馬車,浪費資源。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圖/徐玫玲提供

【作者簡介】 

徐玫玲,現為輔大音樂學系專任教授,於2010-2016擔任輔大音樂學系主任。

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與德國漢堡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獲哲學博士,主修系統音樂學,副修歷史音樂學與社會學。研究主題從西方歌劇發展、西方音樂美學之議題到音樂與政治之交互關係、音樂評論等。對台灣議題亦是長期關注,涵蓋流行音樂之發展、台灣音樂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和台灣當代作曲家之研究,並發表相關的學術論文與專書:《台灣音樂百科辭書》(遠流,2008) 之〈流行篇〉主編,且撰寫百餘辭條。《解析台語流行歌曲:鄉愁、翻轉與逆襲》。台北市:東和音樂出版社,2014年。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