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打到最後一球的堅持——保齡球名將吳浩銘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打到最後一球的堅持——保齡球名將吳浩銘

 2018-03-18 22:00
要打到最後一球,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奪牌的運氣。
要打到最後一球,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奪牌的運氣。

2017年,「世界保齡球錦標賽」(World Bowling Championship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台灣隊保齡球名將吳浩銘,在男子全項賽中,以5,221分摘金,奪下個人生涯世錦賽首面金牌,也是我國隊史上第二面男子全項金牌。

去年成功在世界保齡球錦標賽摘金的吳浩銘,17歲因為跟著父親休閒時,開始接觸保齡球,憑藉著對保齡球的熱情,以「飛碟球」球路,在「2006年菲律賓風暴保齡球盟主挑戰賽」中,從資格賽一路打到冠軍賽,獲得第一名佳績。一度因為生計考量,吳浩銘有4年時間暫停保齡球選手生涯,轉行嘗試其他工作,當過便當店員,也當過水電工。但難忘對保齡球的熱愛,2010年,28歲的他再度重返賽場。「當時還年輕,回來打球體力還可以,而且我最愛的始終是保齡球。」吳浩銘說。

重返保齡球壇 用飛碟球再創榮耀

重返賽場後,吳浩銘表現亮眼。去年9月榮獲「2017年全國中正盃保齡球錦標賽」男子個人第1名、男子盟主第1名、男子全項第2名,及男子雙人組第1名,同時也代表我國參加中亞土庫曼阿什巴德舉行的「2017年第5屆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拿下一面銅牌。台灣隊也在保齡球男子團體賽中,靠著吳浩銘連打7次全倒,獨拿256分,拿下團體金牌。


2010年重返賽場後,吳浩銘仍表現亮眼。

對此成績,吳浩銘感謝教練楊振明的幫助,讓他成績突飛猛進。其實,教練指導是培植選手相當重要的一環。吳浩銘觀察到,國外參賽年輕選手,多來自相對完整的體制,如香港會支持得牌項目的職業退休選手,轉作教練培訓選手。「多虧有楊振明教練指導,我們才能在土庫曼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的比賽,得到個人銅牌、團體金牌的成績,也讓飛碟球重現!」年近60歲的楊振明教練,是全亞洲90年代保齡球資深國手。「他能看出你犯的一點點小錯誤,並且馬上提醒你,彷彿是一起在打球,讓我們很有安定感。」吳浩銘說。

世界冠軍的堅持 打到最後一格最後一球

對吳浩銘來說,他渴望打球的興趣能「當飯吃」。運動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賽事獲得好成績,才有被培訓的可能,得以保持日常的練習與生活收入。「平均1年參加2場國際賽事,沒比賽時就回家吃自己。」他表示,1天大約需要1,500元練球費用,但他重返球場後,盛極一時的保齡球風氣急速下降,競爭對手越來越少,這幾年幸運的有保齡球協會理事長吳福龍全力支持,提供保齡球館練習,才能讓他無後顧之憂專心練球。


吳浩銘採用出手後手掌朝下的「飛碟球」球路,在國際保齡球競賽中,台灣選手以飛碟球著稱,與國際上多使用曲球參賽相異。
飛碟球優點在於直球的正向破壞力,被擊中的球瓶會橫向傾倒、彈跳,增加連環撞擊其他球瓶的機會。

目前吳浩銘正在接受亞運選手培訓,爭取代表台灣參加今年亞運保齡球賽。這次的亞運培訓由保齡球協會成立教練團,選手持續練球技,並進行重量訓練、核心運動。吳浩銘認為比賽是靠著九分實力、一分運氣,打到最後一局、最後一格、最後一球,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奪牌的機會。吳浩銘希望能延續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及世錦賽好成績,再度挑戰今年8月印尼雅加達第18屆亞洲運動會,及11月香港世界盃男子保齡球錦標賽,重返亞運奪牌。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第33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