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少子化因應之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少子化因應之道

 2017-07-10 18:00
少子化與仿人科技將大幅改變人類未來的生活和社會形態,必須未雨綢繆,用心思考最佳對策,儘快採取行動,才能挺過此波新浪潮的大衝擊。圖/取材自pixabay
少子化與仿人科技將大幅改變人類未來的生活和社會形態,必須未雨綢繆,用心思考最佳對策,儘快採取行動,才能挺過此波新浪潮的大衝擊。圖/取材自pixabay

少子化的效應於去年大學招生時如預料的顯現出來,連名校都有招生缺額的狀況發生。學界擔憂台灣高教面臨「減班減課、教師失業、學生受教品質下降」的危機,高教改革成為熱門議題。有人批評政府多年來未有對策及行動,才有今日之困境,私校退場亦成焦點(但尚無顯著成效)。也有人提出政府補貼人民生育的獎勵政策,鼓勵年青家庭「增產報國」,提高國家生育率。立法院也於本會期第一次臨時會三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增加「因應少子化及育兒空間建設」一項。

近百年來,科技進步神速,各類的變革已是常態,高教制度本須定期檢討,並做適當調整,更要依時代的變遷,規畫大幅變革的長程策略和執行方案。教育乃國之大業,絕無一蹴可及之捷徑,頭痛醫頭實屬下策。又,歐美研究己指出,以補貼獎勵人民生育的政策成效不佳,有補貼時,也只提高移民/弱勢族群的生育率。此外,就中長程而言,至少尚需考量兩大重要趨勢:世界人口的增加與仿人科技的成熟,仿人科技包含AI、機器人、從生產到決策的自動化、自駕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

少子化全球趨勢  補貼獎勵生育成效不佳

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的最新人口展望報告,預估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當前的76億增加到98億,每年增加8300萬人,世界半數人口將集中在9個國家。歐洲已開發國家生育率已很低,且除了非洲外,低生育率的國家愈來愈多。顯然,少子化乃是世界趨勢。全球/台灣人口的增加會對地球/台灣的自然生態造成重大負擔,國家財政、住家、教育、醫療、衛生、交通、水和食物等資源的供應也將面臨嚴峻挑戰,社會問題隨之升高,而生活品質則會降低,政府對獎勵人民生育的合宜性宜深思遠慮。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主導經濟發展,也持續提高人類的生活水準。但近20年,歐美先進國家將低技能的製造業工作移往低薪勞工地區(如中國、墨西哥)生產,造成這些國家約三分之二的家庭收入停滯或減少,引起中低產階級高度的不滿及反動,並怪罪於全球化與移民,去年美國大選的結果強烈地震驚全球。

同時段,仿人科技有突破性的進步,已達實用程度,並逐漸使用於多種產品及服務上,使用者不全然能辨識出仿人科技的存在。有研究報告指出,未來10年在美國,預計機器人將創造1500萬個新工作,但也將消除2500萬個現有工作。又「國際勞工組織估計,最快2年,就會出現低技術勞工被機器人大量取代的情形」,美國有43%的在職者憂心其工作會被AI「搶走」。

仿人科技 機器人大量取代低技術勞工 

仿人科技所消除的工作大都以低技術、簡單、重複性高的工作為主,所創造的新工作則以高技術/知識/創新/EQ導向型的工作為主。20年後,仿人科技必會更精進,功能更高,取代更多人類做的工作。若此時鼓勵生育,現行的教育體系和教師能夠授予那些新生兒合宜的必要技能嗎? (教育體系和教師技能的變革皆非短期就能達標的任務。)若他們長大後無業可就或無能就業,國家對得起他們嗎?社會不會動亂嗎?

仿人科技可執行諸多人類的工作,也能提高生產率、效率、安全性和方便性。麥肯西的研究報告指出,依現在的自動化技術,雖然能夠「完全自動化」的行業很少,但有60%的行業,其30%的工作可以自動化,這表示大多數的行業必將改變其工作的形態,估計會影響12億職場成員。20年後,仿人科技將更先進和成熟,應用會更普遍及全面,其影嚮層面也會更廣、更多、更劇烈。不過,專業人才的欠缺和仿人科技使用的客製化可能延緩其擴散腳步。

人口的增加勢必造成生活物資供給的不足與爭奪,少子化可減緩人口爆炸的壓力,但也減少可用的勞動力,先進仿人科技的成熟及使用將會彌補消失的勞動力,但其衝擊也會相當猛烈。然而,令人憂心的是,據近期TechOrange與甲骨文聯合所作的一份企業調查報告指出,由於台灣「企業領導人缺乏對數位趨勢的認識」和「沒有長期競爭思維」,企業數位轉型決策保守,行動緩慢,嚴重落後世界其他競爭對手。驅動台灣企業決策者投資數位轉型,必須先促使他們認知仿人科技的重要性和影響強度。

教育體系、法規變革 挺過新浪潮大衝擊

少子化與仿人科技將大幅改變人類未來的生活和社會形態,為因應此新時代的來臨,政府、企業與全體人民必須未雨綢繆,用心思考最佳對策,儘快採取行動,才能使國家與人民挺過此波新浪潮的大衝擊。我們在此拋磚引玉,列出多項思考議題,以供先進及國策規劃者討論。

  • 國家的因應策略與執行方案為何?
  • 國家要專注於何類仿人科技的研發?
  • 仿人科技對各行業影響的層面和強度為何? 何種工作會被取代?
  • 仿人科技對業界的助益和挑戰為何?
  • 業界如何將仿人科技嵌入其產品、服務、營運或產品開發?
  • 未來人需具備的基本技能為何?
  • 教育體系和法規須做何(大幅)改變?
  • 教師技能要做何改變和提升? 必備的新教學和實作環境為何?
  • 工作危急者的技能要如何提升?
  • 如何善用科技(如網路、虛擬實境)激勵全民終身學習,以及快速獲取所需的知讖和資訊?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