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話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人人都熟悉的,因為人人會作夢。作夢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是美事。第一,作夢可以逃避一下緊張、忙碌、憂愁的現實生活,許多窮人、囚犯、不幸的人,都可以藉作夢得到些許安慰。我以前做過政治牢,知道牢中的難友每晚都靠好夢度日,他們在夢中邂逅美女、享受家庭大團圓,並獲得空前的自由,如果不幸的人沒有作夢的權利,剝奪作夢的自由,那麼上天就很不公平。相反地,因為人人有作夢的自由,正顯示天道不欺,人人平等。試想:乞丐夢見作王登基,而作王的夢見淪為乞丐行乞,不是拉平了嗎?
其次,作夢也證明了人的軟弱、缺憾和罪行。人在清醒的時候,受道德規範和受法律約束,不得不行正道,因此清醒的人通常像個君子,甚至像個聖人,然而在夢中無意識的狀態下,人解脫了,不再受任何規範和約束,於是種種不當有的意念都可以出現夢境中,白日的所謂君子、聖人,到夜間却變成盜賊了。如果一個人虛心面對夢境,就要承認人的真面目─虛偽、自私、荒謬、無恥,於是非謙虛不可!
第三,縱然夢有美惡之別,有人神經衰弱,日間操勞憂慮,以致惡夢連連,冷汗直流,但是根據精神分析家的說法,夢有保護睡眠的作用,一個人神經衰弱、操勞憂慮時,可能根本睡不著,但是進入恍惚狀態之後,夢出現了,這樣就有了休息的機會。換句話說,有夢,是證實你休息過、睡過了。
第四,其實作夢也有建設性的意義。出現惡夢可以檢討改進;出現美夢,何不把美夢當真,化成人生的願望與理想呢?聖經但以理書有個故事,說尼布甲尼撒王有一次作了一個惡夢,夢見「在大地中心有棵大樹,它越長越高,直到頂天;世上所有的人都看得見。它的葉子青翠美麗,樹上結滿了果子,足夠全世界的人食用。野獸在它蔭下歇息;飛鳥在枝上築巢,各種生物都吃它的果子。」(但四10〜12)
但忽然一個天使出現,大聲喊:「把樹砍倒,劈斷樹枝,搖落樹葉,打下果子……。」尼布甲尼撒王為這個夢害怕,他找來會解夢的先知但以理,但以理說:「那棵大樹又高又壯,象徵你的權利高達於天;但是樹被砍倒,却預兆你有禍了。」最後又說:「陛下啊,請聽我的勸告,不可再犯罪,要秉公行義,憐憫窮人,這樣你就會繼續昌盛。」據說這個夢後來一一實現,不過這個王因肯「秉公行義,憐憫窮人」,最後又昌盛了。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很多,可見作夢對人生也有價值。
二、台灣人愛作夢
台灣人對夢有一番研究,稱夜裏作的夢為「正夢」,白天小憩作的白日夢為「虛夢」,稱神佛或祖先入夢為「托夢」,宿仙公廟求夢為「求仙夢」。從台灣人愛作夢、愛求夢,可以知道台灣人相當敬畏夢,認為夢對人生會有啟示,是人神相通的橋樑,所謂「吉凶未來先有兆」,夢便是兆頭的一種。
台灣人夢的學問很大,經常以夢來卜吉凶,根據吳瀛濤的《台灣民俗》一書所載,夢見登高樓、磨刀、井中有魚、得鞋、臥米中、行水上、殺豬、月下焚香、蛇人相交等等是吉:夢見鴉鳴、豬不殺而斃、水牛不見、殺羊、入獄、被輯、女人相打、跳落廁中等等是凶。這些都沒有科學上的根據,但是大家寧信其有;言之鑿鑿。然而有這些論定也好,因為都不外要人在人生的旅途上,小心翼翼地走,不可莽撞。
台灣原住民對夢也有研究,敬畏之心不亞於平地人,尤其在從前有「出草」習俗的時候,隊伍出發前非先作「夢卜」不可。泰雅族在出草前,先在野外蓋個草屋,參加者晚上集體睡在裏面,作「集體夢卜」,天亮時每人提出報告,如少數人有惡夢,少數人要退出隊伍;如多數人有惡夢,則全隊暫停,次夜再卜,直到美夢臨身才出發。布農族也這樣,不過他們只由隊長在集會所夢卜,吉則翌晨出發,凶或無夢則次夜再卜,如果四夜無夢,必須停止行動。
可見平地人愛作夢,原住民也愛作夢,美麗島上的人們,是愛作夢的民族。
三、藉夢話來統治台灣人
台灣人的愛作夢,給統治者可乘之機,因此他們就藉夢話來統治台灣人。
1683年大清帝國派施琅攻台前,流傳許多夢話:一是陳永華的白日夢。據彭孫貽的《靖海志》說:「六月,鄭氏總制陳永華晝坐,見有衣冠甚偉者,自稱行災使者,欲借其衙署,約住三月然後去。永華設席張樂讌之,與之譚甚久,餘人不見也。即封署借之。」據說「行災使者」(瘟神)離去不久,陳永華就死了。這是鄭氏政權淪亡的預兆。
一是施琅夜夢。據杜臻的《澎湖台灣紀略》說:「初,琅將出師,夢觀音授以水一桶,覺而曰:『水者海也,一桶者大一統也。我今茲必破賊乎!』」這是施琅出師攻台前,夢見「水一桶」而聯想到「大一統」,於是精神百倍,信心十足,浩浩蕩蕩地向台灣揮戈而進了。
一是關公托夢。據杜臻的《澎湖台灣紀略》又說:「又,軍事有宿於關壯繆廟者,忽聞空中呼曰:『選大纛五十杆,助施將軍破賊。』」關壯繆廟就關公廟,關公是武將,有一夫把關,萬夫莫敵之譽,現在有這位戰神助陣,攻台之戰那有不勝之理!
一是天妃托夢。據林豪的《澎湖廳軼事》說:「又先於(1683)六月十八夜,臣標署左營千總劉春,夢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灣。果於二十二日澎湖克捷,七月初旬內,台灣遂傾島投誠。」天妃就是媽祖,相傳為興化人,出生時不哭,又稱「默娘」,死後成仙,傳說常穿朱衣雲遊台海,遇漁人有難,即予施救,在台灣不分閩粵都信仰不替,沿海到處有媽祖廟,香火鼎盛。這個夢是媽祖顯靈,表示她支持「大一統」,因此攻台之役,必勝必成。
今人來看這些夢話,當然一下子就看出其中有詐,顯然都不是台灣人的夢,而是清廷御用文人杜撰的夢囈。原來作者是要利用民間篤信「行災使者」、觀音大士、關公、媽祖的心理,來宣告鄭氏治權氣數已盡,而大清帝國統治台灣是順天應人之舉,因此眾百姓要安分守己地當順民,不可有反側之心。顯然這是統治者的鬼話騙術,我們的先祖都上當了。
作者指出,在林豪的《澎湖廳軼事》中記載媽祖顯靈,表示她支持「大一統」,因此清朝的攻台之役,必勝必成,顯然是統治者利用民間信仰的騙術。圖/Huiching Chen
四、小夢與大夢
台灣人愛作夢,於是被統治者利用而不自知,說起來也是怪可憐的。然而審視台灣人作夢的內涵,也活該台灣人要受欺受騙。原來一般台灣人的夢境,不外求三多九如,即多子、多財、多壽,所謂福、祿、壽一類的東西,多半要解決個人一己的問題,要為一己謀福利的。充其量這只是自私自利的小夢,個人主義的小夢。
有沒有群體或社會主義的大夢呢?譬如夢見貪官汙吏被打倒,政治更清明;夢見人人豐衣足食,野無餓莩,社會更公平;夢見無盜無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治安更良好;夢見寶島盛開銀色的花朵,選舉公正、特務歛跡、言論自由,不怕隔牆有耳……。或許有些仁人志士會進入這樣的夢境,但一般小百姓是不作這樣的夢的。
台灣人作小夢的太多,作大夢的太少;寧願多關心自己,也不去體貼別人!
事實上,每個人的小夢要實現,非得先讓大夢完成不可。如果一個社會不講理、不健康、不安全,你個人憑什麼發財長壽呢?舉個例說,工廠的黑煙毒氣是不長眼睛的,不分貧富貴賤統統有「獎」,如果大家不同心協力先把放毒的煙囪拆平,個人的長生不老夢是不會實現的。總之,個人發財長壽的前提,是要有一個適合人人發財長壽的環境。為了自己的幸福,反而大家要先編織大夢才好。
其實台灣人也有大夢、敢做大夢,幾百年來在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下,英雄豪傑代代輩出,都以打倒統治者為職志,這些英雄豪傑編織的便是大夢。歷代各舉一人為證,荷據時有1652年郭懷一的大夢,清據時有1721年朱一貴的大夢,日據時有1915年余清芳的大夢。他們的大夢,或許有的自幼即有,有的在舉事前才有,甚至有的在上斷頭台前夕才有,但都已無關緊要,緊要的是,他們的大夢已編入台灣歷史舞台劇中,並以接力賽的方式出現,最後大夢成真,夙願已達,都可以含笑九泉之下了。你看:荷蘭不是被趕走了嗎?大清帝國不是瓦解了嗎?日本仔不是落荒而逃嗎?那一個霸權還能在台灣島上耀武揚威呢?
五、還有一個大夢
生為台灣人是最大的痛苦,也是最大的喜悅。台灣人有史無前例的被壓迫慘痛的歷史命運,然而在被壓迫中做大夢、成大事的痛快,却是世界各民族所未必有的。現在台灣人還要編織與完成一個大夢,就是台灣人要當家做主。
提到「夢」,有時難免有嘲諷的意味,因此有所謂「痴人說夢」、「南柯一夢」的成語,認為既然作夢,那就不是真的,畢竟夢離開現實很遠很遠。可是我們也得承認,人類的進步大都由夢想而來的,如果沒有夢想,那有今日的成就?從前人看鳥飛,就夢想人能飛多好!時至今日,人能飛已不是夢想,載人的飛機、帶人的滑翔翼不是到處飛舞嗎?超現實的夢想和看不見的上帝,同樣都是打破現實格局,指引人生與歷史迷津的羅盤。我們一定要勇敢地、痛快地、大方地編織大夢,一定要理智地把夢境化成可能的願望與理想,然後再進一步按照計畫去促其實現。人間沒有比作夢快樂,也沒有比夢境成真更快樂的事,美國獨立已經二百年了,但每年的獨立紀念日,他們仍舉國若狂,如醉如痴。
沒有夢的人生太單調,沒有夢的民族太淒涼,太平洋中,美麗島上的二千萬台灣人啊,快快讓台獨入夢來!(1988年11月23日報載)
※本文轉載自:《劉峯松全集3教育․觀護․人權》(拓展文教基金會出版,2021.8)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