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是台灣農業最重要所在,過去這十幾年,農業都是被犧牲的產業…雲林同鄉在他鄉都非常團結有力,就是因過去故鄉較無發展空間而外出奮鬥…」民報文化雜誌第九期專訪李進勇,陳永興關心雲林如何號召子弟回鄉發展?李進勇完整說明目前雲林正將劣勢翻轉並成為新產業。
李進勇說,其十年前,返鄉代理縣長,歷經蘇治芬與其至今執政,根據103年最新統計資料,雲林農業產值大幅成長,相較政府經濟疲軟,雲林是逆勢成長。
此外,從基隆市長到雲林縣長,從海洋到農村,李進勇說:在海邊我係海邊人,回到農村,我係「作食人」!「我不會固執」!陳永興為李進勇加油!並推崇肯定勇伯「頭髮雖白,但會吸收新知」!
陳永興會談李進勇全文如下:
李進勇:十年前,我返鄉代理縣長,民國94年年雲林農業產值,大概450億,蘇治芬執政,102年產值為660億,七、八年期間,雲林農業產值大幅成長,103年最新統計資料,再成長至720多億,相較政府經濟疲軟,雲林是逆勢成長,為什麼會有逆勢成長的現象,也就是咱的農業生產的量未必增加,但質提升。
新一代農民的投入,是「質」提升重要原因之一,當然政府也鼓勵。
雲林這幾年如開辦農民大學、有機專班提供技術,雲林有農業安定基金,讓年輕人有資金,從事精緻農業栽培,另外,精緻化很重要,如溫室、網室、有機栽培…。
此外,政府協助品牌建立與行銷,目前雲林在台北華國飯店、大稻埕與台北車站微風廣場共開了三家店鋪專櫃,專賣雲林農特產、十大伴手禮,過去已有相當發展模式與成效,目前往前力推讓農業產值再提昇。
雲林農業科技與條件堪稱跑在最前端!此外農村也是我們重要資產,「農村+農業」相結合,雲林在這幾年全台灣的農村再生社區營造是第一名。如虎尾頂溪社區「屋頂上的貓」把農業與微旅行結合,年輕人返鄉也會成功賺錢。農業多角化結合再推廣,農業還是有「我們的未來」。
陳永興:從基隆市長到雲林縣長,從海洋到農村,這個轉換,基隆經驗對目前治理雲林有助益嗎?或是說,須轉換思考模式,或決策藍圖?
李進勇:過去基隆或入閣中央部會,經驗的累積當然有所助益,有好、有須檢討,過去若有過錯誤,當然現在可以作為提醒,過去基隆經驗對我而言是很好背景與經驗。
此外,在執政的觀念、作法、心態…等等則並無差別,當然城市不同,施政重點也不同。但「我不會固執」!在海邊我係海邊人,回到農村,我係「作食人」!
陳永興:李進勇縣長「頭髮雖白,但會吸收新知」!
(影音/攝影馮國瑋 後製林崑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