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8月2日與中國異議作家余杰對談時,提到民進黨已經確立選舉總路線,2020大選的選戰策略與主軸,就是「抗中保台」。過没幾天,台灣之友會會長黃崑虎召開「守民主護台灣大聯盟」籌備會議,有意進行類似「二○○四年的二二八百萬人牽手護台灣」運動,以號召團結台灣人民,此一計劃無異是呼應「抗中保台」的宣告,讓2020大選的選戰輪廓一下子鮮明了起來!
民進黨為了打贏2020大選,以「抗中保台」為競選主軸,這是極具高明的策略,尤其是在香港發生「反送中風暴」,讓台灣人民感受唇亡齒寒的連動,加深台灣社會的危機四伏的感受,「抗中保台」似乎已經成為現代進行式。
可是按照過去的經驗,2020總統大選,民進黨要以「抗中保台」為選戰主軸,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可能要激發人民強烈的「台灣意識」,成為一股風潮,再進一步建立台灣主體性(台灣第一、本土優先)路線,才可能達成目標。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李登輝情結」是在台灣政治演進的過程中,一個極為特殊的現象與課題,李登輝因為是第一個「台灣人總統」,在他與國民黨非主流勢力長期的政治鬥爭中,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主要原因就是他善用當時黨外民主運動興起的「台灣意識」,轉化成為與政敵對抗的工具與力量。
「李登輝情結」的產生,有其時代背景,根據台灣教授協會學者張正修的分析,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被外省權貴包圍,而在與外省權貴,尤其是非主流派的鬥爭當中,他是一個「受難者」,他的經歷正是台灣人戰後被統治過程的一種反射,也因此,他的處境受到同病相憐的同胞充分地同情;而李登輝是是台灣人第一位總統,這是台灣人四百年來夢想都得不到的權勢與殊榮,李登輝當上總統,台灣人似乎亦感覺到自己是台灣的主人了。
就是因為「李登輝情結」的誕生,讓在每一次的政治鬥爭當中,台灣人都給予李登輝民意上的支持,讓他克服困難,突破非主流勢力的反撲,完成時代的任務;隨而繼任的陳水扁總統,雖然在第二任期,發生了紅衫軍之亂,可是仍然因為他堅持做為「台灣人總統」的角色,在「台灣意識」的充沛支持下,順利做完了任期。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都是因為台灣意識的提升,產生了「台灣人總統情結」,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突破難關,完成天命;當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蔣家國民黨黨國體制的統治時期,台灣人憂慮、懼怕國民黨會把台灣出賣給中國,而台灣人多數認為李登輝、陳水扁不會出賣台灣。
要命的是,這些年來蔡英文一直没有給人她是「台灣人總統」的感受,包括她在內的民進黨決策核心,他們的理念與中心思想,欠缺強烈的台灣意識,蔡英文執政這三年來,重用「老藍男集團」,疏遠台派人士,再加上她打壓東奧正名運動,更令台灣意識重挫,台灣社會不但没有產生「蔡英文情結」,反而是對她感到深惡痛絕,今天政局走到這個地步,與過往的種種做法息息相關。
時至今日,解鈴還需繫鈴人,過去蔡英文的用人風格與政策理念,談不上是在走台灣主體性路線,當然也不會有「台灣第一,本土優先」的做法,自然而然不會激起「台灣意識」,引起人民的共鳴,民進黨到底是要拿什麼去「抗中護台」呢?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