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烏魚子使用雌激素問題再度引發關注。由於時機正值春節前烏魚子購買旺季,養殖業者及商家極力反駁,深怕影響到這波買氣,屆時業者就真的只能「過寒冬」了。
雌激素用藥之說,衝擊烏魚子行情
依照現行《飼料管理法》相關規定,雌激素並非列於《飼料管理法》公告的「飼料及飼料添加物詳細品目」範圍內,因此不可添加於飼料中使用。業者在飼料中添加雌激素,無論對人體或水域有無危害,都屬違法行為,卻從未見漁業署、衛福部取締。政府部門的消極不作為,才會讓養殖烏魚子用藥烏雲遲遲揮之不去。
其實在烏魚養殖過程中,使用含雌激素的飼料,讓養殖池中的烏魚能轉變成雌魚;再透過良好的水質管理養成優質母烏,進而取得高品質的烏魚子,已經是相當普遍的做法,而且已行之有年,業界及漁業署官員都知之甚詳。儘管研發此方法的海大教授,聲稱該添加量很低應該不會對水域或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但因飼料業者在飼料中添加雌激素種類可能不同、添加劑量也不一樣;加以養殖戶餵食時間長短不同,含雌激素飼料流失至水體等,這些變數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在沒有經過科學實驗驗證前,任何有害或無害的評論都過於武斷。然而主管機關漁業署每年編列上億元研發經費,卻未針對此一存在多年的爭議委託相關學者專家尋求解答,有虧職守。
此外,屬於農委會的水產試驗所,每年同樣編列數億元經費,對於民眾及業者關心有關雌激素對魚體、水域、人體影響,卻也沒有進行科學化研究,反而將研究重心放在取得技術移轉及智財權上,與漁民迫切需要解決問題脫節。亡羊補牢,政府部門應該委請專家學者,針對烏魚人工配合飼料中添加雌激素進行系列科學驗證,讓證據說話並作為後續政策管理的依據,才會讓業者及民眾信服。
染色體操作變性,國外技術領先台灣
在國外,為避免透過激素改變魚類性狀來提高其經濟效益,而造成食安與生態環境污染的風險,已成功運用染色體操作育種技術,來產生全雄或全雌(如虎河豚、鮭魚、比目魚、大黃魚等)品種,從此不必再借助荷爾蒙(激素)性轉換魚種,一舉杜絕使用荷爾蒙產生的諸多後遺症。台灣漁業主管機關也應該責成水產試驗所運用生物技術確立生產全雌烏魚苗的技術,並將該技術迅速移轉給民間有證照的繁殖業者,以生產健康優質的全雌烏魚苗供給養殖業者使用(無須再使用雌激素助其變性),即可撥開多年來養殖烏魚子用藥的「烏」雲!
另外,值得重視的是,台灣野生捕獲烏魚受到全球暖化、洋流轉變、海域污染及兩岸漁民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近年台灣烏魚捕獲量呈現大量減少的現象(2015年捕撈量為1,289公噸)。今年暖冬明顯,據報野生烏魚蝟集台中以北,捕獲數量也比去年同期減少四成,野生烏魚子數量跟著減少。
台灣西部海域是烏魚的產卵場,為保護此項珍貴天然資源,建議政府除了加強野生烏魚資源全面調查研究(包括:水文資料、資源變動、產卵場、野生烏魚性別比率等)外,也應該早日擬訂烏魚捕撈總量、體型大小等保育暨管理措施,保護此台灣黑金信魚,永遠給安身立命於台灣的子民享用。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