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尼加日前與中國建交,結束與中華民國77年的邦交關係,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顏建發認為,多明尼加被挖走反而是好事,「因為兩岸關係更清楚了」,「沒有糾糾纏的問題了」。他認為邦交國數字只是一個象徵,20國跟10國意義一樣,台灣還有邦交國,我們也珍惜,但不必玩「金錢外交」。
顏建發對未來表示樂觀,重點是只要台灣選對邊,中國反而是孤鳥。他提到,現在要積極做的,反而不是在邦交國數目上計算,「坦白講,邦交就算被挖到剩十個,我看也有一個底線,一些小國家如果跟我們在一起,享受我們給他很好的待遇,它加入中國這一票,這麼多邦交國,它可能會受到冷落。不見得跟我們在一起是不好的」。
兩岸政策協會今(3)日上午舉行「從兩韓互動看兩岸關係」座談會,包括顏建發、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范世平、真理大學台韓交流研究中心教授董思齊、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洪耀南執行長等人與談,不少與會學者都談到兩岸與兩韓的不可互比性,而顏建發與范世平更針對多明尼加斷交事件進行解讀。
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健行科大企管系教授顏建發表示,「對小國來講永遠沒有悲觀的權利」,多明尼加被挖走反而是好事,因為兩岸關係更清楚了,「沒有糾糾纏的問題了」,對台灣建立獨立國家的認同感是有幫助的,對中國有期待、不切實際幻想應可了結。
他表示,對台灣而言,邦交國數字是一個象徵的意義,有邦交國的意義比較大是駁斥一中原則,二十個跟十國在意義上來講是一樣的,邦交國還有,我們也珍惜住,「但我們絕對不願意在金錢外交上跟它玩,在金錢外交上跟它玩意義不大」,因此這次斷交,社會也沒給政府很多的譴責。
顏建發也認為,「很多人把兩岸和兩韓一起談,這是一個被誤導的議題」,因為台灣從1895被割讓之後,從沒回到中國手裏,1951年《舊金山和約》台北和北京沒有被邀請參與,所以台灣的地位還是懸著。從歷史事實上,1945年日本被趕走,基本上是美國投入,中國並未盡到太多力量,中國當時在哪?國民黨在內部抗戰,共產黨在四處鼠竄,從這點上來看,台灣跟中國是無關的,因此當我們把兩韓引到兩岸,這裏面有很多迷思、很多誤導。
「再者,就算兩韓統一,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不見得是壞事。從這幾年來看,兩韓對統一議題不想讓中國插手,兩韓統一美國應該是樂見,因為美國可在東北培殖勢力約制中國,但兩岸統一,美國勢必要撤出亞太,因為台灣在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美國、日本打從心眼裏大概不希望兩岸統一,因為兩岸統一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因此兩韓跟兩岸統一,從政治現實上、理論上都很難放到一塊來講」,顏建發說,應擺開這種思考的糾結,這種思考糾結在很多策略上會被誤導。
至於很多人都說台灣處境很危險?但顏建發認為,「現在台灣處境是最好的」,「從大的意識形態路線上看,我們是選擇民主自由的角度,這是世界多數人選擇的路線,怎麼是錯呢?就國際現實來講,我們是跟美國、日本歐洲這些價值同盟國站在一塊,雖然個體小,但我們所依託的環境是大的,中國反而是孤鳥,中國從東北,到東、到南、到西都被圍堵,現在比較好的關係是跟俄羅斯,可是俄羅斯跟中國也是忌憚,西伯利亞這麼大一塊地區,才六百萬人口,「擔心哪一天被中國拿回去」,所以中國是孤島,我們是站在有利的這一邊。
顏建發說,現在要積極做的,反而不是邦交數上計算,「坦白講,邦交就算被挖到剩十個,我看也有一個底線,一些小國家如果跟我們在一起,享受我們給他很好的待遇,它加入中國這一票,這麼多邦交國,它可能會受到冷落,以這情況看,不見得跟我們在一起是不好的」。
「以這情況看我覺得未來還是很樂觀的」,顏建發強調,我們只要走對路線、選對邊,從內政上經濟、文化、環保、福利,從內政上好好打造一個美好的台灣,這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中國走向個人獨裁一黨獨大的方向是走錯邊了,但它沒辦法回頭」,「我們可以更有耐心打造台灣,等中國內部有一股民主力量做一個翻轉,那時候在民主國家跟民主國家交往,我們也許可理出比較良性的兩岸互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