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提早致富大放絕——股權投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提早致富大放絕——股權投資

2018-07-10 16:10
「股權投資」就是投資未上市櫃股票的意思,軟銀集團等事長孫正義,因投資阿里巴巴,而成為當今日本首富。(圖/創用CC授權)
「股權投資」就是投資未上市櫃股票的意思,軟銀集團等事長孫正義,因投資阿里巴巴,而成為當今日本首富。(圖/創用CC授權)

【樂透人生】眾多投資機會中,「股權投資」高風險、高報酬特質,有如21世紀版淘金記,締造許多傳奇故事。而平凡人如你我,要如何從中淘寶呢?

「股權投資」就是投資未上市櫃股票的意思,軟銀集團等事長孫正義,因投資阿里巴巴,而成為當今日本首富。馬化騰因2004年6月16日騰訊在香港上市,股價一路飆升且市值達全世界第5大,而成為中國新首富。而南非米搭得國際控股集團在十七年間透過騰訊股權投資,獲利超過1,700億美元。

有錢人會玩的金錢遊戲:股權投資。那我們一般人,要怎麼做?

財富等級

先來看一下財富金字塔,世間人財富可以大略分為六等級:


(資料來源:連結,吳家揚整理)

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屬於階級1和2,運氣好或夠努力的少數人會到階級3。從階級1到2,財富翻2到3倍。從階級2到3,財富再翻5到10倍。一般人,通常在階級3就到頂了。

階級4為有天份的表演者,如電影演員或天王歌星、職業運動員、藝文界名家、各行業大師等,有個人品牌。階級5為各行業企業主和經紀人,整合和分配資源,可以從中端走最大利潤。例如投資銀行經紀人、上市櫃公司老闆、股權投資者、股票發行機構等等。而階級6為政府或商業大亨、各行業霸主,少數行業大師中的大師。他們為整合和分配資源者,靠無形資產賺錢,制定遊戲規則,讓別人遵守。

階級愈高,財富等級越高,人數越少。基本上,階級1到3都必須要附著在公司體制下,為資本家打工。階級4以上,可為自己打工,或提供機會給別人,賺錢速度令人眼紅,且財富等級是階級3以下難以望其項背的。前1%富豪,掌握全球80%以上財富。

公司釋股過程

新創企業福音者蘇拾忠,2018將會是台灣天使年。(資料來源:連結

公司可能會經歷幾個發展階段:1.公司創辦人Fonder ==> 2.尋找共同創辦人Co-Funder ==> 3.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 ==> 4.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 5.私募Private Equity ==> 6.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 7.初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釋股過程為:步驟1.創辦人們擁有原始股權,發行A股數每股a美元,為100%公司控股。經過一段時間得市場運作後,步驟2.以公司x%股份給投資客融資A元,溢價發行B股數新股每股b元,將A元與其他專業公司建立幾家新工廠擴大生產。步驟3.發行y新股給每位股東,擴大股本消化步驟2的溢價。雖然原始股東的股權百分比下降,但財富是增加的。重複步驟2和3,經過幾輪募資和資本市場的運作之後,各階段投入的投資人,都會獲益。

每個階段,都要有投資人買單,認為公司的估值是合理的,股價才會愈墊越高,也才能吸引下一隻老鼠。印股票,換鈔票。最後就準備IPO,釋股給投資大眾了。

釋股與融資和估值示意圖:

新創公司,沒沒無聞缺錢缺人時,創辦人可能常常要跑銀行3點半。到創業資本快燒盡時,要儘快找到新資金,或有興趣的共同創辦人,一起來經營公司和燒錢。這時出資者,不外乎是3F(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和笨蛋Fools)。隨著公司慢慢有起色,創辦人會陸陸續續在公司不同發展階段,找到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投入資金。創辦人的股票持有成本最低,隨著公司成長,而營運風險越來越小,當然股權價格也會越來越高,而最後IPO時的股價最高。

每個階段都有專業人士或專業公司,評估後而投入資金。如果對公司有信心,愈早投入成本愈低,但投資風險也最高。一般人有機會介入的時機點為:AG、VC和PE這三個階段。如果有機會撐到公司IPO,獲利10倍應是「基本的」收益,當然公司的「本夢比」也要夠高,才有機會。每個階段的專業投資人,在公司找到下一輪新的投資者時,可能就賣掉股權,落袋為安,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人無股權,不富!

在資本市場上,常會看到一夕致富的傳奇,例如FB、Apple、Amazon、Tencent、Alibaba等股票上市日,創造許多億萬富豪。在傳統思維裡,需要幾十年,甚至好幾代的努力,才有可能累積大筆財富。但,如果找到一個有潛力的公司,去投資的話,賺大錢這件事,就會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上班族要翻轉財富階級,透過股權投資,是有機會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的。股權投資是一種私募的形態,所以透明度低,被騙上當的機率高。如何分辨和評價?

從公司成立後,股權就產生了。到公司上市櫃,快則3年,慢則遙遙無期。如何做到「辨識機會、投入資金、機會成本管理和退場機制」?這就是要做的功課,避免錢卡住動彈不得。投資是一門學問,主要是要投資「公司創辦人」這個人,其次才是商業模式。先找對的人上車,人對了,即使商業模式或產品不對,也可以及時調整修正。

原始創辦人,最好是找有創業成功經驗者,也要有優秀的團隊。活超過5年的新創公司,機率不到10%,且還不一定賺錢,只是還沒收起來而已。商業模式愈簡單愈好,不管是AG、VC、PE或IB,他們都是專業的,錢也夠多,可以忍受100個投資案中95個失敗,只要有5個成功,就可以海撈一筆。但我們沒有專業,和那麼多的錢,所以如果投資到一個爛的案子,可能就血本無歸了。

我們個人若要投資,就要投資有聲譽的創辦人,要投資生意簡單和有現金流當護城河的公司,公司至少要活超過5年,且要有盈餘且公司展望前景佳。要投資有良好價值觀的公司,購買它的股權,流通性良好可以隨時進出,才會比較令人安心。

未上市公司如何找

市面上很多神祕的股權投資說明會,多聽可以增廣見聞。有些人,拿了一個爛的商業計畫書,就開始賣股權了,要小心。說明會聽多了,也可以分辨是否為詐騙。

另一種簡單的做法,就是GOOGLE「未上市櫃股票」去研究,這些股票比較接近IPO,雖然價錢較貴但風險較低。選股標準與一般上市櫃股票相同,只是流動性差,要有變現不易的心理準備。像台北101或集保公司的股票,都是很好的投資標的,只是買不到,或很難買到而已。

很高興15年前隨著經濟部MMOT專案計畫到美國學習,有機會到矽谷參訪橡子園創投育成中心。華人投資巨擘林富元先生,也是共同創辦人之一,他對我們上的「股權投資」這門寶貴功課,至今對我還是受益無窮。讓我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參與股權投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當公司員工,另一種是當公司股東。如果只當股東的投資者,要可以掌握公司的財報和產業競爭力,也要實地勘查公司的狀況後,才投入資金。如果當「好公司」員工者,就趁增資認股的機會,多認購一些。待公司IPO後,都可以大賺一筆。如果投資未上市公司股票,最後變成壁紙或上市櫃遙遙無期,表示我們是3F中的笨蛋,也是自找的。張大眼睛,好好挑股票吧,財富就在不遠的將來等著我們。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