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照顧殺人悲劇正在台灣社會蔓延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照顧殺人悲劇正在台灣社會蔓延

 2016-08-15 10:41

桃園市觀音區一名78歲阿公在父親節當天被砍身亡,警方偵查一周後發現,兇手應該是阿公的77歲太太。阿公一年來因罹患失智症與其他身體疾病而臥病在床,都由阿嬤照顧,出事前幾天,阿公出現厭世想法,要求阿嬤將自己殺死。父親節當天,阿嬤拗不過阿公的再度求死,再加上她也早已身心俱疲,竟然真的拿菜刀將阿公砍死。

因照顧失智失能家屬身心俱疲而將被照顧者殺死的事件,稱為「照顧殺人」,這個名詞聽起來陌生,卻是台灣社會必須正視的新興社會現象,因為近年來照顧殺人悲劇陸續發生,而且一件比一件更加悲慘,讓人不忍。以新聞中的阿嬤殺阿公來說,在台灣這幾年發生的將近二十件受害者為老人家的照顧殺人事件裡,這是第一起由阿嬤殺死阿公的案例。

這幾年的照顧殺人,最常見的是阿公殺死被照顧的阿嬤,以及兒子殺死失智失能老媽,因為男性照顧者一般來說,比較不能適應照顧角色,也不擅於求助,等到照顧壓力累積超過臨界點才爆發出來。然而幾個月以來,台南有媳婦悶死久病公公,桃園有孫女殺死失智阿嬤,如今又發生阿嬤殺死失智阿公的事件,幾起案件的行兇者都是女性家屬,正說明了殺人悲劇正在台灣社會蔓延,原本比較能夠承受照顧壓力的族群,也都不堪負荷照顧重擔,而用殺人方式來解決照顧問題。

胼手胝足打拼一生的老人家、原本應該白頭偕老的夫妻,竟然因為照顧問題,拿刀砍死對方,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比這更加讓人不忍?然而台灣社會對這樣宛如人吃人的悲慘現象所投予的關注,卻遠不如貓狗虐殺事件。因此,要遏止照顧殺人悲劇蔓延,整個台灣社會,從政府到民間,都必須加強對照顧殺人的認識,以喚起所有家屬、醫療人員與專業照顧者,甚至鄰里社區,一起來防範照顧殺人的發生。

以新聞中的阿嬤殺死阿公來說,出事後家屬難以置信,怎麼可能鶼鰈情深的阿嬤會殺死阿公?殊不知就因不忍對方受苦,再加上自己早已心力交瘁,便可能成全對方,也讓自己得到解脫。照顧失智失能老人家,是一件相當辛苦疲累的事,其他家屬切莫以為照顧者看起來沒有異樣,就讓他們獨自承受照顧責任,一天捱過一天。許多照顧者基於人倫要求與責任感,即使早已出現失眠、焦慮、憂鬱、自殺或殺人想法等不堪照顧負荷的徵兆,也不敢向人透露,必須由旁人主動詢問。

醫療人員在診療過程裡,如果發現需要長期照顧的患者,一定要關心家屬的身心狀態,而非只是診治患者。比如新聞中的阿公,醫療人員除了為他治病以外,也要主動探詢阿嬤如何照顧阿公,必要時應告知縣市政府長照窗口聯絡資訊,甚至主動代為求助。

長照窗口接獲這類照顧需求申請後,會前往當事人家中評估,然後核定一個照顧時數,再由照服員到府協助阿嬤照顧阿公。照服員在服務過程裡,如果發現阿公有厭世思想,或者阿嬤早已心力交瘁,應主動通報照管專員,協助轉介自殺防治、家屬支持等照顧資源。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目前有將近五十萬需長照老人家,這就代表至少有這麼多家庭應注意照顧殺人的潛在風險。照顧殺人發生之前,多有跡象可循,衛福部可仿效自殺風險量表,研擬出照顧殺人相關危險因子,以供家屬參考。

每有一件照顧殺人悲劇發生,都代表冰山底下,還有更多正在漫漫長夜裡,對著失智失能老人家獨自飲泣的家屬。政府預計於明年施行「十年長照計畫2.0」,屆時務必確實將207億長照財源妥善運用,好讓更多家屬接受照顧協助。此外,一年207億,或者一年4、5百億的長照財源,都還是遠遠不足,政府應與時俱進,逐步擴增長照財源,並建構更周延完善的長照體系,才能遏止照顧殺人悲劇的蔓延。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