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波羅的海沿海的鄰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相繼加入歐元區之後,2015年元旦起,人口只有3.3百萬的第三個小國立陶宛(Lithuania),正式成為第19個歐元區(Eurozone)國家。這3個小而美的國家,都是從前蘇聯時代獨立出來,走自己的路;今年3月,立陶宛將慶祝建國25週年。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指出,隨著共產主義的終結,1990年代初起,國幣利特(litas)曾是立陶宛獨立的強有力像徵。這次,歐元區為了迎接立陶宛的加入,特別在歐元硬幣上的另一面鑄下立陶宛的「國家象徵Vytis」(即白馬持劍騎士標幟)。這一象徵從14世紀起就鑄印在立陶宛的硬幣上。現在,這一象徵將走進全歐洲,從馬耳他到芬蘭,從愛爾蘭到拉脫維亞;也體現了這個民族在歐洲的標誌。
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該國內民眾只有一半人看好這一歐洲統一貨幣,而且民眾擔心加入歐元,物價會跟著上漲。不過,立陶宛財政部長沙久斯(Rimantas Sadzius)確信,情況將會改變;更重要的是立陶宛需要歐元。
立陶宛財長進一步指出,人們議論歐元危機已有一段時間,但歐元屬性顯示出,不論對外部的震盪,或是對內部金融壓力,都具有抗壓性。歐元已達到如此狀態:無需外來助力也能克服所有危機。
財長沙久斯指出,立陶宛從2002年起就將本國貨幣利特與歐元掛鉤。該國也經歷了歐元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所有遭遇:內部貶值、幅度高達30%的薪資和社會福利支出的被迫削減。過去,我們一直無權參與決定,不能充分享受歐元這一統一貨幣帶來的益處。當然,低利息讓我們這個還非常小的預算赤字國家,得到受惠。然而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們將擁有發言權,參與決策。對投資環境而言,這是好的,因為,我們從此不必擔心立陶宛國幣利特,嚴重貶值的風險。
政府官員相當明確表示,加入歐元區的好處,不但能激勵投資,也能深化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中央銀行總裁維斯力奧斯卡斯(Vitas Vasiliauskas)表示,該國與歐盟國家有著地理上的區隔,不過,未來的發展的相關性會更加緊密。
分析家指出,立陶宛的經濟成長穩定,2015年估計約有3.1%的經濟率,不過,俄羅斯經濟的走下坡,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因為該國的東邊大鄰國就是俄羅斯。
過去數百年間,立陶宛曾分別將東德馬克、利特、蘇聯盧布、俄羅斯盧布、塔龍那(Talonas )及新利特作為本國貨幣。自2002 年起,該國採用國幣利特以固定兌換率跟歐元掛鉤。2015年起,立陶宛施行原有國幣利特(litas),以及歐元的2種標示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