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15)天召開課審大會,審議高中、高職及國中小學等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並通過修正。教育部強調,修正後的社會領域課綱沒有「去中國化」,並以學生為主體,幫助下一代發展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而非侷限於一國家、一民族的單一觀點,讓歷史教育擺脫單一意識形態或國族觀念的灌輸。
外界高度關注教育部課綱審議,包括國語文領域是否新增白話文、刪減文言文比例,或是社會領域有無「去中國化」,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不再以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區隔。教育部今日召開課審大會,針對社會領域進行第二輪審議並表決;下次教育部將審議自然科學領域課綱。
教育部指出,審議過程中,透過不斷地「有溫度」、「有深度」的討論與對話,歷史科「去中國化」這類假議題的輿論,對於課綱審議多少產生一些影響。
針對社會領域有「去中國化」部分,教育部強調,本次審議研修小組會議共召開235次,有關歷史分組暨工作會議共召開40場,辦理52場次諮詢會議,以及辦理22縣市公聽會與網路論壇等公共意見之蒐集,過程中廣泛討論,並形成共識。
教育部表示,新課綱以學生為主體、幫助下一代發展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可預見未來世界一定會比現在更密切的互相連結,培養面對未來更加複雜的國際社會所需要的公民素養。
教育部期盼能用更宏觀的態度面對和所有群體都有關係的過去,而非侷限於一國家、一民族的單一觀點。過去課綱是切斷的,台灣史是台灣史,中國史是中國史;而新課綱是要看見台灣與中國、與東亞、與世界的關係,學生學習提出問題和探究,再進而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部強調,新課綱並未「去中國化」,也未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而是讓學生對於中國歷史的學習,從單一區域的學習,導向全球互動關聯的系統思考與多元理解。學生可以本於歷史事實與相關證據所提示的脈絡客觀地認識「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探究其與台灣、東亞、世界的連結,並思考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讓歷史教育擺脫單一意識形態或國族觀念的灌輸,成為培養新世代公民素養的重要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