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台灣養豬產業的喜與憂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台灣養豬產業的喜與憂

 2020-07-17 17:03
國內養豬產業近日喜憂參半,喜的是台灣終於擺脫口蹄疫疫區,憂的是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聲聲催,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正考驗台灣政府的智慧。示意圖/Pixabay
國內養豬產業近日喜憂參半,喜的是台灣終於擺脫口蹄疫疫區,憂的是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聲聲催,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正考驗台灣政府的智慧。示意圖/Pixabay

近來國內養豬產業面臨重大轉折,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台灣終於擺脫口蹄疫疫區,憂的是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聲聲催,如何化危機為轉機,正考驗台灣政府的智慧。

提高國產生鮮豬肉國際競爭力與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兩者息息相關,需一併考量,才能穩住台灣養豬產業。多年來受到口蹄疫疫區影響,台灣生產的豬肉只能以加工品出口,由於歐美出口的冷凍豬肉,具規模優勢且飼料成本低(歐美國家養豬成本每公斤約45至50元,台灣生產成本每公斤約60至65元),價格相對便宜,而台灣加工品並無價格優勢,2019年出口總量僅1680公噸,主要出口地區為香港、日本及澳洲。在歷經20多年努力,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終於將台灣列為不打疫苗非疫區,給台灣生鮮豬肉出口帶來新的機會,由於台灣生產的豬肉風味絕佳(歐美採打針去勢,台灣公豬一出生就閹割沒有腥味)將有助於養豬產業的發展。

提升養豬技術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

國內約有800萬頭豬,目前台灣豬肉自主率約在85%至90%,部分靠進口補足缺口。未來想要順利拓展生鮮豬肉外銷,有效應對國外豬肉競爭,還是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地方包括:1.運用現代化科技及設備改善養豬技術,避免養豬產生的異味、汙水、排泄物,對周遭環境造成汙染及引發居民反彈,建立「零廢棄」(zero waste)的養豬模式;2.善用電腦自動化設施,改變傳統活豬拍賣(走向屠體拍賣)及屠宰方式,減少運輸損耗及食安問題;3.推動屠體評級制度與國際接軌;4.落實生物安全措施,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從事第一線工作者平時應穿戴適當防衛裝備,並注重個人及環境衛生等;5.避免抗生素、激素、賀爾蒙、來路不明等藥物濫用;6.加強整個產銷供應流程肉品的安全衛生把關並鼓勵業者取得產銷履歷等安全認證;7.建立「總量管制」暨養豬戶退場機制,加速養豬人力的新陳代謝。相關部門早該積極來推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美國政府自馬英九政府時期即透過諸多管道,希望台灣政府本著科學原則及國際規範,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台灣法規對萊克多巴胺標準為「零容忍」)。台灣政府遲遲未點頭答應,讓美方相當不滿,不僅美國在台協會(AIT)美國商會多次提及應鬆綁,美國國會甚至將不滿寫進對台法案,成為台美貿易協議談判的一大障礙。

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問題尚待解決

台灣政府遲遲不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主要有兩大癥結。首先是食安問題;雖然美方堅稱萊克多巴胺對於人體健康無害,但是因國情不同(豬肉為國人主食且豬內臟等也深受消費者喜愛),國內學者專家及食安團體對多巴胺無害的說法存有疑慮,事實上美國部分民眾對於萊克多巴胺的食品安全性同樣存疑。且國際間對萊克多巴胺的態度也高度分歧(不能證明有害,不等於絕對無害)。這部分蔡政府早已委請國內相關機構及專家,進行其對人體的健康風險評估,應將研究結果公諸大眾,讓科學證據說話,才能說服國人。

另一個癥結是養豬戶生計問題;由於美國豬肉具價格優勢,若允許大量進口將會嚴重影響到國產豬肉的市場佔有率及競爭力,嚴重影響國內養豬業者生計及對執政黨的支持度。對此有國內年輕養豬業者及企業強調,只要政府協助他們產業升級並做出品牌及市場區隔,他們並不憂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只是這部分占現有養豬戶比率偏低,多數豬農還是表達反對之意;也有經濟學者一再建言可以採取日本模式即進口美豬設定萊克多巴胺標準值,而國產豬肉則不准使用萊克多巴胺,並且在超市等終端市場,要求廠商標明產地,讓消費者可以清楚作出選擇。問題在於我國政府對國內高端及中低端豬肉市場占比並未充分掌握,尤其國內豬肉產銷供應鏈複雜,且政府執行力令人質疑,加以國人的守法習性有待加強,日本能台灣未必可以!

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國安議題,至於該承諾究竟是台美FTA談判的入場券,還是簽訂台美FTA的保證書,以及其中的利弊得失和因應對策,蔡政府都有必要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