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長為Charlie Wu (吳權益),是1999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2001年開始負責台灣文化節的總策劃,文化節從首屆音樂會至後來延續下來的台灣文化節, 到今年2019年已屆卅而立之年。由於亞裔活動協會創辦目標,擴大關懷台加人和亞裔的關聯,所以近年來,台灣文化節的內容不再僅侷限於台加灣關係而已,更擴展至台、加和各亞裔族群,活動地點,也早由溫哥華延伸至五千公里外的東岸多倫多了。
1995年改名為「台灣文化節」後,首度以原住民音樂為焦點,邀李泰祥為佳賓,活動超過5000人;1996年的「向台灣致敬」音樂會,由溫哥華交響樂團、國際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和長笛演奏家陳重盛合作演出;1997年台灣文化節被訂為加拿大亞太年正式節目之一,蘭陽戲劇團和金希文帶領的音契合唱管絃樂團,帶來精湛表演,於UBC大學亦有台裔加拿大藝術家展及青年才藝表演等。
1998年的台灣文化節由台加文化協會單獨籌辦,首次在加拿大介紹客家文化,展現台灣多元文化特性,現場亦展現鶯歌陶瓷。1999年節目呈現台灣文化多樣性,茶道、蔬果雕刻、原住民傳統藝術、攝影藝術及由北美台灣婦女會共同籌辦的展覽。2000年主題為「蛻變」,台灣由依靠外援的貧窮島嶼,發展成有能力伸援別國的國家,彷彿毛蟲化蝴蝶的蛻變展覽。
2001年台灣最傳統、最本土廟會戲曲文化,到了溫哥華和鄕親會面,吸引了上萬人共襄盛舉。翌年,延續了成功,吸引了約3萬人的參觀,其精彩節目編排,被認為是最好重點之一,活動宣傳遍佈至數以百萬的北美及亞洲民眾,達到另個里程碑。2003年溫哥華市長李建堡公開讚揚台灣文化節為溫哥華的特色標誌,3.5萬人參觀,再度被CElA提名為最佳文化活動奬等。當年台灣造型獨特的龍舟比賽,也首度在加拿大亮相。
「釋放!」是2004年文化節主題,展現台灣當代藝文,燈籠藝術、美食料理示範⋯,文化節也得到連續4年CElA最佳文化活動殊榮。2005年在與台灣數位文化展覽合作下,活動更進一步擴展,參觀人數突破6萬人,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芭比娃娃與我」的展覽,本年亦續獲第5年最佳文化活動奬(圖,2005年海報)
2006年是台灣文化節重大里程碑,活動由西岸溫哥華擴展至東岸的商業首都多倫多,並首次和著名藝文中心多倫多湖濱中心合作,共同策劃,當年活動溫哥華參加人數突破7萬人,多倫多4.5萬人,活動主題為「Ho-Hai-Yan」(圖,2006年海報),又連續第7年獲奬。
2007年更見精進擴大,提升節目水平,台灣搖滾天團五月天首次登台加拿大,活動發想「世界之麵」的創新概念,邀請當地社區團體參與,擴大文化節規摸,溫哥華提供4000碗冠軍麵,溫哥華和多倫多參與總人數超過11萬,是加拿大規模最龐大中英雙語藝文活動之一。2008年研科台灣文化節「世界島嶼」,試圖從荷蘭、日本、加拿大、原住民等逐步演變歷史,探討台灣進化發展的身分定位與影響。台灣搖滾天王伍佰首次登台加拿大(圖,2008年海報),亦促成台灣國寶級水彩畫家沈國仁和加拿大國寶級水彩畫家Doris McCarthy 一起聯展,今年溫、多兩地參加人數總和達14萬人,達到新里程碑。
2009年「新的里程碑,新的使命 」,TELUS研科台灣文化節開創新的視野,由台灣時尚大師林國基籌辦時尚走秀,提昇藝術精神,同時讓社區團體共同參與設計與擔任模特兒,凝聚社區能量,溫、多兩地有10萬人次參加, TELUS研科文化節承擔社會責任,秉持永續經營理念。
2010年冬季奧運會在溫哥華惠斯勒舉行,台灣文化節受溫哥華市政府邀請,承接策劃冬奥藝術節其中一個節目,在溫哥華市中心舉辦一個「燈籠森林」的裝置藝術展。「燈籠森林」從600多個節目中脫穎而出,被選冬奧藝術節最受歡迎的十大活動之一。從今以後,台灣文化節受温哥華市政府邀請,活動地點從萬國廣場遷移至溫哥華市中心封街舉辦。被徵召為冬奧接棒時,加台人微笑著,這不是場都會、省籍或國家尊嚴之爭,而是「向世界發聲」真實觸動了大家,或許有帶來新的頁章,「有夢最美」仍是最古老成功之鑰。
2011年名為「台灣崛起」文化展示,台灣文化節在溫哥華和多倫多多達20萬入場總人數。2012年文化節以分享台灣經驗為主軸,提供加拿大移民族群中重要的對話平台,探索「生活藝術」的形成與發展,「逐夢、築夢」反映了台灣文化的特質,也呼應著加拿大移民社會的中心價值(圖,2012年海報)。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