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臺灣原住民族文物連結本土繪畫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以下簡稱「順益博物館」)獲得2011年《米其林臺灣綠色指南》推薦為「二星景點」,因為本館擁有量多質精的臺灣各原住民族珍貴文物。這些文物結合科技化的展示方式,將引領觀眾認識並體驗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風貌。
1990年代起,筆者把參觀順益列為我教學課程的校外參訪館舍,期能引領臺灣的年輕藝術創作者,將臺灣特有的原住民族文化內涵引為臺灣當代視覺藝術創作的美學基因。
2008年因順益博物館執行行政院國科會的「數位典藏計畫」,執行重點在於將順益創辦人林清富收藏的臺灣經典名畫,結合常民化的美術賞析,透過網路,轉型為全民共賞的美術資源。
二、本土繪畫的驚豔
筆者曾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所35年,本校也是日治時期石川欽一郎來臺推動臺灣近代美術的搖籃,基於執教臺灣美術史的經驗,筆者方有幸受聘為順益博物館典藏繪畫賞析的撰稿人,並擔任《見圖思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繪畫之美》策展人。
走進順益博物館的典藏庫,宛如發現臺灣近代繪畫史一串發光的項鍊。這串項鍊的珠子,由石川欽一郎與其傑出學生串起,含括臺展、府展、臺陽美展、全省美展等各時期美術展覽活動的經典作品。
順益博物館收藏臺灣繪畫的歷程已超過四十餘年,除了2004年開館十周年慶以及少數借展給國內其他館舍展出之外,甚少向社會大眾公開展示。2018年,順益博物館將啟動《見圖思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繪畫之美》系列講座,同時也彙編出版《見圖思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繪畫專輯》(以下簡稱「本專輯」)。
本專輯以電子書形式出版,總共收錄了372件作品——包含油畫266件、水彩43件、水墨16件、膠彩30件及複合媒材17件。綜觀這本圖文並茂的專輯,將可引領一般觀者透過300多幅經典繪畫,賞析臺灣本土繪畫的多元情趣,而各級學校的藝術課程師生亦可將其視為一扇臺灣近代繪畫史的櫥窗,讓師生共同探討藝術創作與社會發展的互動機制。
《觀音山》,石川欽一郎,約1930年,油畫。圖/順益博物館
三、蒐藏家的理念與願望
「你這個猴囝仔(年輕人)為什麼要收畫?」過去有很多畫家因為我從商的背景,總懷疑我收藏他們的畫作,意圖是要做買賣,我也總回答說:不是。
一句話「見圖思情」吧!自小家父母喜歡帶我走遍全省各地,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這些回憶從此跟著我一輩子。因為念舊,我收藏的畫作以臺灣風景為主,看到它們,彷彿穿梭時光隧道回到過去熟悉的景象。
以上是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創辦人林清富自傳《漫步原鄉》第12章「情牽本土畫作」,關於企業家介入藝術品典藏動機與理念的說明。
臺灣知名企業家轉投資藝術典藏的收藏家,不在少數。有的收購西洋美術,有的熱衷中國青花瓷,也有的指名非張大千畫作不買。而順益博物館的藝術典藏計畫卻堅守兩點:一是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二是臺灣近代美術史的繪畫系譜。筆者有次在與林創辦人訪談時請求說明。
他簡潔扼要的告訴我:「我不是在收購藝術品,而是在典藏臺灣文化。」編撰本專輯時,筆者也發現淡水河域的風景畫特別多,且購藏同一位畫家早、中及晚期的藝術作品。
我的父祖出生地是淡水河上游的新店碧潭,而且我出生於臺北北門城附近淡水河岸是我青少年成長的地方。昔日臺灣八景之一的淡水河和觀音山,對上世紀及1950年代前出生的臺北人來說,不只是地標,也是我們的精神寄託。……因此,我收藏不少淡水河和觀音山的畫作,占藏品近一成的比例。
林董接著笑著說:我購買作品,只進不出。如有可能,我希望為好的藝術家保留不同時期的經典畫作。也讓未來的觀者體認做企業要有冒險精神,身為藝術家也有不同時期的風格挑戰。
《碧潭風光》,李石樵,1980,油彩、畫布。圖/順益博物館
四、為本土繪畫撰寫導賞文
從「作者論」過渡到「觀者論」的美感教育,這是21世紀藝術行銷學的重大理念。基此理念,當代的美術策展與大眾美育推廣,終於找到了常民美感教育的新視窗。經由觀者論的創意導賞設計,結合作品體驗、人本思考、多元對話等策略,引領觀者潛藏的自主審美意識,透過作品的觀賞進行視覺思考進而與作者的情意互動交流,因此家庭親子與學校師生都可以共賞一件藝術品,而且各有觀點、各有話說。
由於當代藝文資訊發達,熱愛藝術的觀眾不難經由畫冊和網路取得豐富的訊息,但容易混亂且抓不住要點;因此筆者為本專輯撰寫作品賞析時,每畫設限300至400字,先簡述作家背景,再進行作品的視覺導賞,最後再簡約評述作品的美學風格與文化意涵。
關於畫家的生平與畫歷取得不難,本專輯盡可能在百字內提供精要的簡介,旨在讓觀者正確的認識畫家文化背景。啟發觀畫者的視覺思考是極重要的美感教育,所以在每幅畫作的導賞文中,筆者除剖析畫作特色及創作者美學理念之外,盡量扮演觀者的視覺思考引路人,從線條、色彩、空間、內容的視覺符號導入,讓觀畫的人可以走進畫中,並體驗畫家的創意與情趣。
《淡水白樓》,洪瑞麟,1980,油彩、畫布。圖/順益博物館
為了幫助本專輯的讀者了解臺灣近代美術史的架構,在整本畫冊的編排全以畫家的出生年為序,並以社會脈動切分為四大章:
第一章:臺灣前輩畫家的導師及早期學生作品(1895年以前)
第二章:從臺展三少年到早期西洋畫家的作品(1896 - 1920)
第三章:二戰前臺灣畫壇的風華競豔(1921 - 1945)
第四章:二戰後中青輩畫家的島嶼風情(1946年以後)
每章的篇頭文,由筆者撰述了當代的藝文思潮和畫會運動背景,期能引領觀者理解當時代的畫家文化背景與作品特色。
海上晨曦,李梅樹,1978,油彩、畫布,61×87 cm。圖/順益博物館
五、期待臺灣美術豐富臺灣人民的心靈
一幅畫本是畫家思想與情感的圖象符號,透過發表與展示,有些畫作成為私人收藏或公立美術館的典藏品。藝術品經由收藏雖有經濟價值,但還得經過展示與推廣教育方能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資產。
自1975年順益博物館創辦人林清富開始蒐集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和臺灣本土畫作,他秉持著典藏臺灣文化,傳承本土藝術之美的理念,歷經四十餘年,臺灣原住民族文物不僅建館展示,而且成為全球研究臺灣原住民文化與藝術的重鎮。
至於順益博物館典藏的300餘幅臺灣本土經典畫作,即將於2018年起,展開為期3至5年的主題系列展示計畫。這是臺灣藝文界的一件盛事,不僅是企業贊助本土藝術典藏成果的展現,同時也是「臺灣美術百年」於私人美術館的視覺饗宴。
林清富先生,原本只是繼承家業從事汽車相關產業的「順益貿易公司」第二代經營者,他是如何跨足藝術收藏界,又如何成為傳承本土藝術文化的推手?筆者與林創辦人的訪談對話中他提到:
我最早認識的畫家是李梅樹老師,李老師不僅是臺灣本土繪畫的大師,而且也是改建三峽祖師廟成為東方藝術殿堂的貢獻者。家母林簡月裡女士是臺北縣鶯歌鎮人,因此熱心公益的家父母,從前就對三峽祖師廟大力支持,多有奉獻,我的年少時期,才有機會走進李梅樹的畫室。
「富貴浮雲,藝術千秋。」我永遠記得李梅樹大師跟我提醒的這一句話。這也是影響我投入臺灣本土藝術收藏與推廣的座右銘。
秉持企業回饋社會、推動全民美育的理念,本專輯以中、英文兩種語言發行,並將贈送給全臺中小學、大專美術系所、公立圖書館及國內外各大美術館,期能引為學校師生與家庭親子共同分享的本土美術教材。
台北城北門,江明賢,1998,彩墨。圖/順益博物館
除此之外,順益博物館也將籌備設置「順益館藏資料庫」。透過虛擬的美術館,全球關愛臺灣近代美術的藝文朋友可以自由點閱瀏覽,或親自到館參與2018年起,為期3至5年的《見圖思情—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繪畫之美》系列講座活動。
藝術品是作家的心智符號,傑出的藝術品方可成為社會族群共同的文化記憶,進而豐富國家的精神國防。順益博物館創辦人林清富的收藏品,已全數捐贈給博物館,歡迎大家一起來觀賞原住民族文物與臺灣繪畫,並分享臺灣本土珍貴的公共文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