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壽星
來台全心奉獻窮人與病人的慈善醫師范鳳龍(Janez Janež)
「有一天下午,我遇到一宗困難的手術,縫合最後一道傷口時我感到頭暈,跌倒在地上;醒過來後,我又連續開刀三個小時。第一個月我輸血給兩個病人。可惜兩個都死了。我的骨髓正在老化,因此我感到貧血。在這炎熱的地方又吃不下飯,血液就復原的慢,而且我已不再年輕。」——范鳳龍
羅東聖母醫院曾經很長的時間有一位被在地人稱為「O-Ki」的洋人醫師,他每天24小時待命,為病患診療,從不支薪,也不休假。他總計在羅東完成8萬多件完美的手術,培養無數優秀護理人員。1970年他完成「牛小骨人體脛骨移植手術」,是他畢生偉大成就之一;他臨終前(時齡78歲)還為一名小孩動手術,創下醫界紀錄。他就是來自斯洛維尼亞的范鳳龍醫師。
1913年的今天范鳳龍出生於斯洛維尼亞的盧比雅那(Lubiana,當時仍屬奧匈帝國)。1937年醫學院畢業,在故鄉的醫院任外科醫師。二次大戰期間,曾經差點遭共產黨游擊隊活埋,在幸運逃出後,決心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貧病的人。 戰後為躲避共產黨威脅,逃離故鄉,於1948抵中國雲南昭通縣,在惠東醫院當院長。4年後,再遭中國共產黨驅逐,於1952年隨天主教靈醫教會來到台灣羅東,參與聖母醫院的創立,在聖母醫院服務長達38年。38年中他從未離開,就住在開刀房樓下,終身未娶。有病人說,「看到Oki,病就好了一半!」他們說,「Oki不是人,他是聖人」。李登輝總統頒給他「醫療奉獻獎」。1990年10月病逝羅東,安葬於羅東天主教公墓。
日本礦物學家,北投石的發現者岡本要八郎
在北投「瀧乃湯」溫泉附近,曾經被發現有一種礦石俱有放射性,經國際礦物會議正式將之命名為「北投石」英文學名叫Hokutolite(「北投」的日語讀音為Hokuto),原來北投石的發現者,就是日治時代來台從事教育及礦物研究的岡本要八郎。
岡本要八郎於1876年的今天出生於日本愛知縣中島郡。1899年來台就讀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來改稱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台任教職數年。他的學生中有多人後來在社會上頗有名望,包括參與社會運動的留德醫學博士王受祿、經濟長才陳逢源等人,他也影響了杜聰明的研究態度。1908年4月岡本擔任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礦物課技手,並兼任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前身)的技手。在台灣進行礦物採集,發現多種台灣礦物,其中以北投石、大屯硫磺之發現最著名。他的研究甚豐,發表過90多篇論文,以及多本專書。他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他85歲過世,卻在83歲那年獲得九州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德國物理學家弗蘭茨·維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
以研究黑體輻射知名的德國物理學家維恩,出生於1864年的今天。他的研究領域為熱輻射與電磁學。維恩經由熱力學、光譜學電磁學和光學等理論支援,發現維恩位移定律,並應用於黑體等理論,揭開量子力學新領域。1911年他因對於熱輻射等物理法則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