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餐喝的豆漿到火鍋中的豆腐,台灣人愛吃黃豆製品,但原料黃豆幾乎完全仰賴進口,進口高達268.5萬公噸,當中非基改的黃豆僅佔2.2%,將近八成的黃豆製品是進口基改黃豆,即使部分商品已有標示,仍不夠全面、清楚,立委蔡培慧與學者、民團等今(24)日召開記者會,要求關務署、食藥署立刻針對食品飼料黃豆分流等議題回應,強調「源頭管理只是食安的第一步」。
台灣與日本的飲食習慣類似,國民多直接食用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醬油等,但是與台灣相比,日本相當注重進口黃豆的源頭分流管理,根據美國黃豆出口協會(USSEC,2012)報告指出,日本所有的食用級黃豆都必須是非基改黃豆;日本要求供應商提供「食品級規格的黃豆」專供食用。
台灣豆腐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蘇漢城理事長指出,「食品級黃豆」的品種與榨沙拉油和「飼料黃豆」完全不同,儲存、運送的流程更是天壤之別,「食品級黃豆」製成的豆漿、豆腐,不論是食品安全、品質還是風味上都更勝一籌。如果做好黃豆分流管理,無疑能為消費者食安把關,更能提高豆製品市場的整體品質。
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表示,國人每年攝取二十多萬公噸的黃豆,來源是挑選原用於油料與飼料的大宗進口黃豆,並號稱「選豆」。實際上這些選豆都是基改豆,嘉磷塞殘留量仍有疑慮,郭華仁說,除了比照進口玉米貨號編列方式,將榨油、飼料用的黃豆與直接食用的黃豆分流管理外,也應該要求降低食用級黃豆的致癌物除草劑嘉磷塞(俗稱年年春)容許量(目前規定是10ppm),以維護國人健康。
推動本土黃豆復耕的主婦聯盟生產消費合作社黃淑德理事也直言,現在食藥署的分流方式實在是個笑話,主婦聯盟早在多年前就只販售並持續推廣食用黃豆必須全面「非基改」,結果到現在,食用黃豆中還有大量的基改黃豆,若不從源頭加強管理,將讓標示不夠清楚的黃豆製品到處流竄。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周家慧指出,基改食物有健康風險疑慮,現在既然無法拒絕這樣的原料或食品輸入,清楚標示應該是最低底線,但是根據主婦聯盟的實際抽查,許多攤商、市場業者根本就沒辦法做到清楚標示,讓消費者落入資訊不清的困境中。
立委蔡培慧要求黃豆應分為飼料級跟食用級,兩者貨號分流,並分別建立品質、裝配、保存、運送、銷售標準規範。圖/蔡培慧辦公室
蔡培慧也指出,台灣早已將進口「飼料用玉米」與「直接食用玉米」進口貨號分開編列的,「黃豆沒有理由做不到分流」,而且蔡培慧委員也強調,直接食用的黃豆必須為「食品級非基改黃豆」,禁止飼料級黃豆作任何食用用途,並要求食藥署制定後端的品質控管、裝配、保存、運送、銷售等規範。「源頭分流只是食安的第一步而已。」
財政部關務署謝鈴媛副署長回應,目前黃豆管理只有分成基改跟非基改,他可以理解立委要求再把食品級跟飼料級的黃豆貨號,雖然在技術上可行,但這將增加不少額外的成本,包括海關人員並沒有區分的技術跟能力,難以認定,需要一筆額外的檢驗費等等。
不過謝鈴媛也強調,目前國內的黃豆進口全面都是用食用級的標準來管理,對此蔡培慧立刻回應,毛豆根稻米的嘉磷賽允許殘留值分別在01.ppm根0.2ppm,黃豆卻是10ppm,相差這麼多,「真的是食用級的標準嗎?」,食藥署主秘陳信誠則說明,若要分流管制,會涉及農委會是否有提出分流標準,像玉米就有提出,全盤規劃完整的管理系統,必須再進行跨部會的研擬跟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