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全國文化會議救得了地方文化資產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全國文化會議救得了地方文化資產嗎?

 2017-09-04 16:36
文化部若無法全程公開文資會議讓公民監督,也無法、無權對地方行政疏失殺雞儆猴,「全國文化大會」只是會變成摸頭、演戲的文化大拜拜,「公民不服從」運動也只是剛好而已。圖/張家銘攝
文化部若無法全程公開文資會議讓公民監督,也無法、無權對地方行政疏失殺雞儆猴,「全國文化大會」只是會變成摸頭、演戲的文化大拜拜,「公民不服從」運動也只是剛好而已。圖/張家銘攝

9月2日3日文化部召開全國文化會議,這是一場睽違15年的會議,不過由於地方文資強拆不斷,整場有很大的比例是談文化資產問題。文化部為了回應地方慘況,也找來心目中的「模範生」,桃園市長鄭文燦跟基隆市長林右昌分享文資經驗。

鄭文燦的文化政策是主張是不用等民眾通報,由市府主動來調查,找出潛力文資來指定,同時也強調如何活化及利用都市計畫手法,例如將桃園「道東堂」附近歸納為故事園區,整體規劃。

林右昌表示基隆非六都,經費少,但是提出未來將利用都市計畫管制,配合「大基隆歷史場景」,打破過去單點保存,達到大區域的文資保護。

至於文化部方面,鄭部長對文資政策提出了跨部會整合、文化影響評估、審議透明、公民參與、利益迴避、列冊文資編列預算調查、修改暫定古蹟辦法、加強私有文化資產協助及獎勵……等立意良善的措施,不過即是有了這些成功案例,及看似前瞻的政策,地方文化資產依舊岌岌可危。

歸究文化資產無法保存的原因有很大比例是地方公務人員故意及非故意失職,或是如同洪致文教授所提的,文化資產可以「被程序完備的給做掉」。

回歸文資保存現場,中央政府對於地方亂象不是沒法令可用,《文資法》第110條是針對地方不作為,該條文指出:「中央主管機關在地方不作為及情況急迫時,得逕予代行處理。」

但是現實的狀況是目前沒有聽聞中央文化部動用過文資法第110條處理任何爭議作為,或是處理錯誤作為,頂多只是隔空指導,地方政府即使技巧性拒聽指導,文資局也未見介入代行。由於中央文資局軟弱,地方有很大「為所欲為」的空間。

文化部雖然要求文資審議公開,現行法令是允許申請旁聽,但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因為地方政府的文資審議要看主席臉色(副市長或文化局長),委員是縣市長圈選的,委員的討論依法是可以閉門,委員意見用A、B、C代替人名,委員若受到壓力就可能棄守專業,反正外面沒人知道誰眛著良心?結論推說「共識」二字就輕鬆逃避社會責任。

事實上文化資產「被程序完備的」或是「程序刁難」的給做掉早有先例,地方政府對委員明示、暗示屢見不鮮,例如台北市文資委員黃英霓曾經表態要保留三井,市府高層就透過關係,表示「柯P很生氣!你都不配合」。

至於利用行政手法失職、怠惰、錯誤作為也可以輕鬆幹掉文化資產,台北市文化局、屏東文化處算是箇中翹楚。文化部在召開全國文化會議之前,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就公開表示新版文資法上路會造成文化局挨告、業者跳樓。但是他完全避談北市文化局的疏失或怠惰,以北門彰化銀行為例,是北市列冊文資,列冊時間超過15年以上,都更業者整合附近土地都更,耗費10年,時間金錢都投入了,市府實質審查共5次,會議也依法知會文化局,不過文化局竟然不知不覺,沒在會議中表示是列冊案,導致走都更程序。這不知道是故意還是不慎失職?尤其台北市政府對於列冊文資用了各種理由拒絕公開,因此幾乎很難監督。

台北市另一案例「山海樓」,產權人正大尼龍開發前曾經向文化局詢問是否有文資身分,或是建物列管,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不是積極的找委員去現勘,而是用消極的「依法行政」回文表示無意見,只要留下兩棵老樹,當遇到拆除危機,公民主動提報時卻把可能國賠的罪名推給文化部修法跟公民,完全避談內部責任及處理態度。

而蔡總統故鄉屏東,慘案也不惶多讓,恆春北門張家古厝申請擴大提報歷史建築範圍,被承辦人員駁回缺乏新事證,但是新事證的認定應該是文資委員會的責任,怎麼會是承辦人可以決定?事後張家第11代後代提報「文化景觀」,縣府亦用行政手法刁難,導致竹塹被強拆。根據「文化部令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修正條文」第4條,潛力文資遇到強拆,有急迫危險,主管機關得不召集暫定古蹟處理小組,即前往現場勘查,經評估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應於現場勘查當日逕列為暫定古蹟。不過屏東文化處寧可眼睜睜的看著部分竹塹被拆,也不肯動用此法。暫定文化景觀之後連公告也懶得貼,對於文化景觀公聽會也無法承諾給民眾專業諮詢,一切推說沒錢,也不檢討屏東縣政府分配給文化處預算是全台倒數,一切仰賴文化部補助,也就是即使文化部給了尚方寶劍也沒用。

類似的文資慘案,近期還有糖廠西港線的文資提報案,姑且先不論糖廠西港線是否有文化價值,文資會勘的結果通知竟然是工務局通知提報人,地方文化局完全棄守本分,職權錯亂。

而文化人眼中看似無能的官員,可能是開發派縣市首長心目中的「愛將」,不太可能被縣市長懲處。以台北為例,柯市長曾說:「誰犯錯,誰受罰,不容包庇」,問題是文化局過去哪個官員被罰了?柯市長何時改變過「虛假文化」?這些縣市首長可以說是文化部的問題生,文化部不去輔導問題生,找模範生來「全國文化會議」宣揚政績有什麼用?

文化部若無法全程公開文資會議,讓公民全盤監督,也無法、無權針對地方政府行政疏失殺雞儆猴,主動查辦懲處,還讓這些失職官員還可以安全退休,享用退休金,2天的「全國文化大會」只是會變成摸頭、演戲、安撫文化人的文化大拜拜,文資慘案依舊會持續不斷的在地方發生,「公民不服從」運動也只是剛好而已。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