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遠水救近火、完成GTMA首批的助日抗災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遠水救近火、完成GTMA首批的助日抗災

 2020-05-02 21:11
5月1日捐贈大阪市一萬件防護衣的代用品雨衣及一千枚防護面罩前合照。圖說:作者王輝生(右4)、大阪府議中司宏議員(左4),台灣駐大阪辦事處李世炳處長(右3)。圖/王輝生
5月1日捐贈大阪市一萬件防護衣的代用品雨衣及一千枚防護面罩前合照。圖說:作者王輝生(右4)、大阪府議中司宏議員(左4),台灣駐大阪辦事處李世炳處長(右3)。圖/王輝生

源自武漢的新冠肺炎,已經氾濫成災,涂毒全球,連公共衛生一向良好的日本也難以倖免。

4月15日大清晨,當我看到台灣中央社報導大阪市松井市長的沈痛呼籲:「大阪全體醫療從事者,都在搏命奮鬥中,雨衣(充當醫療防護衣的代用品)不論顏色、款式,我們都很想要」。身為懸壺醫者的我,更是感同身受,悲從中來,馬上投稿台灣媒體《民報》,尋求支援。

「全球台灣醫衛總會GTMA」急鄰之急、應物如響,15日當天就募集到12000件PE防水防風塑膠雨衣及1000件防護面罩。

但是,由於台、日間航班鋭減、運費倍增,加上航班不定,所以,經費拮据,阮囊羞澀的GTMA,決定將此首批重達921公斤的救援物資,改由船運,於27日抵達大阪港。

為了減免10%的消費稅及10%的貨稅,通關手續繁雜鎖碎,不但要寄付者(GTMA日本代表輝生醫院)及受贈者(大阪市政府),分別提出「無償讓渡」的「誓約書」,還要具體說明「捐贈動機」、「使用的目的」、「使用的方法」及「使用的場所」等等,加上公務作業牛步蝸行,27日抵達大阪港,30日才能出關。用遠水搶救近火,本非易事,急事公辦又曠日廢時,15日就募到的救援物資,居然到了5月1日才終於送達大阪市政府。

5月1日清晨9點,這批重達921公斤,充滿台灣民間愛心的救援物資,終於抵達琵琶湖畔的輝生醫院,我馬上派人小心翼翼地加以消毒,下午1點半,在「台灣駐大阪辦事處李世丙處長」的見證下,將救援物資親交給專程前來接貨的大阪府議會中司議員及妹尾議員。


5月1日防護衣與口罩送達輝生醫院後,請人穿上防護衣,小心翼翼地加以消毒。圖/王輝生

第一批的救援行動任務終於達成,稍卸重責,對既將接踵而來的第二批及第三批救援,就比較得心應手,不至於手忙腳亂。

在整個過程中有一個令我出乎意料的小插曲發生,15日我以中、日文在台灣及日本媒體公開呼籲,支援日本抗災除疫,17日晚上我在接受日本某電視台專訪時,該年輕的少女記者用line提出令我錯愕的詢問,以下是該記者與我的問答:

記者:為什麼呼籲「幫助日本」,有什麼理由(或目的)嗎?
我:這是很奇怪的問題。幫助別人或幫助面臨困境的國家,還需要理由(目的)嗎?醫生救助病人還必需有理由(目的)嗎?311東北大地震時,比九州還小的台灣(人口2300萬人),民間的捐贈金額竟然超過200億円,這種自發性的善心捐贈,沒有理由(或沒有目的)就不能捐輸嗎?
妳幫助別人,也都是沒有理由(沒有目的)就不幫了嗎?......云云。

由於每年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在開會前,淪落為WHO孤兒的台灣政府,都會例行性地在國際社會大聲疾呼,以力求公道,此時此刻,適逢疫災突發,來自台灣政府的援助或捐獻,日本官方單位會比較敏感,所以,上述該記者會有此問,我雖不高興但可以理解。

但,來自台灣民間,施恩不望報的救援,日方當然是大旱之望雲霓,所以,為了凸顯敝會GTMA此次的救援活動,完全都是純民間自發自動的行為,在整個過程中旣使再煩再惱也不敢假手台灣官方的駐日單位,以免授人以柄,深恐,如此一來自台灣民間的善行義舉,會被貼上有政治目的的標籤。

然而,這些捐贈物資都是來自台灣民間人士的「大愛」,也是他們的血汗錢,身為轉贈者的我,必須涓滴歸公地送抵災區,所以,在交付大阪市政府時,我才恭請「台灣駐大阪辦事處」李世丙處長驅駕前來立會作證。


「台灣駐大阪辦事處」李世丙處長(中)和王輝生夫婦在輝生醫院急診室入口合照。圖/王輝生

敝院所在的大津市位於琵琶湖畔,也難敵病毒的肆虐,4月25日市政府發生集體感染而宣布封府閉鎖,原本山明水秀的湖國,一時之間,雲暗天昏,焦頭爛額的大津市長於30日輕車簡從、紆尊降貴地前來敝院,要求將欲捐贈給大阪市政府的12000件雨衣(防護服的代用品)中,分撥2000件給市民醫院救急,在取得大阪市代理人的同意下,如願以償地如數轉贈大津市。


4月30日大津市市長(左)特別來到輝生醫院,希望義助大津市度過難關以解燃眉之急、所以,我央求捐贈大阪市的12000件雨衣,分撥2000件給大津市使用,既將抵達的第二批及第三批救援物資則將擇優提供給大津市使用,本照片是在醫院的候診室。圖/王輝生

由於敝會GTMA成立的初衷,是在於結合散居全球的台灣出身的醫師們,大家集思廣義,以彌補台灣因被排除在WHO之外,而醫衛情資的有所不足。救援活動並非我們的本業,只能在有限的經費下,發揮最大的能量。

很高興看到,當呼籲支援日本抗災除疫的拙文在4月15日的《民報》發表後,國人紛紛響應,善心義舉接踵而來,除了台灣政府捐贈200萬個口罩外,古道熱腸的台灣民間善心人士及旅日台僑所發動的救援物資,更是紛至沓來。台灣不論是官方或民間,都不約而同而且殊途同歸地走上搶救近鄰的大道,小國寡民卻有泱泱大國風範的台灣,讓飃泊海外的台灣出身者,深引以為榮,更,深引以為傲。

對於台灣的善心捐贈者,深表謝意之忱「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2020年5月2日「全球台灣醫衛總會GTMA」日本代表,日本醫療法人  輝生醫院 理事長王輝生於日本琵琶湖畔 鞠躬。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