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海洋塑膠垃圾危機,環保署今(15)日正式公告,明年一月開始,飲料店、麵包店、書店等不得提供免費塑膠袋!全台將有十萬家業者納入管制範圍,預估一年可以減少15億個塑膠袋使用,而洗衣、糕餅、出版商、藥師公會等代表也都出席記者會表達支持,環保署表示,希望透過限塑政策讓民眾養成自備購物袋習慣,一起為地球和後代子孫盡一份心力。
國際淨灘行動ICC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廢棄物分析,海洋廢棄物數量第一名是塑膠袋,美國一份研究統計從1950年代起,人類透過工業所製造的塑膠已多達91億噸,其中70億噸已無法再使用,只有9%已被回收利用,另外還有12%被焚化,估計有55億噸塑膠廢棄物最後流落在陸地與海洋中,嚴重危害海洋生物,而台灣民眾習慣拿塑膠袋,每年用掉180億個,高達歐洲國家4倍。
環保署現行「限塑政策」2002年起推動,管制對象包括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市、連鎖便利超商、連鎖速食店等7類共2萬家,為了挽救海洋危機,明年將擴大限塑範圍,將納入藥粧美粧及藥局、醫療器材行、3C零售、書店及文具店、洗衣店、飲料店、西點麵包店等7類約8萬家,共計10萬家業者將不得提供免費塑膠袋,不過一個塑膠袋要賣多少錢,由業者自訂,之前有環保團體做民調,指出一個袋子要收費5元,民眾才「有感」。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表示,如果不採取行動,海裡的塑膠垃圾將在2050年比魚還要多,最終仍會影響到人類,希望透過限塑政策讓民眾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針對廠商會先進行教育宣導,明年一月正式上路後正式勸導,2019年一月開始,第二次勸導無效就會開罰1200到6000不等。
賴瑩瑩也說明,為了符合民眾需求,像是包裝藥品的藥袋、洗衣店的防塵袋,麵包的包裝袋、生鮮食品的袋子等,並不在管制範圍,另外也將推動專用垃圾袋與購物用塑膠袋兩袋合一、納管含生質塑膠在內的全部塑膠材質,以及取消購物用塑膠袋厚度須達0.06mm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