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詩寫台灣】特色的老七佳石板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詩寫台灣】特色的老七佳石板屋

 2017-07-27 10:53
老七佳部落石碑。圖/呂自揚
老七佳部落石碑。圖/呂自揚

枋寮東面百重山,山中七佳住排灣;
石板建屋成部落,豬頭鹿骨掛屋前。

古早的原住民不分山地平埔,都是住草屋,蓋茅草、菅芒或甘蔗葉,很快會腐壞。南部屏東山地的魯凱族和排灣族,卻是以石板屋著名。原來中央山脈的地質是岩石,北大武山以南的中央山脈,有很多外露板岩,板岩可劈開成薄片來建房屋。居住在這片山地的排灣族和魯凱族,發現板岩可以建屋,就都採石板來建堅固的石板屋,只有穀倉仍蓋菅芒。

北大武山住的是魯凱族,南大武山以南到墾丁,住的都是排灣族,兩族都有很多部落分散在深山中,部落與部落之間,以山頭溪溝為界,各有領域,各成一小國。

老七佳在南大武山南方,屬排灣族。七佳是中間的意思,指位於舊白鷺社和力里社中間的部落。七佳族人的祖先,原居住大武山,約300多年前,往南輾轉遷徙到七佳來建立部落,人口最多時,有75戶,約3、4百人。因政府平地化政策,1961年部落被強制遷到舊七佳,1972年因颱風水災,再遷到平地力里國小旁邊的七佳村,而稱舊部落叫老七佳,屬春日鄉。

老七佳現在仍有山地管制,想探訪需先預約才能進入。2017年5月14日,我到枋寮,探訪東邊約20公里深山中的老七佳。山嶺重重,山路狹小陡峭彎曲,開車約1小時。進部落前,需請巫婆作法,以桑葉包小豬骨和酒,燒小米梗來向祖靈祈福,保佑訪客平安。


老七家巫婆為訪客燒小米梗祭祖靈祈福。圖/呂自揚

老七佳位於高高的石可見山西側,海拔500多公尺的緩坡上,依山勢階梯地形,分建成一間一間半穴屋式的石板屋。石板採自幾公里外的七佳溪,黑色石板堅硬,叫公石板,灰色石板較鬆脆,叫母石板。剝離的石板是光滑的,都依需要切敲成大小片。公石板用來排疊屋頂和牆壁,母石板用來砌牆壁,石板牆透氣,冬暖夏涼而堅固。


石板牆。圖/呂自揚

石板屋也是用樹木做橫梁,兩面屋頂先鋪木板,再由下而上排疊石片。先排下邊第一排,第二排每片皆用半邊,排疊在前排兩片的中間接縫處,以相同方法一直排疊到屋頂,壓木板固定,再在木板上壓石頭,喜用白石頭。屋頂石片的排疊,就像蛇鱗、魚鱗的排列。老七佳黑色石板屋頂,都壓著一粒一粒的石頭,形成一種奇特的風景。


石板屋依山勢興建成部落,圖中亦可看見像百步蛇的皮鱗形狀排疊的石版屋頂。圖/呂自揚

傳說排灣族祖先,蓋石板屋會漏水,夢到有一隻百步蛇來告訴他,要按照百步蛇皮鱗排疊的方式排石板,才不會漏水。所以排灣族都以百步蛇為守護神,木石雕刻和服飾、刀鞘都刻有百步蛇,還傳說原住民是百步蛇的子民。

老七佳仍保存有45間石板屋,頭目的家最大,有集會的廣場和巨石板。大小石板屋前後,皆種有榕樹、雀榕、龍眼、茄苳、荖葉等大小樹木。遠遠看去,一間間低矮黑色的石板屋,掩映在一片深山綠樹中,安靜純樸而遺世獨立,有如世外桃源。


頭目的家有廣場石柱,屋前有雕刻百步蛇和人頭。圖/呂自揚

排灣族分成頭目、貴族、巫婆、勇士、平民五階級,土地是頭目的。每家石板屋前面,都掛著狩獵而來的山豬、山羊、山羌和鹿的頭骨,最大的是水鹿骨,掛越多表示越英勇。只有頭目的家有雕刻百步蛇和人像,代表權威。相傳古時候都把所殺敵人的頭骨,放在屋頂或掛在屋前。


屋前掛山獸的頭骨。圖/呂自揚

魯凱族的石板屋與排灣族的大同小異,也是以百步蛇為守護神。百步蛇是兩族的共同圖騰,兩族的語言卻不相同。排灣族和魯凱族,分散在深山中的許多舊部落石板屋,住民外遷無人居住之後,都已成荒煙蔓草中的殘牆遺址。

魯凱族的舊好茶石板屋,還有13幢,2016年獲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列入世界文化資產的守護名單排灣族老七佳的石板屋,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石板屋部落。石板屋保存著排灣族和魯凱族居住山林的智慧,是台灣原住民的文化遺產,非常寶貴,有待有文化觀念的政府,用心維護。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