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是一個具有包容力及多元內涵的友善城市,從高山到平原,從平原延伸至海岸線,原住民族、閩南族群、新住民族群和客家族群在這片土地打拼,「2018台灣燈會在嘉義」,以多元文化概念發想規劃「多元文化村」,涵蓋原住民、客家及新住民三大燈區,縣長張花冠邀請海內外遊客鄒遊阿里山,來嘉作客,近距離感受嘉義縣豐富又美麗的文化內涵。
藝術家頂著烈日寒風在原住民燈區一鐵一木一草搭建出河流、獵寮和梅花鹿等裝置藝術,由孫業琪先生擔任藝術總監,結合來吉的山豬工藝家不舞小姐、原民會Pulima獎的茶山Basuya(巴蘇雅)、才通過嘉義縣原住民文化資產審議的達邦伊斯基亞娜鄒族文化工作室安孝明等鄒族工藝家及茶山原住民工班學員,發揮巧實力和軟實力完成令人驚嘆的特色燈區。
阿里山鄒族是珍貴、具文化特色的瑰寶,原住民燈區主燈以鄒族漫遊阿里山母親之河-曾文溪為起點發想。曾文溪發源於阿里山,蜿蜒曲折流經橫亙綿延的大阿里山,孕育了鄒族8大部落,創造出豐富的物產與鄒族文化,藉由母親之河流經鄒遊阿里山燈區,呈現山美、新美、茶山、樂野、達邦、特富野、里佳、來吉等8大部落獨特的原鄉風貌。
原住民燈區的入口意象「希望萌芽」,是以木材製作的鄒女–白芷,以及鐵雕製作的梅花鹿,代表新興的「逐鹿部落」。
逐鹿是鄒族人的傳統獵場,位於阿里山公路上山的起點,鄒女白芷手持象徵希望的生命豆,如同八八風災後遷至山腳落腳生根、重新生的活鄒族人,成為鄒族門戶,引領世人進入鄒族傳統領域。
講到原住民獵人,少不了凸顯獵人的勇氣與戰功的山豬。不舞小姐以奔放與鮮明色彩的山豬木雕,呈現勇士們畢生挑戰的目標;大山豬周遭佈置小山豬椅讓遊客佇足休憩,訴說族人追捕山豬落腳來吉、開創「來吉部落」的故事。
涼亭(hufu)是鄒族部落常見的建築物,是分享與交誼的場所。工藝家安孝明以木材、茅草與竹管搭建鄒式涼亭,呈現茶山部落知名的涼亭文化。涼亭內設有科技化感應器,遊客入內休憩時,上方象徵鄒族、布農族與漢人的帽子燈罩會投射燈光,呈現茶山部落族群融合的文化特性圖案,製造出遊客與涼亭互動的樂趣。
2018台灣燈會的「客家燈區」也很特別,客家意象以大型裝置藝術展現,強調客家人離鄉奮鬥的包容與適應性,以「閩客融合」的福佬客為策展主題,凸顯客家人「韌性」、「適應性」與「融合能力」,從「信仰」、「人文」與「物產」三面向逐一展現。
客家人重視信仰,嘉義客家保留原鄉的客家信仰,也包容在地閩南和原住民信仰。客家燈區的「信仰」燈組,以臺灣燈會有史以來最「大」紙糊工藝方口獅頭作為入口意象,高6.5公尺,寬達9公尺,打造出總長70公尺的客家開口獅花燈,並取「入獅嘴大富貴」習俗,凸顯客家物產是客家精神、客家歷史與客家生活的總體展現。
另外,結合草編藝術創作出總長40公尺的發光草龍,是多元文化村燈區第二座打破臺灣燈會史上,以閩客共同節慶活動舞龍為主題的大型燈組。舞草龍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作品中預留了讓民眾參與舞龍的位置,可以借位拍照,增添風趣,有掃除災厄、軀邪納吉之意,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事事好運氣。
客家人最直接與神靈溝通的「茭杯」,除了用「杯」來展現客家人信神敬天與講求孝順父母的傳統外,也有客家和閩南文化在嘉義相互「交陪」之意。這是一組結合嘉義竹編藝術的作品,一隻繃上傳統的牡丹花布,另一隻鏤空,交疊而放,運用不同材質組成一組筊杯,擺放出陰陽融合、互相交疊的「聖杯」,意謂祝福大家不管什麼心願都是「聖杯」,心想事成。
張花冠說,「鄒遊阿里山燈區」有著鄒族的傳說,「來嘉作客燈區」訴說客家人堅毅的韌性,兩大燈區揉合傳統與現代,呈現光影視覺的裝置藝術,在「多元文化村」的場域,每逢週六、日晚間還有歌舞藝文演出,保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