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俄烏戰爭背後的全球「大博弈」(二)

——【閑話三人行】:萬潤南、廖天琪、田牧

 2022-03-26 10:30
左起:廖天琪、李玉(萬夫人)、萬潤南-攝于2020年10月巴黎萬家家。圖/田牧提供
左起:廖天琪、李玉(萬夫人)、萬潤南-攝于2020年10月巴黎萬家家。圖/田牧提供

米爾斯海默的批評聲

廖天琪:戰略家的提醒與建言,並不能決定美國與北約的政策。況且「北約不東擴」條約是否存在?早已被今天的政治家淡忘了,即便真有這樣的舊條約,今天的執政者是否執行,還真不敢替政治家們代言。

普丁入侵烏克蘭,理由是俄羅斯難以隱忍北約的5次東擴。

當整個世界充滿一片撻伐之聲、聲討普丁與他的軍隊時,還是美國發出了不同聲音,《紐約客》雜誌在3月1日發表了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專訪文章,發出了他的批評之聲:「這還是北約和美國的錯。」

米爾斯海默談及了北約和美國給俄烏局勢埋下的兩次衝突隱患。

「其一,北約在2008年發表的一份聲明表示,烏克蘭和喬治亞是可以加入該軍事組織的。米爾斯海默說,當時俄羅斯的反應就很強烈,稱這是對俄羅斯的重大威脅,而且是一種對俄的『存在性威脅』。」

2008年4月,北約國家領導人在布加勒斯特召開峰會,期間表達了,喬治亞在符合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可以加入北約。僅僅四個月後,2008年8月1日至2008年8月12日,就爆發了俄羅斯與喬治亞的戰爭,其中是否有因果關係?或者是一種必然的結果?見仁見智了。

「其二,2014年年初,美國參與顛覆烏克蘭『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的事情,也給後來乃至如今的俄烏局勢埋下了地雷。」

當年,米爾斯海默曾撰文指出:北約東擴是導致克里米亞問題出現的原因,此外,他還指出美國一直希望把烏克蘭變成一個「自由民主政體」,「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則一直在烏克蘭推進這一工作。他說道,如果北約沒有東擴,那麽美國在烏克蘭的做法或許不會引起俄羅斯太強烈的反應,可當此事與北約的持續東擴以及北約向烏克蘭承諾「成員」的事情一疊加,就成了俄羅斯完全無法接受的極大威脅,所以俄羅斯才會在當年拿下克里米亞,以免將來此地被北約變成一個對付俄羅斯的海軍基地。

米爾斯海默認為:普丁的反應並不奇怪。這是「大國地緣政治」的現實。作為緊挨著俄羅斯的大國烏克蘭,當然要謹慎考慮俄羅斯的感受,因為如果烏克蘭拿著棍子去戳俄羅斯的眼睛,後者是會報復的。他還特別強調說,這就是所謂的「門羅主義」,美國這個西半球的霸主,同樣不會允許該區域以外的一個超級大國,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駐紮軍隊和布置軍事武器。

畢竟是西方一直在試圖潛入俄羅斯後院,威脅後者的核心戰略利益。普丁反復強調過這一點。美國和歐洲的精英之所以對時局視而不見,完全是因為他們持有錯誤的國際政治觀念。

米爾斯海默的觀點是:美國及其歐洲盟國才是烏克蘭危機的主要責任方。危機根源是北約東擴。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西方為什麽拒絕俄羅斯「從良」?

萬潤南:天琪提出了很好的問題,普丁入侵烏克蘭,必然要譴責,無論什麽理由,軍隊進入鄰國疆域發動戰爭,是不能被原諒的。但是我們在面對這場災禍時,要把來龍去脈梳理清楚。關鍵字就是「東擴」,引起俄羅斯反彈。

至於東擴至東德,還是東歐疆域,這是咬文嚼字,現在的問題不是擴了東德半個國土,而是擴了13個國家。癥結就是「東擴」。

北約的存在,是因為華約的對立面。當華約解散,北約的對立面消失了,你不僅存在,還要加強版,還要擴大,這就是問題了。不僅是普丁,換了任何當政者,俄羅斯都不會無動於衷。

回過頭來說,北約有沒有存在呢?有沒有敵視俄羅斯呢?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當年俄羅斯已投入民主懷抱,用俗語來說,已經從良了,俄已摒棄了共產主義,在莫斯科建起了「悲傷牆」——俄羅斯第一座國家級紀念碑,紀念蘇聯政治迫害時期的所有犧牲者、遇難者。


悲傷之牆(Стена скорби)位於俄羅斯莫斯科花園環路上,為在蘇聯時期受史達林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而建立的紀念碑。示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當時的俄羅斯對中共持有最高的警戒,對中共的批評也是直接了當,也就是說,2000年普丁向柯林頓提出:俄羅斯也願意加入北約。我認為普丁是真誠的。如果西方接納了俄羅斯,自由民主陣營便增添了新的成員,又是一個大國加入民主陣營,今天的世界就不是這樣的了,也沒有中共坐大的機會了。換句話說,中共的共產體制結束,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了,如同福山所說的「歷史的終結」。

當年在處理「東擴」一事上,非常的不必要,這為今天的戰略衝突埋下了禍根。

當年普丁向柯林頓提出:俄羅斯願意加入北約!柯林頓表示:「why not?」那麽為什麽後來又不接受了呢?因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不符合美國的軍工集團、華爾街的利益。

如果俄羅斯加入了北約,北約實際上成了整個歐洲的防務,預防與警戒誰呢?一是伊斯蘭恐怖分子,二是中共的擴張主義,這是符合整個世界利益的,符合歐洲最大利益的,也符合俄羅斯利益,只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在歐洲的存在,就顯得沒有必要了,也不符合英國的利益,不符合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利益。

此外,俄羅斯加入北約,幾乎成了歐亞大陸的單一強權,這時美國就會感到對它的世界領導權的挑戰,包括對歐盟和歐元體,美國同樣心存芥蒂,想方設法來製造麻煩。所以說,北約東擴的本質究竟是什麽呢?它符合美國政府、及美國軍工復合體(軍隊、軍工企業和國會等形成的利益集團)的最大政治利益。

這一次俄烏戰爭,美英兩國這麽積極,幾乎比俄羅斯還積極,俄羅斯尚未行動,美國就一再慫恿,推動俄烏的戰事。

眾小國對北約寄托安全期望

廖天琪:這一點有不少媒體在批評美國,台灣的一些政治評論家,針對美國的持續拱火,及俄烏衝突不斷升級,批評聲不斷。

我這裡另有一個問題,為什麽這些華約小國,有的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員,屬於同一個政治集團,卻要跑到俄羅斯對立面去?難道它們對俄羅斯不放心?它們害怕俄羅斯?哪兒來的這樣恐懼?誰又可以替他們承擔這樣責任與憂慮?他們覺得北約才是他們的保護傘,所以打破了頭往裡鑽。

反過來,這樣的恐懼又會被存有私利的強權者利用,成為他們手裡棋子,這本身就是強權者的資本,北約新勢力。所以美國北約有利可圖,不斷東擴,不信守承諾。對美國來說,對美國軍工復合體來說,沒有戰爭,沒有衝突,沒有緊張局勢,他們怎麽辦呢?

我們知道歐洲民主國家並不希望衝突,也不希望局勢緊張,俄烏發生衝突,歐洲首當其衝,當然這背後有歷史原因,我不認為因為這些問題,它們會群起圍堵俄羅斯。

有一點,世人皆知,30年前蘇聯突然和平的放下屠刀,蘇聯解體,他們進行了民主體制轉型,幾十年來卻始終遭遇美國、北約的擠壓,普丁這樣有野心的政治家,自然咽不下這口氣。

萬潤南:不是這個因素,在整個民主化過程中,俄羅斯並沒有給眾小國造成安全危機,蘇聯分家時,都是很友好的,比如: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歸烏克蘭,當年分家時烏克蘭最富有,普丁說:都是東斯拉夫民族,本來就是兄弟。

2014年,俄烏鬧矛盾的原因是親俄派執政,美國支持親美派政變,倘若俄羅斯也進入了北約,成為北約一員,就不會有這樣矛盾,也不會出現親俄與親美派。

廖天琪:車臣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萬潤南:車臣問題,最主要是伊斯蘭恐怖組織問題。美國在「9•11」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美國軍隊進入伊拉克、阿富汗等,伊拉克的理由說是存有大規模殺傷武器,阿富汗是恐怖主義問題,現在看來,俄羅斯這次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理由。

俄羅斯分裂分家後,這些國家確實沒有遇到邊界的問題。這次俄烏引發的矛盾和衝突,還真不是俄羅斯造成的。南斯拉夫科索沃問題,也是北約進行干預的,理由是說塞爾維亞製造了種族滅絕,是人道的理由。我在思考和總結這次的教訓,中國的古老智慧孫子兵法有一條,叫做「圍城必闕」,一定要留出一個口。現在的烏克蘭問題,普丁也覺得很委屈啊,你都已經逼到我家門口了。


廖天琪:30年前蘇聯突然和平的放下屠刀,蘇聯解體,他們進行了民主體制轉型,幾十年來卻始終遭遇美國、北約的擠壓,普丁這樣有野心的政治家,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示意圖/擷自FRANCE 24 English影片

戰爭帶給歐洲的尷尬與困境

廖天琪:我們現在先總結一下,我們說了很多,是從俄國的立場來觀察戰爭的原因,它為什麽發動這次戰爭?我們盡可能談透各種原委與理由,美國其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美國很希望、並願意看到這次戰爭爆發,也許美國不是出於反人道的意思,但是從美國本身的利益出發,不管怎麽樣美國願意看到這個戰爭的發生。而美國並未參與,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美國決不會參戰。事實也是普丁製造了這場戰爭。法國、德國竭力勸阻俄烏持續升級的衝突,卻又無力阻止這場戰爭的爆發。美國、英國為什麽希望看到這場戰爭呢?

田牧:我補充兩點:第一點,作為英國來說,它脫離了歐盟,成了孤家寡人,國民經濟一落千丈,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也疏遠了。英國是唯恐天下不亂,德國和歐盟出些問題,對英國來說就是新的機會,可說是攪亂局勢,險中求勝。

美國也期待俄烏開戰。拜登執政以來,疫情持續嚴重,經濟秩序難以恢復,拜登遭遇的批評不斷,他的支持率也不夠理想等等。對拜登總統來說,最好是國際上有大事,美國在外交上有動靜,有大動作,這樣就可以轉移和舒緩國內矛盾帶給他的壓力。

第二點,從開戰後的美國局勢來看。綜合來說,這場戰爭事實上解決了它的很多問題。從地域政治來說,它使得俄羅斯和歐盟之間鬧翻了。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是當代歐洲少有的戰略家,她執政時期與俄羅斯合作完成的「北溪2號」,實際上是建構了德國、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友好橋梁。季辛吉早年已經從東西方戰略思考建議:烏克蘭不該成西方或東方「前哨」,而應該成為「橋梁」。梅克爾的「北溪2號」和「中歐投資協定」,無論從德國、歐盟的經貿方面、地緣政治平衡方面、甚至是東西方的大戰略方面來看,都是戰略大手筆,不亞於「長電報」的肯南,不亞於季辛吉。俄烏戰爭,事實上對歐盟、德國來說,是破局。如此對美國來說,完成了拜登的預期目標。

俄羅斯出兵是否知會了習近平?

廖天琪:我有一個問題,為什麽會發生這個戰爭?我們說了俄羅斯的理由,美國的理由,老萬是否從中國的角度來分析,中國有沒有理由希望發生這場戰爭?或者中國沒有理由,中國沒想到俄羅斯會走出這一步?這個我覺得也蠻重要的,你怎麽說?

萬潤南:從各方面看到的消息來講,中國是絕對不希望發生戰爭的。因為中國現在有個概念,中國能夠發展到今天,享受的就是和平紅利,整個世界上沒有大的戰爭,和平階段,就是發展經濟最重要的外部條件。

廖天琪:你說的很在理,但是普丁到北京去參加冬奧,中俄發表了聯合聲明,那個時候中國知道普丁會走到這一步嗎?或者普丁難道沒有透露一點點消息嗎?而且那個時候,事實上普丁已經派了10萬之眾的軍隊,駐紮在烏克蘭邊境上,中國沒有感覺嗎?你覺得習近平不會跟他談這個問題嗎?

萬潤南:我認為是談了,應該是知道的,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你注意到中國的措辭嗎?中國政府支持什麽呢?「理解俄方在安全問題上的合理關切。」而且中國現在反對的是什麽?你為了維護自己的安全,進入別的國家,中國是反對侵略的,「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

還有一點很重要,為什麽中國現在,包括烏克蘭的外長也找王毅托話,什麽原因呢?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在這些問題上,中國從來都沒有明確支持俄羅斯。中國唱的是老調,就是說每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有問題不能用戰爭的辦法解決,要用談判的方式。中國表示:中方主張應徹底擯棄冷戰思維,通過對話談判,最終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不能侵犯主權完整,你的安全關切要得到尊重,從這些方面來講,聯合國包括美國都在公開叫板中國,你中國什麽態度?中國的表態,翻來覆去都不超過這三條。

中國如果說支持俄羅斯這樣做,那他會面臨很大的尷尬。在這些問題上,據說中共內部對這些問題也在檢討,俄羅斯的外長都說了,注意到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不是那麽明確的支持俄羅斯了,俄羅斯方面已經有感覺了。(待續)


左起:普丁、習近平。圖/擷自人民網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