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詩寫台灣》平埔族400年前考古遺址─柴山小溪貝塚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詩寫台灣》平埔族400年前考古遺址─柴山小溪貝塚

2018-07-23 13:10
從東方向西遠眺打狗山全景,柴山在山的北部。1603年,陳第〈東番記〉記載打狗嶼附近,居住有原住民。  (呂自揚攝影)
從東方向西遠眺打狗山全景,柴山在山的北部。1603年,陳第〈東番記〉記載打狗嶼附近,居住有原住民。 (呂自揚攝影)

柴山古名打狗山,
原民曾住山腰間;
山腰小溪遺貝塚,
歷史考古四百年。
──〈柴山小溪貝塚〉

台灣西部南北沿海平原,很早就居住有很多「不知來自何時,不知來自何處」的原住民。現在都稱之為南島語族的平埔族。

1603年,明陳第撰〈東番記〉,說「東番夷人,北起魍港,歷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皆其居也」「種類甚蕃,別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

魍港在今嘉義布袋,大員今台南、堯港興今達港,打狗嶼今高雄、小淡水今東港。陳第所說的東番夷人,就是平埔族。由此可知,當時各海港附近平原,皆居住有大社上千人,小社五、六百人的許多大小村社,各有領域,各自成一小國。

陳第只知魍港以南,不知魍港以北到雞籠(基隆)沿海,也都居住有許多平埔族。1624年,荷蘭入佔大員,逐漸以武力征服原住民。1650年全島受統治者有315社,大部分是平埔族。1722年,清黃叔璥著《台灣使槎錄》,記載南北路平埔熟番約100社。

這些平埔村社,歷經荷蘭、鄭氏、滿清統治的攻打壓迫,和漢人遷入,有的消滅、合併,有的遷往山區或花東,皆已從沿海平原消失。

《熱蘭遮城日誌》記載,1632年6月,荷蘭7名巡查船員在打狗港停泊,被原住民打死;1634年1月,劉香海盜集團在打狗上岸取水,被打狗原住民殺死二、三十人。1634年8月、11月,荷蘭士兵在堯港大崗山附近,與搭加里揚社人交鋒。堯港、打狗港附近皆居住有平埔村社,與〈東番記〉記載相同。

1635年12月25日,荷蘭與新港社千人聯軍,進攻堯港附近搭加里揚,把房屋全部燒光。搭加里揚和附近高雄平原大小社,包括曾殺7個荷蘭人的打狗原住民,全部驚慌逃亡,可能逃遷到屏東平原。1686年清代第一本《台灣府志》,記載鳳山八社平埔,皆在屏東平原,高雄平原無番社。

1897年,日本人伊能嘉矩開始平埔族的田野調查時,從北部到屏東的沿海平原,已無平埔族村社居住。有也只是零星散戶。日治時代以來,開始有學者在做台灣歷史考古調查,發現遺址已有1000多個,很多屬平埔族居住地,高雄平原有多處。

打狗山即壽山,後來也叫柴山。柴山小溪貝塚遺址,是日本時代高雄中學教師土屋恭一,於1938年最先發現,後經國分直一、林朝棨、黃士強、劉益昌先後調查。遺址有紅褐色陶片,水鹿、豬、犬等獸骨和各種貝殼。考古的年代,推算是1500年-400年前。

小溪貝塚在柴山東面山腰的南北向斜坡,南北長約500公尺,寬約250公尺,在樹林中成小山丘。下雨時,溪水會把各種大小貝殼、陶片、獸骨,從泥土中沖流出來,故叫小溪貝塚。是人類居住地,留下的垃圾堆遺址。


柴山小溪貝塚  雨水沖刷,流露出貝殼、獸骨和陶片。(呂自揚攝影)

柴山都是珊瑚礁石,貝塚離山麓的龍目井泉不遠,北邊山壁下,古時可能也有泉水,貝塚東側緩坡,是適合人類建屋居住的地方。

1635年12月,荷蘭攻打高雄平原原住民之「搭加里揚之戰」的年代,與柴山小溪貝塚考古為1500年-400年前的年代,正相符合。由此可推定,柴山小溪貝塚,就是當年居住打狗港附近之原住民,逃亡後留下的遺址,是打狗平埔族居住地之一。

柴山以前是軍事管制區,貝塚在原始山林中未被開發。到目前大部分仍保留著原始狀態,是四百年來,台灣平埔族遷徙離開西部平原,保存最完整的考古遺址,保存著當年平埔族生活的遺跡,非常珍貴。


小溪貝塚在龍泉亭左方。這一片步道緩斜坡,適合原住民依地勢築屋居住。(呂自揚攝影)


作者呂自揚探訪柴山小溪貝塚。(作者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