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青血腫對棒球選手十分常見,雖然防護員會在第一時間協助冰敷,但受傷部位腫痛不適,難免會有影響,例如可能會因此不敢滑壘、撲壘,受傷部位疼痛也可能因此不敢碰撞、移動……」連續擔任光州世大運與棒球亞錦賽的台灣隊長楊岱均,在2016年也即將第五度擔任U23棒球世界盃及世大運培訓隊隊長。從小就投入棒球運動的他,分享去年的棒球亞錦賽中,就曾多次被觸身球擊中,導致左手臂瘀青。「雖然不在乎美觀,但後續練習時只要碰到就會痛,無法專心,不能維持平常水準!」
楊岱均說,棒球運動傷害主要來自於觸身球以及跑壘不慎導致的腳踝扭傷,尤其棒球球速快且重量重,被球擊中很容易產生嚴重的瘀青血腫。雖然後續防護員立即協助冰敷處理,但受傷部位難免腫痛,造成後續上場揮棒不適,無法全力發揮,影響場上的表現。
學童月月瘀青!錯誤處理恐加重症狀,當心變慢性疼痛
根據體育署統計,7成5的國小學童每周運動超過3次;棒球、足球、騎單車、躲避球、賽跑、跆拳道...都深受國小學童喜愛,卻也是容易造成「瘀青、血腫」的運動項目。最新一份調查發現,超過1/3國小學童月月都瘀青,推估有40萬的小學生每月瘀青上身。近5成曾因運動產生嚴重瘀青血腫,亦有近7成的嚴重血腫至少長達兩週以上才消退,也有3成4孩童因為瘀青血腫而影響到行動力,反倒影響學習專注力。然而,卻有近6成家長不清楚如何處理、或使用錯誤方式(如搓揉、熱敷、滾雞蛋等)來處理瘀青、血腫,可能加重症狀。
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科主任周文毅今(23)天表示,錯誤處理恐使患部更加腫脹、惡化發炎,甚至演變為慢性運動傷害,影響孩童活動力。他表示,過去曾遇過一名國中男生在校被球打到大腿瘀青,阿嬤以來路不明的草藥敷了2、3天後,瘀傷部位竟開始破皮、出現濃稠分泌物,就醫時才知藥草未消毒導致細菌感染,得進行清創手術刮除壞死細胞。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瘀青,第一反應就是大力搓揉、熱敷甚至滾雞蛋、敷草藥,都是錯誤的處理方式。周文毅說,瘀傷部位若看起來很紅、感到熱痛就是處於發炎期,不可熱敷也別揉,否則可能加重發炎,他強調,瘀傷部位皮膚變得較薄,若是亂敷來路不明藥物則可能導致細菌感染,惡化發炎。
「運動傷害有相當多種型態,常見的有鈍傷、挫傷、肌肉拉傷跟關節扭傷,這些都容易產生瘀青、血腫的現象。」周文毅指出,由於外力碰撞造成了微血管破裂,使得血液外滲到血管外,此時血小板發揮凝結功能開始瘀積,就形成了瘀青,若瘀青較為嚴重,有皮下的出血腫脹,就是血腫。而外力的碰撞也容易讓組織受傷而發炎,如果不好好處理,卻又持續運動,不僅疼痛時間會拉長,也會讓患部一直處在受傷狀態。
他表示,如果長期關節韌帶扭傷未妥善處理,可能導致癒合不完全、組織沾黏等,可能讓50、60歲才會發生的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要是挫傷未完全恢復,則可能影響肌肉延展性,演變成慢性疼痛。
「冰、藥、熱、醫」四步驟!加速緩解血腫瘀青
周文毅建議,如有瘀青應遵循「冰、藥、熱、醫」正確步驟,瘀青血腫的頭3天應先冰敷,使局部的血管收縮,減少受傷的組織腫脹;接著可擦瘀青藥雙重治療,加速緩解瘀青、血腫。3天過後若較不腫脹,瘀青部位變得深紅、深紫色,就是進入癒合期,即可熱敷、輕微按摩,代謝殘餘血塊;要是瘀青血腫長達2、3週都呈現鮮紅色,摸起來有硬塊或水水的,可能已傷及深層組織,建議就醫。
為了讓更多熱愛棒球運動的球員,擁有正確的運動傷害照護觀念,今年楊岱均也首度擔任瘀青衛教大使。他分享:「若要降低嚴重瘀青血腫等運動傷害對自己的影響,第一時間我會針對患部進行冰敷、並搭配用藥,以加速消除瘀青血腫,唯有把自己的狀態準備好,才能在球場上發揮最佳實力!」
此外,台灣的少棒發展十分蓬勃,他也提醒小朋友們在運動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準備,而遇到瘀青、血腫問題時,也一定要按照「冰、藥、熱、醫」正確方式積極處理,才能健康快樂地投入喜愛的運動。
共同呼籲「冰、藥、熱、醫」正確照護揮別瘀青血腫。